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侠世界里求生 » 第十八章又遇方怡

第十八章又遇方怡

    一阵马蹄声响,有一个女声音喝道:“手下留情。”向言听得是方怡的声音,扭头看去,只见吴师叔、敖彪、方怡、小郡主几人正急匆匆的骑马赶来。

    几人赶到后,吴师叔铁青着脸,训斥刘一舟道:“刘贤侄,咱们的性命是韦香主救的。怎地你恩将仇报,以大欺小?你师父知道了,会怎么说?”

    那吴师叔一面说,一面摇头,语气甚是不悦,又道:“咱们江湖混,讲究的便是‘义气’二字。怎么可以争风吃醋,对好朋友动武?忘恩负义,那是连猪狗也不如。”说完“呸”的一声,在地上吐了口唾沫。

    他越说越气,又道:“昨晚你半夜里这么火爆霹雳的冲了出来,大伙儿就知道不对,一路上寻来。要不是徐师傅在这里,你一时失手,竟然伤了他性命,那怎么办?”

    刘一舟气愤的道:“大不了一命抵一命,我赔他一条性命便是。”吴师叔怒道:“嘿,你倒说的轻巧自然,你是什么英雄好汉了?凭你一条命,抵得过人家天地会十大香主之一的韦香主?再说你这条命哪来的?还不是韦香主救的。你不感恩图报人家已经要瞧你不起,居然反而向韦香主动手。”

    刘一舟恶狠狠的道:“吴师叔,事情已经做下来了,人家姓韦的可没伤到一根毫毛。你老人家瞧着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吴师叔跳了起来,指着他脸,叫道:“刘一舟,你对师叔也这般没上没下。你要跟我动手,是不是?”

    刘一舟道:“我又不是你的对手。”吴师叔更加恼怒,厉声道:“倘若你武功胜得过我,那就要动手了,是不是?你在皇宫中贪生怕死,大拍韦香主马屁。出了皇宫就翻脸不认人,居然敢向韦香主动手。哼,你不是我徒弟,算你运气。”

    刘一舟低下了头,脸色苍白,默不作声。韦小宝笑道:“好啦,好啦!吴老爷,刘大哥跟我闹着玩的,当不得真,您老别生气了。”吴师叔道:“韦香主你客气了。”又转头向刘一舟道:“你瞧,人家韦香主毕竟是做大事的人,度量何等宽大。”

    徐三哥笑道:“韦香主和刘师兄都吃了点小亏,就算是扯了个直。徐老头可饿得很了,咱们去找个饭店,吃喝个痛快。”

    突然间一阵东北风吹过,半空中飘下一阵黄豆般的雨点来。

    徐三哥抬头看天,道:“十月天时,平白无端的下这阵头雨,可真奇怪。”眼见一团团乌云涌将过来,又道:“这雨只怕不小,咱们得找个地方躲雨。”

    众人沿着大道,向西行去。方怡伤势未愈,行走缓慢。那雨越下越大,偏一路上连一间房舍、一座凉亭也无。过不多时,众人都已全身湿透。

    韦小宝笑道:“大伙儿慢慢走吧!走得快是落汤鸡,走得慢是落汤鸭,反正都差不多。”

    众人又行了一会,听得水响,来到一条河边,只见逆河而上不远处有座小屋。众人大喜,加快脚步行到近处。那小屋是座东倒西歪的破庙,但总是个避雨处。虽然破败,却也聊胜于无。庙门早已烂了,到得庙中,触鼻尽是霉气。

    徐三哥抓了些破桌破椅,生起火来,让各人烤干衣衫。但见天上黑云越聚越浓,雨越下越大了。徐三哥从包裹取出干粮面饼,分给众人。

    小郡主笑嘻嘻的问道:“宝哥哥,言哥哥,你们要到哪里去?”向言道:“小皇帝派我们到五台山去找老皇帝。”说完向言看了一眼众人,无一人像向言询问情况。

    向言心中叹道:“看来这些人全都知道老皇帝在五台山了。保密意识如此差,难怪消息会泄露给康熙。”

    向言又叹道:“我第一天向小公爷建议在五台山上刺杀老皇帝,第二天小皇帝就派我们去五台山找老皇帝。看来小皇帝已经知道了我向小公爷的建议。”吴师叔摇头道:“知道消息的都是我沐王府和天地会的好汉,应当不会有人出卖向公子。”刘一舟道:“要是真有人出卖向公子的话,小皇帝早将向公子杀了,又岂会放向公子出宫?”

    原著之中康熙对韦小宝颇为宽容,明知道韦小宝与天地会有染也没杀他。如果以私通沐王府的罪名杀向言的话,肯定能够牵连出韦小宝,难道是我沾了韦小宝的光?原著中康熙计划让韦小宝当天地会总舵主,趁机将反清势力一网打尽。如今天地会和沐王府精锐尽集中于五台山,难道五台山上有埋伏因此而不愿打草惊蛇?

    徐三哥道:“向公子也未必没有暴露。这种宫闱私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在皇宫中杀向公子,万一向公子在临死前说了什么就不好了。昨天晚上韦香主和向公子休息后,有一个高手到了我们住的客店里被我吓跑了。想来那种小店应该没有值得那种高手下手的目标,那个高手多半就是小皇帝派来灭口向公子的杀手。”

    向言听得心中一惊。韦小宝笑道:“反正师父也在五台山。不管小言有没有暴露,去五台山找师父听师父怎么说也就是了。”众人都点头称是。

    此时听到一阵马蹄声响,许多马匹急驰而来。有一个***的声音道:“到了,就是这里的庙,可以躲雨。”又一人道:“妈的,这么大的雨,老天爷可是疯了。”

    有一伙人进庙,见到众人后一名老者问道:“你们几位都是江湖人么?”徐三哥答道:“在下姓许。这几位有的是家人,有的是亲戚。我们是去山西探亲,不幸遇到了大雨。达官老爷贵姓?”那老者点点头,却不答话。

    那老者喝了几口酒,又眯着眼睛问道:“几位从北京来?”徐三哥答道:“正是。”那老者道:“几位在道上可曾见到两个十四五岁的太监?”此言一出,听得向言心中又是一凛。

    徐三哥道:“你说太监?北京城里,老的小的太监可多得很啊!一出门总撞到几个。”那老者道:“我是问你道上可曾看到,不是说北京城里。”徐三哥笑道:“老爷你这话可不在行。大清的规矩,太监一出京城就犯死罪。太监们可不像明朝那样威风十足了,现下哪个太监敢出京城一步?”

    那老者“哦”了一声道:“说不定他改装了。”徐三哥连连摇头,说道:“没这个胆,没这个胆。”顿了一顿道:“老爷你找的是怎么个小太监?等我从山西探了亲回到了京城,帮你打听打听。”那老者道:“哼,哼,多谢你啦!就不知有没有那么长的命。”说完闭目不言。

    突然间喀喇喇几声响,头顶掉下几片瓦来,跟着一根根椽子和瓦片砖泥纷纷跌落。徐三哥叫道:“不好。这庙要塌,大家出去。”众人奔出庙去,没走几步,便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庙顶塌了一大片,跟着又有半堵墙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