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024: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024: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简单释义:

    不管是宴会就餐,还是就坐出门,都应该礼让长辈优先,小辈紧随其后。

    近义经典:

    待客如亲,敬事如神。

    著名榜样:

    齐国宰相晏子聘请了一位车夫,一次晏子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就从门缝里偷偷地观察她的丈夫。

    车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不久之后,车夫回到家里,妻子要跟他离婚,车夫问她为什么?

    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时,非常稳重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

    你亦颇有才华,身高八尺,相貌不凡。现在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而已,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

    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

    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问他缘由,车夫如实相告。

    晏子见他已经是个可用之才,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覆辙之鉴:

    从前有个土财主,名叫李二狗,李二狗为人粗俗,家里很没规矩。

    有一次,他的岳父来家中做客,在院内玩耍的孩子们见外公来了,乱哄哄的围了上来,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进屋,结果挤到了外公,把老人家弄的灰头土脸的。

    家里做好了宴席,还没等岳父大人入席,这群孩子又呼呼啦啦的都上了桌,用手抓的用手抓,往嘴里塞的往嘴里塞,把菜肴弄的污秽不堪。

    等到大人入席时,桌面上已经是一片狼藉,只剩下了少许残羹剩菜。气的老人家一甩袖子,直接回了家。

    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悔不当初贪富贵,亲手将女儿推进了牲口棚。”

    致家长:

    中华民族原本号称礼仪之邦,我们常常以“礼仪之邦”自诩,如今,我们哪还有礼仪在?连野蛮的西方人都比我们彬彬有礼了。

    我们又常常将一些传统文化视为糟粕,传统如果真的全都那么糟,何以辉煌五千年?

    繁冗庞杂的礼仪不可取,简洁精粹的礼仪还是应该继承的。

    礼让长者,礼让客人,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西方礼仪也同样遵守这个基本原则,哪里腐朽了?哪里又落后了?

    凡事不能走极端!

    比如诗词好的,只要诗词,除了诗词,什么数学、物理、化学一概都不要,那就是走极端,就是不好的。

    数学好的,物理化学也是好的,只要数理化,不要语文,不要诗词歌赋,那样又走到了另外有个极端,肯定也不行。

    我们要突破非黑既白的简单思维,这个世界的颜色绝对不止黑白两种颜色,也绝对不止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人眼可分辨的颜色有几百万种,这才是一个真是的世界。

    一个人,也分很多个层面好维度。

    不能因为某人吐一口痰就拖出去枪毙,或许他是一名刚刚勇闯火海的消防员,喉咙里的灰太多了。

    也不能因为某人曾经做过一件好事,就绝对不许别人批评他的其他错误。

    秦桧也曾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后面的卖国行径就不准批判了吗?

    革命初期的汪精卫也曾做过“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快意事,后来投靠日伪的“曲线救国”就不该批判了吗?

    显然不行!

    对于传统文化不能粗鲁的全盘否定,也不能一股脑的全盘认可,我们要遴选其中的精粹,继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