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三十五章 关于IB

第三十五章 关于IB

    春假结束,一切很快就回复了常态。

    元俪、胡玲、杰奎琳和小莫四个妈妈中,胡玲最先提出,今年早点回国,九月去私校了,这最后一个学期可以请几周假,六月的第二周,或者第三周就回国,早点买机票。

    “我们还定不下来什么时候回去。我们今年是毕业班啊,还有个小学毕业典礼。贝拉想骑马。马术的Summercamp,还没决定是回去之前上两周,还是提前回来上camp。”元俪在群里发语音说,“贝拉爸爸大概暑假之前来,要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我们会晚点回去。”

    “我和威廉姆打算去伦敦,然后从伦敦回北京。现在是这么计划,如果不去的话再说,还没订。”杰奎琳说。

    “我们不回去,爷爷奶奶都在这里,老公也说会来一个月。”小莫的安排就是camp,加上全家开车在加拿大玩玩,到目前为止,他们连首都渥太华也没去过。

    “定下来的话,现在机票可以买了。”胡玲说。

    “嗯,现在可选择余地大。”元俪附和。

    多伦多到上海,暑假期间经济舱往返机票普通的价格在三千五百加币左右,6月底和9月开学的前后几天,会贵些,那是走的人多的时候,晚一周或提前一周,价格会便宜不少。平时不是暑假或是假期,经济舱有时价格低到千元以下,不少老人会选在这个时候往返。一年中机票价格最贵的时候是圣诞节期间,价格上万。

    “这么多年,尽给加行作贡献了。”胡玲说。

    “我现在是东航优先,不喜欢加行,现在东航的服务更好。不过,现在加行的机票价格更有竞争力,比东航便宜不少。”元俪说。

    “我去北京只有加行,时间也好。没得选。”胡玲说,“元俪我们今年会去上海,艾玛去迪士尼,到时去找你。”胡玲说。

    “必须的,来上海必须找我。”元俪说,“我们今年估计也会去,不过,要有思想准备,人多,天热。”元俪一家已经去了香港和东京的迪士尼,最远的佛罗里达迪斯尼和最近的上海迪士尼还没去过。

    “今年老大不回了,真想带老大和艾玛一起回去,看看姥姥,没办法,老大暑假要继续上课,功课很紧,加拿大的大学不好读。”胡玲说。

    “你们家凯特学习那么好,还会觉得紧张?”小莫说。

    “可不是吗,压力山大......”胡玲说。

    “今年好像已经有一个自杀了吧?”杰奎琳说,“唉......“

    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每年都会有不堪压力而自杀的学生。滑铁卢,位于安大略省的西南部,距多伦多一百多公里。它几乎是名列加拿大最好找工作的大学之榜首,是所谓被排名忽略的好大学,加拿大本地华人尤其喜欢这个学校,毕业就会有不错的工作。中国来的留学生喜欢多伦多大学,世界排名在前20上下。但是,大多数专业毕业后就业情况不如滑铁卢,如果读完回国发展,多大的名气更响一些,滑铁卢可能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大学。但是,如果在加拿大,还是滑铁卢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更好。

    “今年这个不是中国学生,是个犹太学生。学计算机工程的,上一年几乎所有可都挂科了,这学期开学没几天,周末在家就......估计是服药的。”

    “犹太人家庭和中国家庭也类似,给孩子压力比较大。”杰奎琳说。

    “校长转发了这学生家长给学校的邮件,看的让人难过。”胡玲说,“可是,这种事怎么说呢,几乎年年有,但同时也有大量的学生依然能够毕业,还是看各人吧......”

    “是的,孩子的心理素质要能承受必要的压力,从小就要培养......”元俪说。

    “对,现在竞争激烈,不仅仅在大学,以后工作也是,没有那么轻松的,除非甘愿淘汰。”胡玲说。

    “家庭是一方面,孩子性格也是一方面,咱家威廉姆,即使遇上挂科的事,压根就不会当回事,理由多着呢,才不会自找压力......”杰奎琳说,“看人吧。所谓性格即命运。”

    “嗯,人生长着呢,可能性也多着呢......”元俪说。

    “对,想不开的,高中IB的就有自杀的,能怪谁呢?”小莫说了一句。

    ......众人都没有说话。

    说到IB,这又是一个大的一言难尽的话题。

    IB课程,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ianization)是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多伦多有的私校开设幼儿园到12年级的IB课程,凯瑟琳女儿伊丽莎白所读的学校就是这一种。大多数华人家庭非常看重的IBProgram,IB,简单的说,就是公校教育局,天主教教育局在其下属的普通高中学校里,专门开设的IB班。这种IB班的高中四年(9-12年级)中,9、10年级学完高中四年的全部课程,11-12年级学习大学预科课程,这个阶段的所得学分会得到大多数大学的承认,而且,IB的毕业生很受大学欢迎,申请大学有优势。进入这种IB班是要考试的,所以,重视教育的华人家庭,现在还有印度人的孩子,趋之若鹜。每年8年级第二学期,申请考这种IB班的,华人占绝对多数。

    四年的IB课程,9、10年级是预备IB,11-12年级才是正式的IB课程。有的学生在预备阶段就承受不了比较重的学业压力,10年级就退出了,退回普通班。这个阶段也比较考验学生的心里承受力,无所谓的心态就比较好,也有钻牛角尖,想不开的,极端的例子就是轻身了,令家里人后悔不已。

    当然,好的例子就比较鼓舞人心,IB的好学生,有的孩子被藤校录取,普林斯顿大学就是不仅录取了多伦多一所学校的IB的毕业生,还给了7万美院的奖学金。有的IB毕业生被录取的大学专业也是非常好,简直就是登上了硅谷直通车。所以,基本上,只要孩子学习好,或者还不错,或者还能拉的上去,华人的家长都会考虑让孩子上IB。

    “IB是好,但是也要合适,像我们家贝拉,就不合适。”元俪说。

    “咱家的也是,小子整天时间不够玩的,没把学习放在心上。”杰奎琳说,“不开窍。”

    “现在的问题是,不学理工科,将来干什么?我以前也是一直跟老大说这个。找工作很难。”胡玲说,“艺术只能是爱好。”

    元俪同意胡玲的话,但是,每个孩子不一样。

    杰奎琳想现在想这个问题还早,她家威廉姆还没开窍。

    小莫心里比较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