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02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02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简单释义:

    父母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应该劝谏使他们更正错误。

    一定要和颜悦色的,语气委婉的好言相劝。

    一次劝谏父母没听进去,还要保持和颜悦色的再三劝谏。

    要是父母执意不改,那就哭泣的劝谏,哪怕因此被父母揍了一顿,也甘之如饴,绝对没有一点儿怨怼之意。

    近义经典:

    小棒则受,大棒则走。

    著名榜样:

    【孙元觉劝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

    孙元觉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

    父亲问他:“你有什么要求?”

    孙元觉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

    孙元觉说:“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

    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儿媳巧劝婆】

    明朝时有一户人家,婆婆对卧病在床的奶奶婆很不孝顺,每天给她吃剩饭,还把一只最破的豁牙碗给奶奶婆用。

    儿媳妇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作为儿媳妇,她又不能疾言厉色的训斥自己的婆婆,那样也很不孝顺。

    儿媳妇嫁过来第二天,就把给奶奶婆送饭的工作从婆婆的手里抢了过来。

    她还用那只破碗,还是遵照婆婆的吩咐给奶奶婆吃剩饭,只是她照顾奶奶婆的时候很用心。

    每天,奶奶婆吃完饭,她都会小心翼翼的把那只破豁牙碗刷的干干净净,然后恭恭敬敬的放在碗架柜的最上层,唯恐损坏这只破碗。

    过了一些天,婆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训斥儿媳妇说:“那只破碗你还刷那么仔细干啥?糊弄两下就得了。”

    儿媳妇小心翼翼的护着豁牙碗说:“那可不行!这个可是咱家的传家宝,将来奶奶婆走了,我还得把它收起来。将来您有一天老了,我还得拿出来给您用呢!”

    婆婆一听顿时傻了眼,回过味儿里的她满脸通红,从此再也不敢虐待奶奶婆了。

    致家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我们的父母特别善于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就把他们的这个优点虚心的继承过来。

    如果我们的长辈特别难劝谏,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将来虚心接受子女们的劝谏,不让他们感到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