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风和明月 » 第八章 第二次失败 5

第八章 第二次失败 5

    宋秋风和丁一一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丢的钱像是一次无影的投资,虽然没有找到,但在三天后却成为一次新的转折点。天下没有白得的财,也没有白丢的钱。丁一一脑子跟铃铛一样好使,在痛定思过后他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决策,给每件衣服涨二十块钱,并且从香港进了几十台蒸汽挂烫机,给每个前来批发衣服的客户免费教学。蒸汽挂烫机熨烫的衣服不仅靓丽,最重要的是穿上好看。宋秋风一开始是反对的,他认为增加成本只会让客户抵触,难以接受。和宋秋风持有同样态度的还有服装街的其他店主,但他们想的是在明月服装涨价开始,趁机大卖一场。他们在明月服装店被盗窃后幸灾乐祸,在涨价后喜笑迎开。但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得意是空欢喜一场,明月服装在涨价后反而更受欢迎。他们不知道的是丁一一并不只是简单的涨价,而是在香港先进购再定制了台湾人造的服装袋和标签磨具,虽然是盗版,但榜上了国际品牌。牌子一亮名气就来了,丁一一给自己和宋秋风服装分别挂了一个世界品牌,并且在门牌上灌上了名字。

    元旦过后离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各行各业都在为春节备战,服装业也不例外。这个时代在变,时代的人也在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需求在提高。丁一一是把普通人的品质和视野提高了,满足了普通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用简单的方法满足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小小虚荣。丁一一担心宋秋风不会讲解,把葵花和李广福兑换过,让葵花为宋秋风的男装做讲解。

    从香港定制的服装袋和标签磨具一到丁一一就拉开了涨价模式,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有和她一样认识品牌,对品牌感兴趣的人。第一位来自西安的商贩带着尝试的心态男女服装各批了两百套,按照丁一一教的刷商标烫衣服。第二位来自BJ的商人薛正峰在经过丁一一的讲解和操作后,对丁一一盗窃的品牌很是感兴趣,对丁一一盗窃品牌的胆略和远见有同样的见解。他认为品牌的市场很大,前途很广,只是国内没有自己的品牌,虽然是盗窃,但为了赚钱不是不可取,自己不赚就会有人赚,只是巧施妙计灵学活用。他愿意和丁一一共同开发,先期负责开发东北和华北市场,一次性按照丁一一定的价格买断他们库房里所有衣服和蒸汽挂烫机。并告诉丁一一盗窃品牌只可短干,时间长了肯定会被发现。

    宋秋风的意外和丁一一的一样多,看着搬空了的仓库和空无一物的店面,他们自己都蒙了圈。那服装街的店主们就傻了眼的干瞪着,像揣测时代一样揣测丁一一和宋秋风两个年轻人的脑袋藏着什么东西。薛正峰走后他们立即起身去了香港,重新装满了仓库和店面。在丁一一的带领下宋秋风如鱼得水,他没想到初来时内心空虚,看不上卖衣服这锅菜的他竟然在最看不上眼的行业上腰缠万贯。而秀芳在省城也风声水起,赚够了银行本金。

    宋秋风为自己的小有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把自己取得的成绩打电话给王明月显摆。王明月说你谨慎一点,别来去如风空欢喜一场。宋秋风说赚进自己口袋的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的。

    宋秋风没想到王明月的话如魔咒一般降落在了自己头上,并且丁一一和自己一起翻的船,还掏空了秀芳,只是船翻的有点快沟有点深。而自己跟王明月说的真金白银,真的如一场风,来有踪去无影,留给自己的只是叹息和怀念。而翻了船之后自己却束手无策,找不到一点儿自救的办法。

    自从搭上薛正峰的快速列车,宋秋风和丁一一的生意如火如荼赚的锅满盆满,薛正峰不仅占据了华北和东北市场,开拓了西北市场,还开发俄罗斯市场。薛正峰把宋秋风和丁一一作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只要是他们的货他都接,并且都能消化掉,而宋秋风和丁一一也能及时处理薛正峰的订单。那位只拿了两百件丁一一假冒名牌的西安商贩曹铧,在薛正峰入住西安生意火爆后带着后悔来找宋秋风和丁一一,想拿回西安的销售权,丁一一说没办法,想在西安继续卖这个品牌你就得去找薛正峰,不然就是换地方,即使给你也干不下来,实力太小。曹铧向丁一一要一个城市的销售权,丁一一没有拒绝也没有正面回答。在她的版图当中对于曹铧这样的小商贩已经无足轻重,一个薛正峰抵过十个二十个曹铧。

    宋秋风和丁一一来没有想到薛正峰是一个成熟的合作伙伴,是财神爷,但也是沉没他们帆船的刽子手。和半年前保险柜被盗窃一样,意想不到。但半年后的翻船,让他们猝不及防,半年的努力功亏一篑。薛正峰打通俄罗斯通道失败,目标完全定在国内。他专程到深圳找丁一一谋划服装发展的方略,商讨扩大冒牌的计划。他的想法是让丁一一再盗窃两个品牌,共同晋级市场,起步华北和东北,在自己的地盘全面覆盖。宋秋风和丁一一地顾虑一样,担心一个市场消化不了多种品种。薛正峰说只有品牌多样化才能更吸引人的眼球,从而影响市场有更多的选择,人在群居思想中攀比至关重要,自己和自己双手打擂台,只会越打越有劲,商业的发展需要形成模式才更吸引人,趁着国内市场还不成熟干几年就撤。

    丁一一采纳了薛正峰的建议,他到香港采购了两个名气较小价格便宜的品牌,改头换面装扮成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品牌。薛正峰复制自己的模式非常成功,第一批货发到东北和华北顺利进入市场。薛正峰做熟了服装市场,又看好鞋市场。丁一一是在到香港进购鞋期间,考察了香港的品牌服装,和了解国际品牌服装的品牌保护。她对自己假冒品牌一旦被举报后的厉害关系做了深刻认识,分析了玩火自焚的后果。丁一一的谨慎让她始终保持超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她决定将品牌代理从冒牌转向正规。她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告诉了宋秋风,宋秋风吃过坐监狱的教训,听到伪造品牌会涉及犯法,双手赞同丁一一的转型。丁一一也告知了薛正峰转型正规品牌代理的长远打算,在对价格进行对比和分析后,薛正峰表示支持丁一一的想法,愿意合作,但他的要求是在夏季到来之时做完最后一单。因为是最后一单薛正峰预备着华北和东北两个区域至少大半个夏天的销量,订单非常大,宋秋风和丁一一的资金完全不够,宋秋风还调集了秀芳的资金,薛正峰也向他们预付了十万元的货款。

    宋秋风和丁一一同时撤掉了明月服装两家店的牌子,将店面的衣服全部下架进行了打包,预备给薛正峰发去。他们不知道赶的好不如赶的巧,牌子拆下来李广福踏着三轮车往废品站去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工商局突查服装街,一举查获了几家跟随丁一一做假冒品牌的服装店。丁一一好像事先知道一样,神奇般的躲过了检查,她准备将两家门面店都做为给薛正峰备货的临时仓库,除了几包衣服,里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宋秋风和丁一一非常巧妙地,合乎时宜的避开了工商局的突击检查,让服装街的人怀疑,让被查的几家毋庸置疑的怀疑。怀疑是他们举报的,怀疑他们和工商局沟结对蹒跚学步的商户进行报复和打压。对于旁人的怀疑和揣测宋秋风和丁一一没有深入其遂地多想,他们完全沉寂在最后一次的勃发和全新的转型的计划当中。作为老骨干的李广福对此非常敏感,他建议宋秋风和丁一一不要将从香港进购的服装放进仓库,以免被产生误解的人伺机报复。宋秋风和丁一一采纳了李广福的建议,决定直接装火车托运。

    他们没想到香港的供货商不能一次性供给货源,便将随到货源储存在仓库等待货源到齐一并装车。货源到奇后,宋秋风和丁一一第一时间联系火车站定制车皮,但因为台风所有车皮都不装列,只能等台风过去后再发货。谁也不知道是走漏了风声人为放的火还是天意捉弄人,大火是在台风肆虐的深夜烧起来的,等人们发现的时候已经烧掉了半个服装街。因为台风的缘故宋秋风和丁一一还有店员们一起住进了宾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听到。大火在台风中燃烧的很快,没有因为有雨而熄灭。正事因为暴风骤雨,人们在躲避安全的时候才睡的安然神然,直到起夜的人发现并报警呼救。由于树木被吹的七倒八歪,消防车无法正常行驶。也因为台风太大人无法行走站立,不利于出警抢救,消防队才放弃救援。等宋秋风和丁一一闻声跑到步行街的时候,看到的是倒塌的房屋和已经被雨水浸泡了烧成灰的衣服。丁一一一屁股坐在满是雨水的大街上和其他敢来的店主一样嚎啕的哭了起来,宋秋风虽然没有放生大哭,但他的泪留在了心里。

    台风暴雨过后,被烧的店主纷纷进行抢救,原本以为没有希望的宋秋风和丁一一几乎是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李广福率先到原先店面的地方,用木板抛开还带着火种的灰烬,在最下面发现没有烧毁的包装。宋秋风和丁一一瞬间找到了一丝安慰,在六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总共抢救出最底下还没有烧毁的十分之一的货物,刚够偿还薛正峰预付的二分之一。对于深入合作和扩展品牌代理,没有了一丝希望和能力支持。然而面对已经超期半年的银行贷款宋秋风焦虑而无奈,原本打算做完转型前最后一单,回林山还了银行的贷款后带王明月到深圳一起发展共创辉煌。也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步入正轨趋于稳定的他会越来越好,人生很冷的开了一个玩笑,把自己抛弃了。

    丁一一站在被烧成灰沫地库房门前说人算不入天算,再牛的人也怮不过天,该任命就的得认命,不是自己命里有的拼命也拿不回来。宋秋风看着台风过后蔚蓝的天空飘过的白云对丁一一说改变命运的真不是人和,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吃过告别宴喝了告别酒,宋秋风身轻如燕怀着失落的心,走向火车站,去向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