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第七区:魔法与战争 » 第七章 起源

第七章 起源

    全场师生看着皮球漫天飘舞的尸骸碎片,良久沉默。

    近百米的施法距离,毫无疑问的中级魔法标志之一。

    但是场上明明没有出现以皮球为目标施放的魔法,只看到林一物瞄准魔具,然后皮球瞬间爆炸。

    完全可以忽略不记的魔法施放时间。甚至没有看到魔法术式构建的灵子波动。

    “一定是偷偷做了手脚。”

    同班同学根本不愿意相信这个魔力勉强达到F级、灵子天赋据传只有“伪溪流级”、根本不勤习魔法的同龄人,能具备可怕的魔法实力。

    ……

    “比赛结束,A组获胜。”

    李主任吹响终哨,高声宣读。

    “李老师,明明是他们破坏皮球,为什么是我们输了?”

    “两条特殊规则你还记得吗?”

    “若因魔法导致皮球损坏,则……”

    C组队长恍然顿悟,他一直理解的是“注意把握对皮球施加魔法的威力,以免损坏,给对手送分。”

    原来规则是这个意思?把皮球送给对方然后故意破坏不是能更轻松得分?

    “所以,游戏的一个关键点是控球时对皮球的保护。”

    也就林一物这种没脸皮的人才能无师自通。

    C组队员愤恨地下场。

    ……

    “新魔法?什么时候学的?”路轻雪问着。

    “没,就是简单的空气元素基本应用而已。”

    “基本应用?刚刚距离有百米了吧,不构建魔法术式怎么做得到?”

    “嘿嘿,想知道吗,过来我告诉你。”林一物坐在草地上,坏笑着招手。

    路轻雪干脆利落地掐断对话,纯粹对牛弹琴。

    她重新沉浸于书中故事。

    山不来就我,我便就山去。

    林同学深谙此中真义。他轻轻踱步猫在少女身后,少女的双肩微颤,强忍着不悦。可怜的十六岁少女,碍于尚薄的脸皮,囿于未深的涉世,不懂得如何优雅地将这般赖皮的行径拒之门外。只当没察觉。

    偏偏某人毫无自知之明,甚至将书中文字读出了声: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两段文字引自鲁迅《雪》)

    “雪”这个字在通文中没有实际释义,仅用于人名。联邦七百年历史里没有雪。

    林一物对于“雪”一字的咬音有些奇怪,完全不同于通常发音,偏偏让人感到自然舒适。

    “难听死了。”少女合上书,脸颊微红。

    ###

    皮球炸了,比赛就不踢了吗?

    好在我们富有远见的豪绅刘道尔,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新的毛毯。

    刘同学将毛毯紧紧抱住,满面泪流。

    人类真的是具有极强学习能力的物种,有过第一次制作经验后,第二次便能用一张毛毯制作出8枚皮球。

    生产效率惊人地提升着。01班部分学子逐渐成长为皮球制作的熟练工种。

    ……

    第二场比赛开始后,呈现出比第一场还要诡异的场景。

    皮球静静卧在球场中间,而两组共24名队友分立球场两边远远地看着场中皮球,谁也没有抢先碰球的意思。

    或许暗地里都打着对面等对方控球后,迅速将球干爆的主意。

    五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就像是在玩木头人的小孩把戏。

    刘道尔朝正对面E组前锋大声喊话:“胖子,拿球进攻啊!”

    “你怎么不拿?”体态饱满的胖子同学只是看着憨厚,并不是傻。

    “我是防御型法师额!你难道让我打进攻?”

    “屁!这是足球赛,你看看你站的什么位置?你们队特么十个后卫就你一个前锋,你不攻谁攻?”

    ……

    刘道尔:“有道理,那我可上了啊!”

    “好勒!”胖子想着,信你有鬼,我可不上当。

    正想着,冷不丁刘道尔抬起了护臂型魔具,一团灵子光波射出,落在皮球下方绿草地上,草地迅速突起一块,化成一只硕大的土拳,将皮球顶向空中,然后土拳后扬,“砰”地将皮球砸向E组所在球场。

    若是在生瓜的足球比赛上,把球这般随意开进对方半场,简直和送球没两样。可在这场奇葩的魔法足球中,这枚轻飘飘的皮球俨然化身成一枚具有恐怖威力的RPG,E组队员惶恐躲避,生怕不小心碰着了皮球被当成控球一方。

    “别躲!用魔法给他还回去!”E组队长恨铁不成钢,呼喊着队伍组织反攻。

    皮球从A组半场滑翔进E组半场,不待落地,复又飞还回A区半场。

    A组的女生们也不敢再只顾练习,纷纷加入到“把球送给对面”的活动中去。

    皮球在空中来回穿梭,片刻不停歇——这画面用“打羽毛球”来形容十分合适。

    双方人马在中线附近对峙,各施魔法,一时间土块四溅、草木飞扬,真真热闹极了。

    “喂,木头,”冷鹿鹿看着双方僵持不下,这球一时半会也落不下来,抽空撤出交火区,没好气地问着林同学:“你就这么看着啊?这样打下去,哪还有空练习魔具?”

    林一物纳闷地看了眼冷鹿鹿,总觉得这姐们有些憨,不,应该是他的同学都有些蠢——路同学除外,“这不是已经练着了吗?”他反问道。

    “啊,什么?”

    林一物耐着性子解释:“你看啊,大家为了不让球落到自个儿场地,一面呢想把球送给对方,一面还得阻止对方的魔法。既要保证魔法的及时性、精准性,还要控制施法强度,不至于在更改皮球运动轨迹时将球破坏掉。虽然现在还没确定球权的归属,但是这种情况下破坏皮球肯定会有相应的惩罚。同时呢,更要与队友的魔法相互配合——这样,不是比以往一个人练习或者一对一的对练更加有效吗?”

    “也是哦!那我也去了!”冷鹿鹿雀跃着跑开,突然又停步转身,问道:“你们不去吗?”

    路轻雪抬起小臂,将手中书本左右摇晃。

    林一物摊手示意,他就一炮的事,没有练习的必要。

    等到冷鹿鹿走远后,他扭头向后看去。

    他看的不是路轻雪,而是李木。那个黑男子坐在绿茵场正中央的石质校训碑上,满含笑意地欣赏着学生们的魔法表演。

    离得太远,碑上字迹看不太清,但林一物记得,“在知识的海洋里探寻魔法的无限美妙。”

    这也是联邦对于魔法的态度,他们认为,魔法是神秘的、有趣的、应该保有敬畏的,魔法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探寻魔法的无限可能。

    他们鼓励民众用魔法制造汽车,造高大的房子,鼓励有天赋的魔法师坐在魔法科研办公室,并付以高额的薪资。但从来没有鼓励过:魔法应该用来战斗。

    至少明面上是如是宣扬的。

    在升入魔法大学的统一考试上,魔法实际应用能力所占分数比例甚至还不如一门历史课。

    这本身是一种欺骗,对民众的欺骗,对“第九区”的欺骗。

    《魔法师评级准则》的存在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细微变化?

    在林一物还在光澜中学时,第九区教管会就发布过两则看似滑稽的教育改制规划:除暑制,已经在广大师生的共同抗争中夭折;另一条没有实质性内容,大意是增加学生在学校期间的魔法户外探索时间。

    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让学生在魔法中找寻更多的乐趣。

    于是魔法一高的应用课程从每周一节增加到了每周两节,每节课时也从两小时变更为四小时。也就是说,在改制之前,整个087区域内最好的魔法高中,每周也只有可怜的两个小时魔法实操时间。当时的光澜中学更惨,平均一个学期才能摸到一回魔具。

    相比于除暑制,这一教改的施行极度平静。不只是生瓜,甚至魔法师们都未感受到明显变化。

    差不多同一时间,图书馆、熟瓜书贩子那里,开始出现C级以上魔法术式构建的通文版,虽然并不如英文版那般可靠稳定。

    包括现在的魔法足球,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多的魔法类运动,打着“增强趣味性”的名号,实际上是培养魔法学子的实际应用能力,或者说,实战能力。

    “第九区对联邦的反抗,快要开始了吗?”林一物低声自语。

    他看着球场上用魔法踢球的热闹场景,好似过家家。

    有些意兴阑珊。

    ###

    第九区的“正统”史书上记载:魔法新历元年,神捏造了人类,并引导人类探索出元素“失”的合成方法。人类利用魔法在这颗直径六万公里的蔚蓝色星球上对抗猛兽,建立家园。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才有了今日联邦盛况。

    而事实上,人类共经历了三个纪元:古公元,魔法历,魔法新历。

    古公元因魔法的出现而消失,魔法历连同人类的古老故乡一同毁灭在第三次世界魔法大战。

    在人类“诞生”于这颗星球的第一日起,联邦就已经存在。

    魔法新历之初,联邦就被划分成十三个大区:第一至第六区,第八至十三区,看似一样的区域名称,却有着隐而不宣的上下之分。

    还有横亘在二者之间,无从划分的第七区。

    那片杂木丛生、野兽横行的,无人区。

    (过渡章节。

    笔者并不想用太多篇幅描绘校园故事,这本书并不是要写一个美丽的魔法童话。

    或许转折有些生硬,一瞬间从校园的嘻哈转入血火的真实。

    笔者本意是呈现一种第九区民众在上层的欺骗中天真生活,自以为贫穷、饥苦、开不起豪车住不起阔房、学不了魔法便是生活的全部苦难,然后瞬间被血与火粉碎无知的荒诞——奈何笔力不逮,反复修改后仍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已经一天多没有上传新的内容了。

    对于一直支持着的书友们,笔者深感抱歉。

    即将进入主线,笔者尽力做到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