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侠世界里求生 » 第二十五章抵达

第二十五章抵达

    到长沙的时候,陆高轩追上韦小宝。韦小宝让陆高轩和胖头陀提前赶到昆明,做好准备。贵州省也是吴三桂的辖地,建宁公主刚到贵州,吴三桂便已派出兵马,前来迎接。将到云南时,吴应熊出省来迎,见到韦小宝时称谢不绝。

    这一日刚到昆明,只听得队中吹起号角,一军官上前报道:“平西王来迎公主鸾驾。”

    只见一队队士兵铠甲鲜明,骑着高头大马,驰到眼前,一齐下马,排列两旁。丝竹声中,数百名身穿红袍的少年童子手持旌篱,引着一名将军到军前。一名赞礼官高声叫道:“奴才吴三桂参见建宁公主。”

    只见吴三桂身躯雄伟,一张紫膛脸,胡须白多黑少。年纪虽老,仍是步履矫健,高视阔步的走来。

    吴三桂走到公主轿前,跪下磕头。韦小宝道:“平西亲王免礼。”吴三桂站起身来,走到韦小宝身边,笑道:“这位便是勇擒鳌拜,天下闻名的桂公公了?”韦小宝请了个安,道:“不敢。卑职桂小宝,参见王爷。”

    吴三桂哈哈大笑,握住他手,说道:“桂公公大仁大义,小王久仰大名,免了这些虚礼俗套。小王父子,今后全仗桂公公维持。如蒙不弃,咱们一切就像自家人一般便是。”

    韦小宝道:“这个却不敢当,卑职岂敢高攀。”吴三桂笑道:“桂公公是扬州人吗?”韦小宝道:“正是。”吴三桂道:“那就更加好了。小王寄籍辽东,原籍扬州高邮。咱们真正是一家人哪。”瑞栋笑道:“王爷还是先将公主迎到府中罢!与桂公主叙旧倒不急于一时。”

    瑞栋是赐婚使,并统率众侍卫保护公主安全,韦小宝和向言则服侍公主。

    吴三桂笑道:“倒是小王疏忽了。”与瑞栋并辔而行,在前开道,导引公主进城。

    昆明城中街道旁早就挤得人山人海,老百姓都来瞧热闹。城中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牌楼、喜幛,一路上锣鼓鞭炮震天地响。吴三桂迎导公主到昆明西安阜园,父子二人隔着帘帷向公主请安后,才陪同瑞栋到平西王府去。

    向言对方怡道:“方姑娘,你好像有些不高兴?”方怡道:“这里是沐王府的故居。”向言安慰道:“只要吴三桂起兵造反,沐王府一定能回来的。”

    在安排好建宁公主的住处后,韦小宝向言和方怡三人来到花园中散步。

    方怡道:“有什么事在屋里说不好吗?为什么你们非要到花园中来?”

    向言道:“方姑娘,你还记得你刘师哥吧?当初你和小郡主在房中说话,被你刘师哥听到了,惹出多少麻烦?我们在屋里说话万一被屋外的人偷听到了,岂不大大不妙?我们来到花园,四周一目了然,可以妨止别人偷听。”

    方怡一笑,道:“说的也是。对了,韦兄弟,挟持陈圆园的事安排好了没有?”韦小宝道:“陆先生和胖头陀打探过了,陈圆圆身边有两个高手保护,凭他们二人还不足以挟持陈圆圆。”

    向言道:“让陆先生和胖头陀把那两个高手引走,再让瑞栋去抓人。”方怡皱着眉头问:“怎样才能让瑞栋去抓人呢?”向言道:“让公主去跟他说。”

    方怡又问道:“那什么时候去抓人?”向言道:“抓人后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云南了,得先把《四十二章经》拿到手才行。小宝,你觉得吴三桂会把经书放在什么地方?”

    韦小宝略一沉吟,道:“多半在书房里。”向言喜道:“这就好办了,我们直接去书房里把经书借出来就好了。”韦小宝苦笑道:“我西瓜大的字都不认识几个,我去向他借经书,这……这……”向言道:“没事,我去向他借……有人来了,别说了。”

    远处有一个内监走来,方怡转身回房去了。那内监走近,向韦小宝和向言请了个安,道:“桂公公,向公公,小人是平西王府的伴当。平西王设宴,请二位公公赴宴。”韦小宝笑道:“好。头前带路。”

    韦小宝和向言刚到平西王府门口,吴三桂已抢着迎了出来,身子半蹲,左手抱着韦小宝的腰,右手抱着向言的腰,笑道:“二位公公到了,快里面请。”

    韦小宝和向言给吴三桂请了个安,齐声道:“卑职桂小宝、向言参见王爷。”吴三桂哈哈大笑道:“二位公公何须这些虚礼俗套?咱们一切便如自家人一般便是。”韦小宝道:“不敢,卑职岂敢高攀。”吴三桂笑道:“桂公公又这么客气了。来,来,进去吃饭。”

    进入门内,厅上早已摆满盛筵,平西王麾下文武百官俱来相陪。钦差大臣瑞栋坐在首席,韦小宝坐在瑞栋下首,向言坐在韦小宝下首。

    酒过三巡,韦小宝笑道:“王爷,在北京时,常听人说你要造反……”吴三桂立即面色铁青,瑞栋及文武百官也均变色。只听他继续说道:“……今日来到王府,方知那些人是胡说八道。”吴三桂神色稍宁,道:“桂公公明鉴,卑鄙小人妒忌诬陷,决不可信。”

    韦小宝道:“是啊!我想你要造反,也不过是想做皇帝。可是皇上宫殿没你华丽,衣服没你漂亮。皇上的饭食向来是我一手经办,惭愧的紧,也没你王府的美味。你做平西王可比皇上舒服得多了,又何必去做皇帝?待我回到北京,就去跟皇上说,平西王是绝计不反的。就是请你做皇帝,你老人家也万万不干。”

    一时之间,大厅之上一片寂静,百官停杯不饮。向言道:“小宝不要胡说。皇上常说普天之下平西王最为忠心,皇上自然知道平西王决计不反,用得着你多事?”

    吴三桂“哈哈”的干笑几声,道:“皇上英明仁孝,厉精图治,实是自古贤皇所不及。”韦小宝道:“是啊!鸟生鱼汤,甘拜下风。”

    吴三桂又是一怔,隔了一会,说道:“微臣仰慕皇上俭德,本来也不敢起居奢华。只不过圣恩浩荡,公主来归,我们不敢简慢,只好尽力竭力,侍奉公主。待得婚事一定期,那便要大大节省了。”

    韦小宝摇头道:“还是花差花差,乱花一气的开心。你做到王爷,有钱不使,又做什么王爷?你倘若嫌金银太多,担心一时花不完,我跟你帮忙使使,有何不可?哈哈!”

    他这句话一说,吴三桂登时大喜,文武百官也人人笑逐颜开。席间原来的尴尬惶恐一扫而空。各人歌功颂德,吹牛拍马,尽欢而散。

    吃完酒席后,向言对吴三桂说道:“王爷,卑职一向喜欢读书。王爷可否借几本书让卑职打发打发时间?”吴三桂点头道:“小王乃是武将,书籍不多。向公公可以去小王内书房中找找,看有没有喜欢的。”

    吴三桂带韦小宝和向言来到内书房中,这间屋虽是书房,却挂满刀枪剑戟,并没多少书架书本。

    韦小宝笑道:“王爷,你真是大英雄,大豪杰,书房中也摆满了兵器。不瞒你说,小将一字不识,一听到‘书房’二字,头就大了。想不到你这书房也这等高明,当真佩服之极。”吴三桂哈哈大笑道:“这些兵器,每一件都有来历。小王挂在这里,也只是念旧而已。”

    向言进屋后,眼光在书架上一扫,又在书桌上一瞥,忽见书桌上有一本经书。正是《四十二章经》,蓝绸封皮。向言在书架上拿了两本书,又不动声色的把《四十二章经》拿在手上,向吴三桂道谢道:“多谢王爷了。等我把这三本书看完了再来向王爷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