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五十章 胡玲回国前的采购

第五十章 胡玲回国前的采购

    胡玲每次回国,行李都是竭尽所能的多。一人免费两件大行李,和艾玛两个人可以免费带四个大行李箱,从来都是装到限额,不超过二十二公斤。

    胡玲的大家庭在东北,七大姑八大姨,平时他们都照顾着到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得带点礼物,老人保健品类,孩子们吃的零食,还有一些国内朋友比较喜欢的品牌,Tommy、CK、甚至耐克、阿迪,衣服、鞋、包,在Costco都可以买得到,价格还很平价,特别适合男的,大小合适就行,颜色就那么几样,不用挑。

    听了元俪的推荐,今年又添加了Contigo水杯,一套3只,胡玲一买就是四套,走过去后想想不够,又返回,再加了一套放购物车里。还拍了一张购物车照片发到“事儿妈”群,说,“怎么样,多不多?”

    杰奎琳说:“就你这买东西第魄力,Costco太欢迎了。”

    “我这魄力不行,和那些代购比差远了,代购用平板货车拖鱼油,还不刷卡,付现金。黑人收银员,要奔溃了,数学不行啊,一沓子加币数不过来,几遍数下来都不一样,Call(打电话)主管了。”

    “那倒是,他们哪里数过那么多钱。”杰奎琳呵呵大笑。

    这种场景,经常出现在Costco,做代购的中国人买起来,那数量是够吓人的,一次拿空整层货架。

    “今年巧克力少买一些,天太热,不太受欢迎。买了一些三文鱼干,小朋友应该喜欢。”胡玲说,“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继续。”

    胡玲每年暑假回国,是先到北京家,老霍在北京,休整休整,再去哈尔滨,住几个星期,再回到北京的家里,然后北京飞多伦多。今年还要去上海迪士尼,票已经买了。

    周二的上午,Costco人不算多,胡玲推着购物车,看的仔细,老家还有弟弟、弟媳和孩子们,他们的礼物得花点心思,什么东西买给谁,合适才行,和其它亲戚不一样。

    给弟媳妇买了雅诗兰黛的套装,抗衰老系列的,日霜晚霜,还送了眼霜精华胶囊。弟弟买了一只不锈钢的草绿色军用水瓶,保温,还是全不锈钢的,老弟开车出门可以放车上,泡茶续水,质量好也有档次。给俩侄子买的是耐克运动鞋,几十加币一双,和国内七、八百一双的差不多。

    给爸妈买的Costco最好的蜂蜜,新西兰的,UMF10+,这个数字越大越好,吃了对身体好,还有老爸的深海鱼油加欧米伽3,对心血管好,买足了一年的量。坚果类的杏仁、腰果、开心果,芒果干,无花果干,老妈经常要吃零食,吃点对身体好的。爸妈不图穿啥,对穿已经没什么要求,但是要吃些好的。

    胡玲看到有韩国产的高丽参口服液,美容养颜,还补充精力,觉得自己合适,袋装的,携带方便,拿了两箱。老霍倒是啥也不缺,胡玲想可以多带一个不锈钢水瓶,出门在外,和朋友钓个鱼什么的,可以喝个健康的水。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拿,购物车已经放不下了。胡玲自己和艾玛回国吃的、用的还没买。她打算明天再去趟Yorkdale,那里品牌全。胡玲已经想到,自己可以买两件Burberry(巴宝莉)的T恤,回国日常穿得着,好穿,这里的价格还是比国内便宜多了。

    胡玲来加拿大十多年了,每年回国都是这样,每次看着满满的行李箱东西都抱怨自己东西带的太多,可是,下一年还是这样重复。在外一整年,回家哪能不带点礼物。

    胡玲在熟食部转了一圈,最后什么也没买,份量大,回国之前她和小艾玛吃不了。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往回走。

    中国人确实特别喜欢Costco,Costco这种大型仓储式超市,货多量大。基本上,中国人就是回国前来狂买,买了带回去。回来后又来狂买,把食物、零食,等等,塞满冰箱、储物柜。虽说是东西价格稍稍便宜些,但是量大,没有一次不是花很多,今天一刷就是上千元。

    胡玲把东西一件件搬上车,在后备箱和后排座放好,送回购物车,开车回家。路上,她看到一路都有人短袖短裤的在跑步,路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尤其是开车经过大桥,两侧是宽阔而深远的大峡谷,真是美啊,壮丽无比,她想到自己每年都是在多伦多最好的季节回国了,也有点感到可惜。回北京得有35、近40度的高温,真是够受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时间没得选,只有孩子们放暑假的时间长,可以回国足足待上两个月。

    买了这么多东西,胡玲要先到一楼大堂的大楼管理处,取到和超市一样的购物车,装上东西,经电梯送回家。大楼的购物车小,得跑两趟才行。

    “胡玲,你回来了吗?买的东西拍个照片,发群里看看,做个参考。”元俪在微信群里说,“省得我动脑筋了。”

    胡玲打了几个字:“刚回来,在电梯呢。”

    “好呢,不急,辛苦了,估计又是一大车。”元俪说。

    “我们都等着看呢。”杰奎琳说。

    胡玲乐了:“这Costco有什么,还会新鲜?年年的变化有限的很,大美女,你真是看热闹不嫌多的。”

    “那是当然,看热闹那会嫌多?”杰奎琳笑道,“谁让你第一个回国,当然要给我们参考参考......”

    “我胳膊、腿都要断了,从停车场要推两车,才能拿回家。一清早到现在,连口水还没喝上。”胡玲抱怨道,“你就偷着乐吧。”

    “呵呵,没事,好好歇会儿,然后慢慢发给我们看看。”杰奎琳说。玩笑也开完了,说正经的。

    “知道了知道了。”胡玲说:“等着啊你们,等我收拾一下了,吃点东西,然后慢慢发给你们看。”

    胡玲早就在家里放好了两个已经打开的行李箱,她把推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还了车,然后将东西一件一件大致分个类。带回哈尔滨的和北京要用的分开放,这样回北京后,哈尔滨的箱子就不用打开了。

    从胡玲内心说,每年这样忙,不光累,还花钱,但是胡玲心里还是很愉快的,毕竟这是回家,回家能见到那么多亲戚、朋友,在生活了半辈子的熟悉的地方,和亲人们,朋友们,唠嗑、聊天,喝茶、喝咖啡,还有去喝酒,那种快乐,是多伦多没有的,也是多伦多不能给的。这种快乐,是她人生的一部分,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