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法爷的仙庭 » 第一百八十八章:五代之泽;探矿寻龙

第一百八十八章:五代之泽;探矿寻龙

    “这些你都没有!莫要等到强敌上门,彼时方才大悔,何以此刻安然悠闲!”

    法灵劝谏道,修仙之道刚猛精进,不进则退。

    你若是懈怠了,耽误了,他日道基不稳,本源有瑕,修为不前,自有那灾厄劫难轮番上阵,到头来免不了一个化作灰灰的下场。

    可叹,可悲,不可怜。

    李维怔怔不语。

    道理都懂,却又有几人能一以贯之?

    不过还好,一直正确的人少,在纠错中不断前进的人还是多的,李维也算是其中之一吧。

    李维俯身一拜,

    “可有教我?”

    苍青玉璧之上,一点灵光乍现,无数讯息传入李维的元神。

    “只要愿意做事,自是有做不完的事!”

    法灵悠然地说道:

    “首先一件,主人的法域已经粗具规模,炼化的疆域马马虎虎也够了,积累上虽然还差得多,可将晋升列入计划表也不会显得太急切。”

    晋升,意味着从法域晋升到福地。

    福地者,藏风纳气,灵脉通达,聚而生穴,山脉水网,风水地理,各有规矩,各有法理,为万里之山川精华凝聚,为宝土、为族地、为一族、一宗、一脉安身立命,绵延长久之根本。福地非凡,诸吉咸备,气运所钟,福泽绵延,是为上善宝地,非仙不可居,非贤达不可镇。

    李维大喜,才不到一年功夫,我就可以开辟福地了?

    “错!”

    法灵反驳道,再纠正道:

    “不是一年之功,而是五代之泽!

    五代百年,家族气数灌溉族地,五代血裔刀耕火种,披荆斩棘,始才开辟这方生息之地。

    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草木泥石,这里的鸟兽鱼虫,皆与主人一脉同休相连。

    一年炼法为何这般快速?不过是得了祖宗遗泽,得了水土万灵气数的认同罢了,这才在短短大半年时间,草草练就一片血疆法域!”

    李维仔细一想,么,这么说倒也是个理由,原来借了祖宗之力,难怪顺风顺水,辟地飞快。

    对比一下其他地方,百草谷乃是天生的聚灵之地,大半年来也只是个资源产地。

    梅塞火山倒是炼成了,可那是借了地利,有无穷地焰炎力催发,诸多地祇挥霍火元强行开辟灵地善土。

    就这,还因为催发地炎,使得火山明夷法域气机不纯,日后还要水磨工夫纯化净化哩。

    “法灵,你说吧,如何破阶?几时破阶?”

    “突破之前,我要提一下,重山法域,因为五代之泽的缘故,得以快速炼化;也正因为五代之泽的缘故,积累不足。

    这个积累是多方面的!

    论地气,方圆二三十里地,只有四五个地方可以种植低级灵药,地气一般,散而不多;

    论灵脉,更是不用提了!一条小型灵脉都无,灵石矿就更别说了。

    论灵穴,倒是有一处微型的厚土宝地,可最后还是毁掉了;

    论……

    凡土、凡水、凡风、凡木……出产寥寥,民虽不少,开智者寡,可谓之人庸而地贫,先天禀赋的确不甚很好。

    以这样的积累晋升,未来道途艰难。

    主人还想现在突破?”

    方圆三十里,这个范围不大,却也不小了,法灵坦言论疆域面积,这也差不多足以,当真求大,求广,耗费的精力就太大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得从‘质’上下功夫了。

    这也是李维认可的,当弱鸡可没这个想法。

    “那不能够!我该怎么做?”

    “积累和底蕴。

    如何积累?

    什么是底蕴?

    灵气就是积累,灵脉就是底蕴!

    聚脉生穴,诸吉咸备,就是福地!”

    李维的眼前有无数云烟流转,幻化整座重山领。那不是简单的三维地形模型,而是囊括水汽循环、人口分布、地脉节点、灵脉走势、气数流转等等一应有形无形的东西,是详细到不能再详细的“本质级”模型。

    “这是……”

    “本法灵的建议很简单,抽取灵脉,掠夺地元,若是能寻得青华气、文华气、万宝气等等奇异气数,越多越好!

    收集足够了,积累和底蕴便有了!”

    模型中,一条条灵脉地脉水脉化作蛟龙,在重山地下穿行,虬结盘绕,滋养整片道土,灵砂灵水俯仰可拾,仙葩圣药随处可见,地涌金泉,氤氲神霞,美轮美奂,胜景无边。

    又有百战气、青华气、文华气、万宝气、智慧气、长生气、福德气等等诸气散入无形,令重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诞仙根灵童,孕天材地宝。

    如此,才有仙家宗地的气象。

    如此,才称得上一声:人间福地,地上仙国!

    ……

    方向有了,欲要将蓝图具现,那就只有一个环节了:执行!

    “普赛特,跟政务官说一声,将领地的探矿师找来。嗯,学院中‘地相’科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一并找来。”

    “好的,少爷。”

    ……

    “少爷。”

    “都来了,走,带你们进山。”

    说走就走,一队土部力士应召而出,黄光一闪,众人已至屏山,又带上几名狗头人,十余人便入了山林。

    “今天,我传你们一道安身立命的传承,且看好了!”

    《一掌经》,地修秘典,修成之后堪舆、探矿、寻龙、定脉,大千地貌,皆在一掌之中,万千福地厄土,如掌见纹。

    三名凭借支离破碎,枝末知识混了个探矿师名号的中老年探矿师俱是识货的,多年的困顿让他们深知知识的珍贵。

    曾几何时,这种高深的知识岂是他们可以觊觎的?

    因此,他们对这道传承视若珍宝,当确定李维真的传下,无不热泪盈眶,个个跪下来,用刀隔开额头,以血见证,以示绝不外传,若是泄露,必将碎颅而死——没有脑袋,击碎魂火的亡者,将永远无意识地游荡,永不可安息。

    他们的举动吓到了其它四个学院,还有几个狗头人,让他们心有坠坠。

    老探矿师拉着一个人类学员的手道:“这是李维少爷的恩典,你们绝对不能抛弃布莱特家族赐予你们的荣耀!”

    学员们懵懵懂懂,按照老探矿师的要求,向着李维誓血。

    这些学员才多大?

    当初收录时,最大也不过十三四五岁,生长在蒙昧之地,有多少智慧?

    他们不懂什么是恩情,什么荣耀,他们只知道,是李维给了他们足够的食物,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对他们好,那便尽忠罢。

    李维收下他们的效忠,便带着他们进入深山。

    俯仰日月山川,遍览草木枯荣,识天时,分地理,望山势矿脉,灈水取土断岩,转腾于山野之中,遍走群山,每到一处稀奇之地,李维便驻足,就地实证,传授各种《一掌经》中的知识。

    七位学生渴饮清泉,饿食肉干野果,一心求法。

    得授真法之时,时而懵懵懂懂,时而恍恍惚惚,时而疑惑不解,时而焕然大悟,有时候遇到难题,抓头顿足;若是解开,便是欢呼雀跃。

    如此,半月已过,草草相授,若要精研,乃是水磨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