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密世界 » 十九 脑机接口

十九 脑机接口

    地下实验室的一间独立房间里,王松涛正摆弄着一台新采购的金属3D打印机。

    这是一台小型的桌面型金属粉末激光成型打印机,采用了最新的软硬件和机械结构。虽然打印范围只有50毫米见方,但精度达到30微米,还有钻孔和铣削功能。

    这是他特意空出来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地方,在它隔壁,还有一个小而全的精密电子加工实验室,宽大的实验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设备。

    示波器,扫频仪,信号源,矢量网络分析仪,……,精密基准源,辐射计量仪,……还有SMT自动贴装和各种焊接设备,搞得活象科学怪人的秘密基地。

    王松涛已经让EVA设计了基座的形状、结构,并采购了部分材料,正在尝试加工。

    肖萌则在一间实验室的解剖台前,专注地对着一具仿生人的头骨和大脑进行着模拟操作。

    这具仿生人的脑袋明显是经过改造的,王松涛把自己头部的三维扫描资料和核磁共振数据交给EVA,让她重建了三维模型。然后用各种3D成型设备和材料,1比1还原出等比例模型,连皮肤的质感和颜色都和他有七八分相似。

    EVA还用不同颜色和材料区分出血管、神经和不同的脑部组织,给肖萌的学习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胖老头的实验数据,结合影像资料,EVA已经基本分析出了大体的电极数量和分布区域,但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程度并不相同,要确定每种思维活动所对应的区域及特殊能力所对应的信号并不容易。

    而且胖老头的实验目的与王松涛并不一致。他们更多是为了获取人的思想活动和强化运动机能,主要用于间谍和军事活动,用于窃取情报和操纵武器。而王松涛则是为了人与AI实现思想甚至感观的深度融合。

    脑机接口技术向来是科幻小说和好莱坞电影中常用的桥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名美国的神经学家菲尔.肯尼迪博士就开展了长期的相关研究。他率先发明了一种安全且稳定的大脑电极,这种电极外面包裹了和细胞亲和性很强的物质。当电极被植入人脑中时,神经细胞会主动沿着电极生长,像藤蔓一样把电极包裹。1996年,肯尼迪通过这种电极,使得一个全身瘫痪的越战老兵,能够通过意念操控电脑鼠标,并让不能说话的老兵通过打字与人交流。这一成果震惊了全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人的意念控制机器,并实现和外人的交流!当时的媒体把肯尼迪称作“半机器人之父”。这一发明也得到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并将这种方法批准为治疗不能说话的人和外界交流的医疗手段。

    但这一次巨大的成功之后,肯尼迪的实验就一直不太顺利。在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间,肯尼迪发生了两起植入电极失败的案例。严格上说,这两次实验的失败都与肯尼迪的电极本身没太大关系——第一起失败是因为开颅的切口不太整齐,所以伤口不能很好地愈合;另一起是病人自身的疾病恶化,导致实验终止。但雪上加霜的是,令他成名的越战老兵在2002年,因为脑动脉肿瘤而去世了。

    但肯尼迪并没有放弃,他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希望瘫痪的人可以通过打字和外界交流,更希望瘫痪的人可以直接发出声音、直接说话。人类说一句简单的话,需要调动包括舌头、嘴唇、横膈膜在内的上百次肌肉运动,通过脑机接口让人说话的难度可想而知。但肯尼迪做到了。

    肯尼迪设计了一种能够发声的机器,并且招募到了一个因为车祸而全身瘫痪的志愿者,把电极植入到了这个志愿者的大脑中。通过这个声音合成设备,这个志愿者真的可以发出简单的元音。但遗憾的是,这位志愿者还患有眼疾,他无法通过眼球的变化来向肯尼迪传达正确或错误的信号,所以肯尼迪也不知道,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否就是这个志愿者所想说的声音。

    又过了几年,肯尼迪得到的科研经费越来越少,他已经无法给研究人员开出工资,只能解散了实验室。而一直帮他做开颅手术的外科医生也在这时去世,FDA于是就取消了肯尼迪做电极植入大脑的实验资质。

    但肯尼迪毕生的梦想就是让瘫痪的人说话,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由于FDA不再允许他寻找病人做实验,2014年,年近七旬的他作出一个疯狂的举动,就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自费请了一位外科手术医生,将他的头颅打开,植入了自己的电极。

    肯尼迪的手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他在手术完成后的12小时内竟然短暂丧失了语言的能力。不过这些风险肯尼迪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他手术一结束,来不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开始实验。他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采集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最终被整理成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极大地促进了脑机接口的发展。

    但肯尼迪本人的下场却比较凄惨,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在自己的大脑中植入了比正常实验多得多的电极,这些过多的电极导致他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并带来了众多的并发症。最终,他只得自费花了9.4万美金做手术取出电极。这次实验之后,肯尼迪变得穷困潦倒,还欠了一屁股债。有几个电极还因为埋得太深,而永久留在了肯尼迪的大脑中。

    肯尼迪博士为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而自我牺牲的精神令王松涛由衷钦佩,而另一名脑机接口领域的先驱埃隆·马斯克则让全世界为之癫狂。

    被称作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于2016年创办了Neuralink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开发脑机接口技术。

    Neuralink的目标是开发出一种微型脑机接口芯片,可以植入到人脑中,与大脑中的神经元相连接。这些芯片将能够读取和解读大脑的电信号,并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使人们能通过思维活动来操控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或其他智能设备,实现与机器的无缝交互。

    Neuralink的技术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帮助恢复丧失的感官功能,辅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和精神障碍等。此外,马斯克还提出了一种“全脑界面”的愿景,即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人脑与互联网的直接连接,进一步拓展人类的认知和交流能力。

    说来有点讽刺的是,当初马斯克宣称Neuralink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AI)对人类产生的潜在威胁而创办的。目的是通过与人脑直接连接,更好地与人工智能协作,避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控制力的情况。

    而他投资创办的另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却一手开发了引发人工智能技术暴发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

    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里所说:“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位领导人类反抗人工智能的斗士确亲手造成了人工智能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