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侠世界里求生 » 第二十六章论赵敏

第二十六章论赵敏

    向言又问道:“那魔教呢?魔教和丐帮一样,都成立几百年了,传下的功夫却还是那几套?”

    话刚出口,向言心中大悔:峨眉和丐帮有旧,周芷若作为峨眉掌门候选人,知道一些丐帮秘密也能理解。可峨眉同明教可没关系,自己问她明教秘密却是很不合适。

    周芷若道:“明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教派,他其实是几个门派组成的一个联盟。唐朝以前,有几个魔道门派祸乱天下,受到了李唐的打压。后来这几个门派抱团取暖,结成联盟,并将联盟的名字改为明教,假装自己是名门正派。”

    “虽说教派换了一个名字,可人还是那些人,一个个自私自利的,就算魔教中得到了什么好东西,或是创出了什么功夫,也被他们拿到背后的门派中去了。”

    向言又想起一事,道:“师姐,你给我的《九阴真经》是全本的吗?”周芷若道:“不是。我没学过《九阴真经》,只是记了些对我有帮助的内容,对我没帮助的我就没记了。你是怎么知道我给你的《九阴真经》不全的?”

    向言笑道:“是杨姑娘说的。我向她请教《九阴真经》上的武功时,她问我为什么只问她半部《九阴真经》的问题,还有半部我一个问题都没问,总不会是还有半部我全都融会贯通了吧!”

    周芷若笑道:“我倒不是故意不教你全本的《九阴真经》,只是《九阴真给》我也没记全。我记得的都给你了,没给你的我也不记得。我再去看看《九阴真经》,把其它的内容都给你吧!”向言大喜,道:“多谢师姐了。”

    之后向言每天或与周芷若共同参悟《九阴真经》,或与赵敏切磋武艺,朱九真对向言的态度也大有好转。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的郭强仍像压在头顶的大山一般,也可以说得上是岁月静好了。

    周芷若与向言一起练完武后,突然道:“师弟,听说你和赵敏关系很好。”向言脸一红,道:“她经常找我切磋武艺。”又忙道:“我在她面前没用峨眉的功夫,也没用《九阴真经》上的功夫。”

    周芷若又道:“师弟,赵敏知不知道你是带艺投师的?”向言道:“我们见面之前我就已经认识赵敏了。你们去围攻魔教的时候,赵敏正带人潜伏你们身后打算做渔翁。在机缘巧合之下,赵敏被我俘获了,当时郭强为了找赵敏才打草惊蛇惊动了你们。不过当时我不知道她的身份,又把她放了。”

    周芷若点头,道:“原来如此。”向言大为纳闷,问道:“什么意思啊?”周芷若笑道:“你该不会以为赵敏看上你了吧?”向言大为心虚,道:“当然没有。”周芷若又问道:“那你知道她为什么老是找你吗?”向言低下头,轻声问道:“为什么啊?”

    周芷若突然道:“我猜她肯定是在色诱你。”向言一愣,惊愕的问道:“色诱我?我有什么值得她色诱的?”周芷若反问道:“你没注意到吗?赵敏有好几次逃跑的机会,可她都没有逃跑。”向言脸上一热,心跳加快,点头道:“是啊!赵敏明明能逃跑,却非要跟在韩夫人身边,是有些奇怪。”

    周芷若道:“没什么奇怪的。韩姑娘本来被囚于万安寺内,赵敏好意将她带到了王府中,结果韩姑娘在王府中下毒,韩夫人更是杀了她爹爹,你觉得赵敏想不想找韩夫人和韩姑娘报仇?”

    向言道:“当然想了,换成我我也得报仇。但她要报仇跟她不逃跑有什么关系呢?”周芷若笑道:“当然有关系了。韩夫人武功虽高,人却没什么名气。赵敏如果跟韩夫人和韩姑娘分开,她又去哪里找韩夫人和韩姑娘报仇?”

    向言点头。黛绮丝的易容术十分了得,灭绝师太和丐帮的人都没有认出她的身份。如果黛绮丝易容一番,就算赵敏调动全国的力量也未必能找出人来。

    周芷若又道:“韩夫人武艺高强,就算赵敏跟在韩夫人身边,她想同时暗算韩夫人和韩姑娘也不容易。”

    向言又点点头。黛绮丝可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虽说不清楚黛绮丝为什么没杀赵敏,反而将她留在身边,但要是哪天小昭不明不白的死了,黛绮丝肯定第一时间就会一掌拍死赵敏。

    黛绮丝武艺高强,小昭也是聪明之人,又和峨眉住在一起。如果赵敏先暗算黛绮丝,能不能成功且不说,就算黛绮丝一时大意让她侥幸成功,小昭也肯定会到峨眉寻求帮助。赵敏还是难逃一死。

    如果想对黛绮丝和小昭同时下手,就更难了,虽说黛绮丝没杀赵敏,但不可能对赵敏没有防备。

    “但如果有师弟你帮忙就不同了,师弟你是峨眉弟子,由你对韩夫人动手,要比她亲自动手要容易许多,她也可以趁机对韩姑娘下手,这样就可以同时除掉二人。而师弟你又是带艺投师的,赵敏肯定是认为师弟你入峨眉的时间不长,对峨眉感情不深,容易引诱。”

    向言四肢冰凉,吸了口气,稳住心神,忙道:“师姐放心,我肯定不会被赵敏引诱背叛峨眉。”周芷若笑道:“我当然相信师弟了。”

    贝锦仪突然来到二人面前,道:“周师妹,向师弟,少林、昆仑和崆峒派到了,师父让你们一起去迎接。”向言一愣,道:“周师姐还有半个月才接任掌门,他们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周芷若道:“应该是郭强对他们的压力太大,他们在嵩山实在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