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八十一章 《这里是多伦多》

第八十一章 《这里是多伦多》

    元俪发了一个公众号链接给胡玲。

    “《这里是多伦多》,好名字!不错啊,你还真是说干就干啊,这么快!第一篇就有四千多的阅读量,等我回去把每一篇都好好看看,再转发到朋友圈,厉害啊,太好了!”

    《这里是多伦多》关联的是元俪的另一个微信号,她没在自己常用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推广,公众号的影响面,仅靠朋友圈是不行的,太有限了,在这方面还不如微博。

    “多提意见,呵呵......”元俪说,“最近看了好多其它同类的公众号,在改进中。”

    “行啊,你!”胡玲赞道。

    “呵呵,就当给自己找份工作。还有待提高,如果有好的想法,比如好的选题,告诉我。”

    “好,一定。”

    元俪在研究那些10万+的公众号,既然做,就想办法做好。文章选题,版面设置,还有面临的推广,得好好花心思去研究的。公众号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火了,现在红火的是短视频。不过,如果自己不愿意出镜,就不能考虑做视频了。

    “你咋没有发朋友圈呀?”胡玲问。

    “不急,再等等。”元俪说。

    公众号的关注人数,文章的点击(阅读)量,个人的朋友圈,远远达不到需要的量。好的文章,加有效的推广手段,才是让《这里是多伦多》在浩如烟海的公众号里脱颖而出的方法。

    元俪的公众号目前每期发两到三篇文章,头条是她自己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话题,精心准备的。

    《多伦多的少儿合唱团优势大比拼》一文,阅读量过万,元俪相信这篇文章是刚需。理论上说,小学阶段的家长都会有兴趣,会关心并阅读这篇文章。华人的孩子集体的活动选择余地不多,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不是中国孩子的强项,西人孩子喜欢的冰球、棒球,等等,很多家长出于运动安全的考虑,也不太推崇。音乐类的比如乐队,没有一定的水平也进不了。合唱团这样的集体活动,如果年纪小一点加入的话,门槛不高,既合家长心意,孩子也不用太辛苦,相比独自在家练琴,家长要监督,孩子还不愿意练,实在是好太多了。文章列举了多伦多的数家合唱团,华人的,西人的,各家的偏重,有的是纯合唱团,有的是有表演课的歌剧团,唱歌同时,多学了一些戏剧表演,等等。文中资讯包括合唱团每个级别的孩子,大致与之相对应的年龄(年级),训练时间,演出活动,还有学费等等。这一期配文是世界上几家著名的儿童合唱团,儿童时期学唱歌的益处,因合唱团的经历而受益的典型个例介绍。

    元俪的公众号《这里是多伦多》,确实是快速的起步了,从第一篇文章《多伦多,带娃学美术,你有多少种选择?》,到《多伦多的少儿合唱团优势大比拼》,一个月时间,关注订阅数已经上万。

    这是元俪希望中的增长势头,也是她十多年前做公司时的想法。现在这个时代,做任何事,没有所谓成长期,有多少水平,你就能跃上哪个层次,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她想着下一篇文章应该会有突破,因为文章的内容不再局限在多伦多本地,阅读并转发的人群会是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家长,各个城市的所谓“中关村妈妈”。《小妞骑马日记——你需要知道的马术课的方方面面》,以贝拉春假学骑马为由头,介绍了马术学校的各个级别的入学要求,课程及区别,循序渐进的训练内容,孩子需要配备的装备,装备从入门级到高级的选择,某宝上几个品牌对比,还有马术学校的基本情况对比,等等。元俪也为此做了大量功课,一手经验。

    马术,名列国内所谓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课鄙视链的顶端,很多家长在追求,更多的家长在仰望。这篇文章,信息量大,有扫盲作用,也有参考价值,便于家长识别马术课程的优劣,从报班开始就心中有数,略知一二。

    在公众号关注人数过五千的时候,元俪招聘了两个小编辑。根据元俪做公司的经验,经营一个公众号,显然也是需要一个团队,所以,先组建一个小的团队,现在,加她共三个人。

    两个小编,是元俪通过微信公众号招聘来的,都是国内来的留学生,对自媒体很熟悉,头脑灵活,文字新颖,元俪很喜欢。元俪招聘启事一出,收到了近百份自荐材料,说实话,元俪觉得很多应聘者比自己还优秀,但是目前只能先维持这个水平,看将来发展再扩充。

    公众号的第一个广告客户,说意外,也不意外,正是之前向元俪发出邀请的艺联美术学校。

    “我的眼力好啊,你果然是很有能力。以后多多合作吧。”校长脸上的那种笑,对元俪简直是一种鞭策。

    《这里是多伦多》的编辑小团队有事随时联系,每周碰一次面,地点就在元俪家对面,北约克广场前的星巴克。

    天气好,元俪挑个户外的座位。每次碰面,元俪都早早地先到,买好咖啡。自己喝美式,两个小编,Amy喝卡布奇诺,Maggie喝拿铁。元俪一边等两个小编,一边看看眼前的过往行人,也在大笔记本上随意写写画画,先理理思路。

    Amy和Maggie,也是不迟到的那种。这也是元俪第一次见面就说好的几点规定之一,另外,元俪也不喜欢别人开口闭口叫她“姐”,大家直呼其名就可以。

    Maggie来自北京,以前给时尚杂志写过稿,软文这方面很有实力,Amy主题策划、写作都不错,公众号版面设置,图片、小视频处理很在行。事先,元俪已经将《小妞骑马日记——你需要知道的马术课的方方面面》发给她们了。Maggie的本期任务是给美术学校写软文。美术学校在头条上方有广告,二条发软文。Amy配一篇引导性文章,内容有关马术的风尚,当今上流社会二代的马术之路,还有相关马术赛事的知识,几个主要马术学校的官网链接,发三条。这一条主要面向面向国内,为以后做活动,比如为考虑中的马术夏令营等活动做铺垫。

    “元俪,公众号微信群已经建了,是不是搞个有偿扫码加入?比如扫码加入发个微信红包?”Amy说。

    “可以,但再等一段时间,微信群的活动暂时还开展不起来。先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开始,比如联合广告客户,扫码关注可以互惠......”元俪说。

    “下一期广告有了,就是我们央街上的奶茶店,老板是个台湾人。”元俪说,“Amy和老板联系一下,我给你联系方式,还是一条的标版广告,加二条软文。这个和老板谈好了,出示我们的公众号广告,中杯和大杯立减2元。”

    “哇喔,奶茶店现在很火呢,这个方向好!”Maggie说。

    “对,我经常去,认识老板很久了,正好要开分店了,请他做个广告。”元俪笑道。

    “我们是《这里是多伦多》,基本上什么广告都合适,吃喝玩乐都行,我一会就去趟店里。老板在就约个时间了解情况,拿点资料,Logo(标识)等等,看看有什么。不在呢,就买杯奶茶啰......”Amy说。

    “好哎,走过去也不远,我们一起吧。”Maggie说。

    “教育这一块覆盖广,我们以此扩展到其它方面,各种专业的培训,还有像餐饮这样的关连得上的相关行业,等等。比如我们这次美术学校软文里涉及的艺术高中、艺术大学的申请辅导,联想到其它的培训,像雅思,等等,我们后面要加入其它考学的内容,你们先做个前期调研,看看多伦多这类培训现状,然后我们一起开拓一下思路,其实你们留学生本身就是有很多需求的......还有体育方面的培训项目,我现在手上在写的是羽毛球,羽毛球培训项目的汇总写一篇。多伦多有这么多的华人,以后我们的微信群不是建一个,而是按大类建立,这样广告投放也有的放矢。”元俪说。

    “太厉害了,老板,以后我们仨忙不过来了。”Maggie说。

    “呵呵,再扩充啊,可以期待......”元俪说。媒体公司已经注册完成,公众号就是按公司化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