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四十六章:特旨加身

第四十六章:特旨加身

    偌大的内殿中,只有灵帝与刘备两个人,所有的内侍都远远的站在殿外。

    “御弟,你且抬起头来看看朕。”灵帝的话音虽还带着喘,却已经在尽可能的克制着自己。

    刘备一震,长吸一口气,缓缓将头抬了起来。

    灵帝斜靠在龙闼上,还是当年那身浅黄袍衫,腰间系着玉装红束带,脚穿六合靴,服饰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短短的四年时间,不到三十岁的灵帝居然生出了无数的白发,而脸颊更是消瘦的吓人。常年的追欢逐乐纵情声色已经让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尽显老态,可这还不是让刘备吃惊的地方,最为可怕的是,灵帝的肤色中竟隐隐透出一丝灰色。

    刘备立刻判断出灵帝已经慢性中毒了,而毒源就是灵帝服食的那些“长生丹药”。

    “御弟比朕小五岁,故今年该是二十二岁,可对?”

    “臣今年确是二十二岁。”

    “不知道朕还能不能看到御弟二十三岁生辰。”

    “陛下……”灵帝的这句话把刘备惊得魂不附体,以为灵帝马上就要招侍卫进来擒住自己了,赶紧准备说话。

    “御弟不必担心。若是两个月前,朕或有杀你之心,然则此刻,朕已无杀你之意。”灵帝叹了口气,发现刘备还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微微一笑,指着龙闼旁边一个小短几,“御弟且坐,今日好生的陪着朕说会话。”

    刘备迟疑了一下,坐到那张小短几前。

    “以御弟看来,朕功绩如何?”灵帝满含期待的看向刘备。

    刘备略想了一下,谨慎的答道,“陛下励精图治,首开鸿都门学,并治《熹平石经》,于后世功业非凡。惜陛下在当朝以来,天多降灾祸,致使民不聊生,然臣以为,此非陛下之过也。”他这番话可以说是避重就轻,所说的两个优点也确实是灵帝登基以来唯一算是不错的两件实事,所以说起来倒也还不是十分违心。

    灵帝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御弟不必讳言。朕何尝不知王允、荀爽、卢植、蔡邕皆有才具之人,然自朕登基以来,百官罢朝之事竟岁有发生,此即朕有失德之处,朕岂能不知?”

    刘备没想到灵帝居然会当着他的面做自我检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能一声不吭的听着,心里却在暗暗打鼓道“莫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御弟可知朕为何一昧亲近张让等人?”灵帝看刘备不吭气,笑着问道。

    “臣愚鲁,不敢妄猜圣意。”刘备恭声道。

    灵帝笑了笑,“御弟不必忌言,但说不妨,朕不怪罪你便是。”

    刘备迫不得已,只得答道,“陛下既许臣直言,臣便斗胆说了,陛下宠信内臣,起初不过因为祖制有订,不得擅宠外戚,其后陛下几番欲建新宫皆为朝臣所阻,陛下由是深感无人可亲,由此而近内臣。”

    灵帝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说真正的答案,神色却是一黯,“御弟可知朕此刻在想什么?”

    “臣不知。”

    “朕在想,若社稷传与御弟,不知我大汉江山将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刘备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灵帝从一开始就说不会杀他,但是三句话中倒有两句隐约透出杀他之意,尤其是刚才这一句,只要刘备的回答稍有错讹,今天就得把命留在宫中。

    “臣死罪,臣怎敢妄议社稷。”刘备赶紧跪下。

    灵帝看了刘备一眼,嘴角浮出淡淡的笑意,“御弟起来说话,朕今日要给你看三样东西。”说着话,灵帝将两封表奏丢在刘备身前。

    刘备拿起那两份表奏一看,第一份是刘虞对使用汉犁耕种的心得,并不遗余力的夸赞汉犁“可使北方宜用之地增两成之粮,为兴国之要,陛下勿谓鄙薄而弃”,同时建议各州按照土地情况选择使用汉犁和铁搭,而朝廷可命盐铁署“并力督办,勿使良器不得其用。”在这封表奏上,灵帝批了一个“允”字。

    刘备又拿起第二封表奏,不料只看了小半就已经吓了一跳,等到全部看完,刘备忽觉背后凉飕飕的一片,这才发现汗水居然将中衣都浸透了。

    “以刘备幼年不服父孝而行于北海,杀戮我朝将士于玉feng之侧,于江东暗中结交妖人于吉……秽乱宗室,无视大臣……”灵帝笑眯眯的看着刘备,将表奏上的话随口说了几句,“此表奏乃是御弟回京之前张让所奏,不料今早他又向朕进言道之前所具或有失实,朕颇觉纳闷,不知御弟可知此中是何缘由?”

    “臣惶恐,臣不知。”刘备将心略微定了定,知道自己是死是活完全得看灵帝的心情,不过灵帝态度忽冷忽热,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御弟可知宫中王美人已有身孕之事?”灵帝忽然语气又温和起来。

    “臣略有所闻。”刘备心里一惊,暗道莫非灵帝知道京师中有关王美人的流言是他让于吉散播的?

    “辩儿轻佻无状,而众臣拱伏于其侧,此已非社稷之福;王美人今已有朕之骨肉,内廷之中无不欢欣鼓舞,然朕自知获病非轻,只怕不能见王美人为朕生的是男亦是女。”

    “陛下一时小疾,不久将愈,还请陛下宽心。”刘备赶紧劝慰道。

    灵帝笑了笑,不过由于脸色过于苍白,勉强的笑容倒好象哭一般。“御弟不必劝朕,刘备接旨。”灵帝忽然语气一改,厉声道。

    刘备吓了一跳,赶紧跪拜,“臣接旨。”

    “朕今日暂免你一概前罪,若日后王美人诞下皇子,则你之前罪从此永豁,卿当扶保朕之幼子身登大宝,不得违误。若是王美人生女,卿即刻自裁。”说完,灵帝从身后取出一道御旨与一把宝剑,“这第三样东西,御弟可要收好,不可轻忽怠慢。朕已将此旨暗付有信之臣,他日卿若违命,只怕后果堪虞。”

    刘备目瞪口呆的看着灵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美人生的是男孩,并且取名为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这一点刘备不是不知道,所以对于自己根本不用担心灵帝赐给他的宝剑,但是灵帝这道皇命却有另外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若灵帝在王美人分娩之前驾崩,他刘备就得和满朝的文武大臣为敌,要扶持襁褓之中的刘协夺得汉家的江山。这道圣旨不但匪夷所思,甚至只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刘备的手不由自主的哆嗦起来。

    灵帝笑了笑,“御弟可知朕为王美人肚中的孩取了何名?”

    刘备还没有从震惊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是机械的摇头。

    “若生男,朕赐一个‘协’字,意即有御弟协助;若生女,则赐‘非熙’,意非兄杀弟,而是君杀臣。好了,御弟可回了。”灵帝打了个呵欠,“朕乏了。”

    **

    三日之后,朝廷连颁两道旨,第一道说刘备“擅专诛杀”,夺弘农侯爵位,紧接着第二道旨意又以刘备和谈有功并具汉犁和铁搭之良器,特封为汝南公,改弘农食邑为汝南一郡,汝南改为郡国,又豫州刺史郭冲辞任,特旨刘备权豫州刺史。与此同时。朝廷诏令盐铁署督办汉犁和铁搭在全国的推广和使用。

    旨意一下,京师的弘农侯府顿时门庭若市,来往道贺的人络绎不绝,足足热闹了三天。徐晃与黄忠护送着貂禅和于吉等人到了京师,准备跟随刘备择日前往汝南。

    刘备趁着荀彧前来道贺,向他提出能否跟随自己去汝南一事。刘备问得没什么底气,毕竟荀彧的婚期快到了,而在没有战乱的情况下,荀、唐这两个名门对荀彧日后的发展很可能早有安排。没想到荀彧一口答应,说自己大婚百日之后便到汝南,同时还向刘备推荐了自己同宗的侄子荀攸荀公达。

    刘备上表请示灵帝,任命戏志才为郡长史,荀彧为郡丞,荀攸为功曹掾,于吉为五官掾,关羽为属国都尉,张飞、赵云、黄忠、徐晃四人为都尉,分驻上蔡、新息、项县和原鹿四地。严宽、严兴、宋宪和魏续四人都为校尉,严宽与严兴跟随黄忠,而宋宪和魏续则跟随赵云。荀彧要等婚后才到汝南,而荀攸这次就跟随刘备一同出发。

    “玄德此去豫州,当大展所长。”荀爽笑呵呵的说道。

    “今后我等须称呼玄德为刘豫州了,”蔡邕笑道。

    “伯喈所言倒也有理,”刘虞笑在接口到。

    刘备心中可没有象众人那样欣喜,这几天他只要想到那道秘旨,就会觉得芒刺在背。眼前的这些朝廷重臣大多都以刘辩为将来天子,也就是说,如果刘备想要拥戴刘协登基,那就势必会与这些人为敌,很可能到时候就众叛亲离。

    “玄德似有心事,不知是否能说与我听?”王允早看出刘备是在强做欢笑,趁着众人自己说话的工夫,他赶紧将刘备拉到一旁。

    “岳父大人,实不相瞒,备有一难言之苦衷,却不可宣之于口。他日只怕有负岳父大人与众位大人的期望,备实惶惑难安。”刘备忍不住说道。

    “可是陛下当日见你之时有何吩咐不成?”王允双眼灼灼的看着刘备,以他宦海数十年的经验,立刻便抓住了问题的所在。

    刘备顿时大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刀子写的还行,就请高抬贵手,点点推荐票吧,刀子拜谢!

    郑重推荐好书《新纵横七海》(93029),作者:迅雷天下,这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