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聊斋版东厂 » 第八章 南行

第八章 南行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

    这句话用在此处,或许有些不适,但这位季兄弟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处处精彩。

    于男女之情,季少游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但此时的他,已是迷乱不清,只觉鼻尖香气阵阵,如兰似麝,整个人不知不觉被牵着......

    赵牧听得说到妙处,本是一脸鄙夷又兴奋点点、还参杂了那么丝羡慕的表情,期待着接下来的刺激。

    哪曾想,竟是峰回路转。

    姑娘正要成好事,季少游猛然醒悟过来,连忙避开,摆手说道:“姑娘,万万不可。”

    可事到临头,箭在弦上,哪由得他射与不射。

    姑娘轻提罗裙,欺身上来,香唇欲吻,季少游正难以躲闪时,忽听得院外传来开门声。

    姑娘一听,惊得立时松开了手,二人往窗外一瞧,只见有个财主模样的矮胖男人,正迈着八字步,慢慢踱来,季少游刚说了一个“他”字,便给姑娘一把拉住,塞到了绣床之下。

    “嗯?”

    “精彩!”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不讲,赵牧也猜出了七七八八,事实,果然也不出所料。

    喜闻乐见的绿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有些不同的不过是这场剧中的几位身份罢了。

    这位姑娘,乃是陈留县内一位财主养得外宅,前来求着写信送信的老者,因觉得伤风败俗,不欲别人知晓,看重季少游是个外地人,就托他来送这封信,倒也没什么内容,只是下月初八乃其母亲过寿,特来找她回家而已。

    奈何季兄勉强算得上是天下第二帅,自幼读书识字,彬彬有礼,正是姑娘的心头好,便哄骗他留下,待成了好事,双宿双飞,往后快活似神仙。

    哪知陈留县的胖财主外出买卖,却提早到今日回来,也不归家,直奔这处宅院来,宅中姑娘惊慌之下,只好胡乱掩盖。

    可季兄就比较惨了,胖财主眼神尖得很,发现了栓在院中的小青驴,立时使唤几个下人找寻。

    于是乎,被胖财主的恶仆恶犬追了三四里地,直追到邻近的一个村子,季兄跑得实在跑不动了,索性把心一横,不跑了,也不回头,就立在当处,朗声道。

    “我与姑娘清清白白,未有龌龊,诸位若是不信,便刀斧加身吧。”

    “古有安金藏剖腹以证其主,今我季少游,亦可以鲜血自辨清白。”

    风萧萧,树木吹动,季少游只觉勇气倍增,然等了许久,却闻脚踩草丛之声愈来愈远,待他回头,只见几个孩童捂着嘴,笑个不停。

    其中一个还道:“姐姐姐姐,快瞧,这有个傻子。”

    又闻远处一个女孩说道:“离他远一点,小心你长大了也变成个傻子。”

    “唉,真是斯文扫地,丢了我辈读书人的脸面。”

    瞧他灰头土脸,一身丧气,赵牧只好忍住笑,又问道:“后来呢。”

    “后来……”

    当时季少游想了许久,想到自己不过是被误会,倒也不觉难堪,刚有些放松,忽然想起了自家的小青驴,忙往回跑,哪曾想天黑路难行,竟走错了道,兜兜转转,怎么也出不去。

    “这个,再后来我饿了多时,一时不支,昏倒在了路边,幸得赵兄相救。”

    “小生真是要多谢则个。”

    冗长的故事终于结束了,说得人不累,听得赵牧却是累了,摆摆手说道:“别则个了,你要谢,就谢这头小驴子吧。”

    想来它必然是偷跑出来的,又寻了一路寻到了自己的主人,赵牧拍拍驴头,心道:“真是个好驴子啊。”

    小青驴“呃呃呃”地叫得欢快,似是听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夸奖,高兴地像个一百斤的孩子。

    天大地大,有缘相见,必然会有分别。

    收拾好东西,赵牧拱手抱拳,道了别,打算继续往南,他此行要往金陵,办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

    江湖儿女多豪杰,赴汤蹈火不惧险......

    大宋将天下河山分为一十九州,赵牧自八月起行,已过了并州、豫州,这一日,到了谯郡地界,一个叫做卫真县的地方。

    看起来极是普通的卫真县城东门,进出的人群全络绎不绝,有挑着担子的农夫,也有推小车卖货的小贩,正值九月初,贩卖梨子的格外多,一车一车黄橙橙的,十分好看。

    摸了摸兜里的银钱,赵牧心算了几番,正打算凑过去买几个,忽闻身后有人道:“赵兄......”

    “......”

    一阵窒息感传来,赵牧转头,愁苦地看着拉着小青驴拼命追赶的季少游,只感头大,胀得直要裂开。

    当日一句告辞别过,赵牧正悠闲地赶路,哪知这位季兄竟慢慢追了上来,说是欲回家,同路行,同路行。

    好吧,有个人说话聊天,倒也不错。

    但要命地是,他没钱,摸着日益见底的钱兜,赵牧无语望天,心中只想说:“天呐,给我一刀吧,杀死我的不忍之心吧。”

    近些时候白莲教闹得紧,外地人进城免不得一番检查,经过短暂的折腾后,两人总算入了县城。

    赵牧目光流转,四下张望,终于寻得目标,直飞奔而去。

    “老哥老哥,你看小的不好卖,给我还能赚一文,你也不亏呀。”

    两文钱一个梨,赵牧发挥了不要脸皮死缠烂打的精神,终于只花三文钱,就买到了两个梨,大的留给自己,胡乱一擦,放入口中,一咬。

    皮破汁流,满口甘甜,一个字足以形容,爽!

    分了个小小的梨,季少游一点也不在意,两口三口吞入腹中,止饥又解渴,赶路的辛苦顿觉消散许多。

    但心中,却有个小小疑惑,实在忍不住,便问道:“赵兄何必刚入城就买梨。”

    “你这五谷不分,五肢不勤的家伙,哪里知道省钱的艰辛,这一车梨子要是推到街上,买卖的人多了,他哪里顾得上搭理咱们,又哪能讲得下价格。”

    “原来如此,小弟受教了。”

    受教?

    赵牧心说我可没指望过,只要你少吃点,少去书摊,咱们兜里的半贯钱,还够坚持一下的,其实,黄白之物尚有两块在包袱中,远没到山穷水尽地步,但总得作长远打算。

    远到哪里呢,绍兴,因为这家伙画了一个饼,说是到了他家,如何如何。

    把赵牧听得一愣一愣,心说,莫非是绍半城吗,那可是好好地吃几天,大户人家,吃不垮。

    说来,时日混得如此艰辛,就不得不再提混蛋师父,那是一年前的九月初九,正是今日,师父突然说要下几条戒律。

    其中一条是不得豪取他人财物。

    赵牧纳闷道:“师父,您老人家以前不都是这么干的吗,没钱了就找户坏人家,连吓带唬,难道只许师父放火,不许徒弟点灯吗。”

    “对啊,因为我是师父啊,”

    “哈?太过分了,连糊弄人的借口都不找了,难道师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当然。”

    “那我以后也要当师父。”

    “哦,是不是还要找个漂亮又风骚的女弟子。”

    “这个嘛,考虑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地嘛。”

    “噢,那看来为师还得多加一条。”

    大眼瞪小眼......

    万幸在于师父说过,只要年逾二十,便任由自己潇洒,有期总比无期好。

    总是有个盼头。

    人活着不就奔个盼头。

    求神拜佛兴盛不衰,便是因此。

    说来巧了,今天还是个祈求庇佑的日子,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有敬老登高的习俗,文人雅客,赏菊花喝菊酒,登高远望,撩发情怀写诗作词,以壮心胸,百姓们则朴实许多,看望老人,互相拜访。

    芸芸众生,岁岁重阳,祈福祭拜,莫过于想要一个好字,吃得好,穿得好,过得好。

    卫真县历来有祭拜活动,明道宫、太清宫两处,已是人满为患,人人都挤来挤去,不分贵贱高下,全都争着要上头香。

    大宋有一千三百余县,每县皆有城隍坐镇,往往上香,必然要先与城隍庙,唯有少数地方不同,卫真县便是一地,皆因一人之故。

    老子,又名李耳,也称太上老君,道家思想的源头,也是道教一派的源头,在此方世界,他亦是第一位真正的仙人,被所有门派都视为祖师,称为太上道祖。

    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曾向他问道,又出关化胡,佛教似也因此有所渊源,更传下道德经,拯救几近消亡的修真之法,道祖,当真值得万世景仰。

    在道祖故里,便修建了太清宫,它占地八十一亩,宫殿星罗棋布,雄伟壮观,卫真县城内留有道祖飞升台,历来帝王都在此驻跸,遂建起许多宫殿,唐时为紫极殿,先朝真宗改为明道宫。

    庙堂江湖,路过此地,皆要上香敬拜,虽各表心意,但敬之重之,未有差别。

    赵牧立于人群之外,默默注视,于人流中叱咤,可非自己的强项,但观人群,颇有一番感触。

    乡野农夫,自求风调雨顺,读书人,便求功名利禄,修真炼道的,自然是早日得道了,可我呢?

    这个问题直到香在手中,赵牧仍没个头脑,来到此方世界,非己所愿,那么又有何求呢。

    回去?

    “还是算了,想来也是遥遥无期,不如就求道祖保佑,让我发个小财,交个女朋友好了。”

    “道祖保佑,道祖保佑……”

    九天之上,忽然响起了个闷雷。

    做人莫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众人惶惶之时,唯有赵牧似独自心安。

    我可真是个朴实无华的孩子,道祖莫怪,莫怪,莫怪。

    不知不觉,拜得更真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