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华三字经新编 » 073: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073: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简单释义:

    读书的方法,总结起来是三个“到”。

    心到,眼到,口到,这三个“到”不分彼此,都很重要。

    刚刚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想着那本书。

    这一本还没有学习完,就不要拿起下一本。

    剖析缘由:

    个人认为,读书第一要,是“心到”。就是读书的时候,应该心无杂念,把全部的心神都集中到读书上。

    假如心里想着别的事,眼睛就算看着就会视而不见,嘴里说着也是流于形式,耳朵里听着也会听而不闻。

    读书就成了装装样子,自己糊弄自己,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眼到”就是看得仔细,人的视觉采集信息的能力是最强的,卓越的记忆力,往往号称“过目不忘”,过目不忘的基础是看的仔细。

    看的时候就囫囵吞枣,马了马虎,怎么可能记的清晰呢?

    “口到”其实是两到,口如果朗诵到了,那么耳朵自然也就听到了。

    心到、眼到、口到、耳到,书读了一遍,其实是通过四种信息通道,同时互相印证的记忆了四遍,读书的效率自然很高。

    如果只是用眼睛走马观花的看,心里再稍微溜点号,看上十遍也未必能抵得上“三到”朗诵一遍。

    致家长:

    孩子在家读书,应该大声朗诵。

    在班级有时怕打扰到其他同学,所以很多时候是不允许大声朗诵的,在班级要尊重老师的安排。

    古人特别强调书要一本一本的读,不能看点这个,再看点那个。

    因为,一部书往往阐述一整套完整的理论,需要从头读到尾,才能对它有个整体的认知。

    如果几部书混着看,不同的理论就混淆再一起,成了一团打乱了内在逻辑的浆糊,不利于系统的掌握某种思想。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一本书的时候,不但不能看别的书,还要把这本书反复读上几十遍,上百遍,这才能将书中的内容彻底吃透。

    我们带领孩子读课外书,也要遵从这个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