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南方有勇妇 » 第五十一章 池昭阳

第五十一章 池昭阳

    青青扫他一眼,又看一眼苏如意,后者面庞含笑,微微颔首,她也淡然道,“无妨,也是顺便。”

    苏如意突然插言道,“不过,在下有些奇怪,郑小姐为何在书恒花船之内?”

    闻言,青青脸色稍有尴尬,踌躇半晌,才开口道,“早知徐公子风采风流,青青不才,也想与徐公子结交。”

    徐苏两人听到这番话,有些诧异,旋即脸显苦笑,原本略带的审视之意也消了不少,想必是这两人这种人见得多了。

    这徐太守显示出超强手腕后,他的爱子徐书恒就成了香饽饽,时时有人意图曲线救国,与他结交,虽然有苏如意捷足先登,已和他成了密友,但是并不妨碍他人成为第二个不是?

    注意到两人对自己的防备之意稍有松懈,青青也暗松一口气,张口欲言,徐书恒却已开口道,“如若是旁人,我再不肯理睬的,但是郑小姐却是不同,我很愿意和你结交,再过几日,就是我生辰,郑小姐来我家吧,见见家母。”

    听到他这样讲,青青正想着怎么再探探两人口风,有此良机,自然点头答应,一边苏如意一直在端详她神情,眼中带些沉思之意。

    因为出了马公子这档子事儿,徐苏两人也再无兴致,吩咐船夫,将花船行驶到岸边,准备送青青下船。

    送青青上岸前,徐书恒再次向她表达了感激之意,并确认了再会的日期,才站在原地,看她沿着踏板,上了江岸。

    花船在江面上缓缓离去,青青站在岸边,挥手向站在船尾的两人致意。

    站了片刻,等花船成了一个小点,青青才轻叹一口气,转过身体,去寻找庄伯。

    路上行人已变得稀少,道旁树木上挂着灯笼,这是望月楼的安排,给晚归的客人行个方便,青青在青石板路上踽踽独行,偶尔有喝醉酒的嫖客踉跄着走过,还能听到琵琶声叮咚作响。

    庄伯早已等的焦急,站在望月楼门口四处张望,看到青青过来,他急步迎上前去,上下打量她一番,看她无事,才松口气,带几分埋怨开口道,“大小姐,怎么去了这么久,这等污秽地方,不好久待的。”

    青青摇头,此处地点鱼龙混杂,不好多言,对庄伯简单一句,“回家再讲。”

    两人就匆匆赶回了郑宅。

    在郑宅书房,青青向庄伯简要说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庄伯一脸庄容听了,沉吟半晌,徐徐开口道,“倒是看错这苏如意了,不过,大小姐也说的是,他出手相助这徐公子,目的恐怕并不单纯,我再找人调查看看,找一找蛛丝马迹。”

    说着,他顿一顿,继续道,“大小姐去徐府,我老庄头要多派几个部曲跟着,不然我不放心。”

    听了庄伯这样讲,青青没表示反对,徐太守是朝廷中人,自己的父亲被害却又和朝廷有关联,加之这徐太守从徐书恒一事就可以看出,是个心狠手辣之辈,见到自己,极有可能有所动作,不可不防。

    接下来几日,青青忙着郑氏家族之事,庄伯连续派出去几拨人手,继续调查这苏如意。

    池昭阳曾几次派人过来,邀请她过府一叙,她因为工作繁忙,婉言谢绝了。

    不想就在她打算拜访徐府前一日,这池昭阳居然自己找上门来,在郑宅苦等,这一日她偏偏极为忙碌,回来时,已是晚餐时分,等她进了堂屋,母亲于蓝正脸带喜色,坐在正厅堂屋,和池昭阳闲谈。

    “青青,池公子等你许久了。”

    看到她迈步进来,于蓝欠身招呼她,一双明眸中带几分责怪,又开口道,“人家几次邀请你,你为何不去,这样怠慢人家。”

    “郑伯母,不妨事,青青忙,我来看她,是一样的。”

    池昭阳站起身,脸庞上带着盈盈笑意,看一眼乖乖挨母亲呵斥的青青,为她开脱道。

    于蓝看他眼带维护之意,她眼中显出几分喜悦,掺杂着几分得意,扫一眼女儿,看后者无动于衷,眼中掠过一丝失望,旋即想到什么,站起身,向池昭阳招呼道,“池公子,留下来吃晚餐吧,青青,招呼人家,我去厨房看看。”

    说着,就扫青青一眼,使个眼色,暗示她好好表现,就转身走了出去。

    室内人等在主母示意下,都悄悄退了出去,只留下侍女金凤站在屋角听从招呼。

    青青看池昭阳端坐着,身边茶杯是半空,踌躇半晌,也不叫金凤,自己取了茶壶,走过去给他倒水。

    池昭阳看她一脸淡然过来,也不客气,由着她给自己茶杯续了水,就伸手去取。

    青青收手不及,手背和对方的轻轻一触,感觉到对方手背的温凉温度,脸上微微赧然,池昭阳却如同毫无觉察,若无其事端着水杯喝了一口。

    但是他耳根子却悄悄红了,看他故做端正模样,青青原本有些尴尬,却发现对方似乎更不自在,不由得心下一松。

    青青又取一只茶杯,续了水,回到自己位置坐着,看着池昭阳开口道,“池公子来我家有何事?”

    听她言辞间如对大宾,十分客气,无形中却多了几分疏远之意,池昭阳眼中掠过一丝失落,旋即回答道,“青青,我确实有事找你。”

    “喔?”

    “我家新来一位幕僚,名叫张何。”

    “……”

    “此人会吹笛子,极擅长乐器,而且和山越人交情极好。”

    说到这里,池昭阳停了停,看向青青,后者微微一怔,这种人本地并不少见,池昭阳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他曾经送燕儿一只银簪子,你可知道?”

    话到此处,青青恍然大悟,旋即脸显怒色,开口道,“我说怎么找,都找不到他,原来在你那里,他为什么不见燕儿?”

    “如今,他是孤身一人,穷无立锥之地,怎么见燕儿?”

    “?”

    “张何家中,遭了大难。”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燕儿苦苦等他许久,为了他,日日夜夜伤心哭泣,为他担心,你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