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014: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014: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简单释义:

    出门办事之前,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以免父母因为孩子“突然失踪”而担心。

    办事回来之后,一定要跟父母见个面,让他们知道自己回来了。以免父母继续在心底牵肠挂肚。

    居住的地方最好能固定下来,不要随便搬家。如果遇到危难的事,周边的邻里乡亲都能伸出援手帮助。

    所从事的行业,轻易不要改变。这样就不会浪费逐年沉淀下来的知识技能和人脉资源。

    近义经典:

    熟能生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著名榜样: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是一名草药医生,他的父亲李言闻更是当地的一代名医。

    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读书做官,可是李时珍志在医学,他更想做一名杰出的医生,为了说服父亲,他还做了一首诗明志:

    身如逆流船,

    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

    李父原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太苦,不忍儿子吃苦才要他读书做官的。知道李时珍竟然有如此志向,自然是欣慰万分,欣然允诺。

    李时珍家世居蕲州,可谓“居有常”。

    到李时珍这一代,李家祖孙三代从医,后来李时珍的儿子们也从医,可谓“业无变”。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深厚根基,加之李时珍父子呕心沥血四十年,才能著成192万字的医药学鸿篇巨作《本草纲目》。

    自古以来,凡是能够获得非凡成就的,往往都不是一代人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由几代人接力传承得来。

    覆辙之鉴:

    有个叫陈骏丰的人,八十年代初,他家就是远近有名的万元户。陈骏丰本人也非常有经济头脑,早早的就看好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凭借自己手头的资金,以及家乡的人脉,成立了一支建筑施工队,两三年的时间,就积攒了几十万财富。

    富裕起来的陈骏丰觉得建筑行业太苦,还是餐饮行业更赚钱。于是,他就将施工队转让给了亲戚,自己一头扎进了餐饮行业,接连开了好几家店。

    不到一年的时间,几十万存款就被店租、装修、人员工资等等各种开支消耗一空,由于管理不善,看似红火的生意竟然不赚钱。无奈之下,他只好关停了餐饮店,重新拉起一支施工队伍,干起了老本行。

    三四年后,他又赚了几百万。

    这一次,他看好的是海鲜和热带水果,小小投入了几十万之后,两三个月就获利一百多万。

    陈骏丰一看,决定大干一场,建冷库,买货车,几百万不够就贷款。结果,一下子没弄好,海鲜死了,水果烂了,资金链断了,最后货车和冷库都被银行收走了。

    陈骏丰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能力很强,也很会赚钱。

    最终导致他负债累累的,是他没有守住“业无变”。

    而他那个带领最初那支施工队的亲戚,很快就将一支小小的施工队发展成了一家建筑公司,苦心经营十几年后,终于成为一位身价数百亿的大富豪。

    致家长:

    孩子能不能子承父业,关键还是看家长的熏陶。

    从小耳濡目染的童子功,往往能够使人受益终身。

    一旦投身某一行业,最好就是终身从事它,通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成为个中翘楚,必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