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侠世界里求生 » 第二十三章冲动

第二十三章冲动

    向言忙问耶律齐道:“统领,郭将军和洪老帮主、周前辈他们怎么会被鞑子困在城下?”耶律齐道:“鞑子驱赶百姓攻城,郭帮主、洪老帮主和家师带人出城相救,被堵在了城外。”向言听得直皱眉头,想来城下的那些或站或坐的衣衫褴褛的老弱妇孺就是被蒙古兵驱赶攻城的百姓了。

    两国交战,经常有人驱赶敌国百姓攻城,但有经验的守城将领很少会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城。先不说这些百姓中是否混有蒙古方面的奸细,也不说蒙古骑兵会不会趁着城门大开之迹衔尾追来,光是这些百姓进城后所要消耗的口粮,就是一个大问题。而蒙古人也不傻,遣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孺,没有一丝战力,都是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人。

    郭靖手中有《武穆遗书》,也曾带兵随蒙古西征过,也可以说是久经战阵,难道会不明白这些道理?

    城墙上的那些身有血迹、气喘吁吁的江湖中人,定然是随郭靖一起断后,以掩护百姓入城的人,大军冲击之下,想必损失惨重。只是这些人都能够冲杀回城,武功最高的郭洪周三人没道理反而回不来。定然是又犯傻了,定要所有人都逃回城,他们才肯回城。

    郭靖居然也学过“杨家枪法”,看起来练得还不错,比向言要强。不过杨念慈说她是杨家后人,郭靖做为她丈夫,会“杨家枪法”也不奇怪吧!

    战场冲杀与江湖竞技果然不同。洪七公和周伯通功力都不在郭靖之下,但在蒙古大军的冲击之下,二人只能给郭靖打辅助,替郭靖查漏补缺。

    洪周二人身上都有血迹,洪七公受伤尤重,只有郭靖尚未受伤。蒙古大军将三人围得水泄不透,三人离城墙的距离虽近,却有如天堑。如无增援,三人怕是回不了城了。

    只是如今蒙古大军挤在城下,肯定不能打开城门发兵救援三人;而城下蒙古大军不下数万人,连武功最高的郭洪周三人都被困住,城墙上早已筋疲力竭的众江湖中人谁有能耐冲入万军之中救出三人?大伙一齐上也不可能。

    蒙古大军将三人围得严严实实,数十支长枪朝三人攒刺。洪七公手上一慢,一支长枪刺入郭靖肋下。杨念慈和郭芙看得一阵惊呼。

    杨念慈找来一根绳索抛下城去,又将另一头绑在城垛上。其后杨念慈、郭芙同杨英、完颜萍等人发生争执,附近也有不少人在劝说着二人。向言虽然同杨念慈、郭芙等人隔得不远,但战场上鼓声和呐喊声太大,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看这个情形,莫不是杨念慈和郭芙打算下城去帮郭靖,被杨英、完颜萍等人拦住了?只是以郭靖的功夫,尚且被蒙古大军重重围住而不能杀出,你们两个下去了又能起什么作用?

    向言又看向城下的战场,蒙古兵正如潮水般往三人涌去,三人形势岌岌可危。再看看杨念慈郭芙二人,二人正急得眉毛冒火。向言一冲动,突然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向言轻功不佳,本来以向言的轻功,是不足以从城墙上直接跃下的,但谁让城墙下肉垫多!

    向言刚刚落地,立马便后悔起来,郭靖是杨念慈丈夫、郭芙父亲,她们两个下来救人也就罢了,我又不是他的谁,下来凑什么热闹?唉,太冲动了,果然冲动是魔鬼。

    我跟那些蒙古兵说我是一时冲动,让他们不和我动手放我上去,恐怕也行不通吧?再者在金庸小说的人物中,郭靖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个人。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郭靖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事了,因此对能做到的郭靖十分敬佩。反正下都下来了,也上不去了,那就和郭靖并肩打一场,试试能不能把他救走吧!

    不过话说回来,依眼下形势要救郭靖还非我不行,我要救不了人就没人能救得了人了。

    杨念慈、耶律齐等人武功虽高,但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穿的只是布衣,被蒙古兵砍上一刀也会受伤流血的。以郭靖、洪七公和周伯通的功夫,尚且在蒙古大军的围攻下受伤,他们又如何避得过去?而在大军围攻下,受伤流血就意味着离力尽而亡不远了。

    王坚等人倒是穿着质量上乘的铁甲,不惧普通蒙古士兵的刀砍枪刺,但他们不通轻功,要是让他们从城墙上跳到城下,估计就直接摔死了。

    整个锦州城中,有本事从城墙上跳到城下而不受伤而又穿着铁甲不怕普通蒙古士兵围攻的人,唯我一人。

    向言挺枪杀入蒙古大军阵中。虽说并不是第一次穿着铠甲作战,但向言心中仍在感叹佩服,这铠甲质量就是好。

    向言寻见郭靖、洪七公和周伯通三人,喊道:“郭将军、洪老帮主、周前辈,我来帮你们。”郭靖看见向言,道:“你怎么来了?”向言不应,道:“我们一起冲出去。”郭靖道:“好。”

    向言在前,郭洪周三人在后,奋力冲突。向言冲到城墙边,回头一看,不见三人踪影,又回身杀入蒙古大军阵中,再次寻见三人,三人受伤更重。郭靖道:“鞑子人数太多,冲不出去,小兄弟你先走吧!”向言道:“郭将军,你在前面开路,我来断后。”

    郭靖在前,洪七公和周伯通二人互相搀扶着在中,向言断后,左右遮护,再次向城墙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