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南方有勇妇 » 第二十三章 家业 续

第二十三章 家业 续

    庄伯也看他一眼,悄声笑道,“大概因为大小姐是男装,所以,没认出您。”

    青青回答道,“认出了,也未必放我进去。”

    看着这位士兵的身影,她脸上掠过一丝满意,低声对庄伯道,“加双薪给他。”

    言毕,两人坐车来到庄内。一月过去,这里早就大变样了。

    在海边有着大片的盐田,伴随着波涛的汹涌声,郑家下仆在盐田中将晒出的粗盐一铲一铲装到筐中,他们面容因为阳光的照射,变成古铜颜色,只有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十分有神。

    在他们身边,雪白的盐晶体成堆成堆的,看上去,十分喜人。

    在盐池不远处,建有着大片木制房舍,房舍前面,有年轻的女仆,将精盐晶体加入一个个陶制的容器,掺上清水,然后过滤,那些年轻女子一边做活儿,一边说笑。

    海风徐徐吹过,传送来她们的欢声笑语,送到青青和庄伯耳中,两人看了,脸上都有着欣喜的笑容。

    早有管事看到庄伯和青青,小跑着上前,迎接两人。

    青青向他询问了今日的产盐量,得知了确切数量,如玉的脸上透出一丝喜色,吩咐管事,“今天出盐,给大家加餐,并给部曲每人月薪加一钱银子,大家一起庆祝。”

    管事也是满面春风,连连点头,开口道,“大小姐,这等法子,真是有用,出盐的质量好得惊人。和薛家交接时,个个都是面露艳羡,他们都话里话外打听,我们家的出盐之法。”

    “嘴要紧,坚持我们负责派人送盐,不能让他们擅自跟来盐场。”

    青青密密叮嘱着,管事的一脸会意道,“这是当然的,我们都小心着哪,绝不露出口风。”

    这名管事是庄伯精挑细选的,心思极缜密,她也是极为放心的。

    加之这个管事的家眷,如今都在郑家当差,身契更是牢牢握在青青手中,不怕他翻出天去。

    当然,管事也是收入极为丰厚,不然不会如此上心,盐场出盐极为顺利,短短一月有余,就赚得了先前郑家一年的收入,青青翻着账目时,心中极为愉快,开始思考给家中坡田修建渠道,以增加粮食产量一事。

    水利工程,历来极为耗钱,没有出盐的丰厚收入,青青还没有底气,考虑这件事情。

    巡视了自家盐场,青青和庄伯一起,回到郑宅。

    回郑宅的路上,遇到不少族人,青青早就放出消息,要出钱修建渠道,灌溉农田。

    这个消息在郑氏家族不胫而走,自然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而青青和薛家合作,出了大量精盐,获利颇丰的消息也让族人知道了。

    郑家原本因为郑刚去世,郑卫打劫,而有衰败之相,因此不少族人私下议论,郑家要完了,此时,却又不约而同,认为青青归来,原本一蹶不振的郑家要起来了,而且更胜以前。

    看青青的牛车经过,不少人主动走上前,向她打招呼。

    有年轻的男子询问她,“青青妹子,修建沟渠时,记得叫上我,我有一把子力气,可以供你使唤,你给我一日三餐就好,工钱你看着给。”

    也有年轻妇人向她打听,“青青妹子,你们家的盐,质量真好,如果盐场有活儿,可否让我去?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儿活,补贴一下家用。”

    青青面对族人的招呼,有的应了,比如修建沟渠,招工一事,像这种打听盐场的,虽然不会松口,让她参与,但是青青也面带笑容,答应她,“自家族人,我们出的盐,会给嫂子优惠价,放在你家店铺。”

    那位年轻妇人,自然心知郑家盐场获利颇丰,自然有自己的诀窍,岂能让她一介族人,擅自得知?虽然被拒绝有些没趣,但是能出售郑家的精盐,获利也是不小,心中也算满足了。

    郑卫站在不远处,看到青青一出现,身边就围了一群族人,簇拥着她,个个面带讨好之色,他一张有些苍白的面容露出愤恨之色。

    在郑卫身边,族中长老佑伯脸上带些羞惭之色,看着不远处的青青。

    他叹息道,“卫小子,青青其势已成,老头子也阻拦不住,你就死心罢。”

    说着,佑伯带些羡慕,看向围在青青身边,得到她满意答复,转身离开的族人,心中盘算着,怎么去讨好青青,让他的孙子在修建沟渠时,取得一个管事之位。

    水利工程,历来获利颇丰,此时佑伯,心中早悔青了肠子,不应该一时贪图郑卫的诱惑,又畏惧他的威势,出面帮助于他。

    青青从小,就有聪慧之名,自己却小瞧于她,不是自己一时短见,自己一个最宠爱的,也最不成器的孙子,肯定会有一份收获丰厚的差事做。

    佑伯心中的念头,自然瞒不过郑卫,看他脸色,郑卫脸上转为青白,如同刀刮一般,他重重哼了一声,拂袖离开。

    但是佑伯却没有察觉,只是看着青青发呆。

    她一行人一路行来,和众族人一一招呼,等和庄伯回到家中,已过了午时,母亲于蓝早用过午餐了。

    她叮嘱庄伯几句,来到内室。

    于蓝正坐在卧室床边,怀中抱着郑则之,轻声哄他入睡。

    青青掀帘进来,于蓝这几日因为郑家将要起来了,情绪也有所恢复,不再像郑刚刚走之时,日日愁眉不展,半夜青青醒来,还听到母亲在内室悄悄哭泣。

    听到女儿的脚步声,于蓝抬起脸庞,看到她,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先扫一眼儿子,则之小脸红扑扑的,睡得正香。

    她小心将爱子放在床上,自己站起身,手牵女儿之手,来到外室,侍女金凤早吩咐家中下仆,端来温着的午餐,一一布在餐桌之上。

    这几日,母亲于蓝不再闲坐家中,对着窗外发呆,又如平常一样,日日张罗着一日三餐的吃食。

    她原本家传养生之术,精通食疗,当初就将郑刚养得红光满面,现在花了双倍心力,自然将一双儿女调养的身体建康,很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