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民之治 » 第三四章 刘吴联盟

第三四章 刘吴联盟

    “好一个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好一个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好一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真乃微言大义,振奋人心!”宋皇刘备大赞道。

    “陛下,这山城之主虽年少,但奇才天纵。其文采非凡,出口成章,见识渊博。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商贾农事,工技奇巧,甚至连庖厨之道都无不精通。”回到宋军的刘伯温赞叹道。

    “此人如此不凡,当真无那枭雄之志?”刘备笑着问道,眼中似有精光流转。

    “陛下,微臣自负于相人之术上颇有所得。此子所言所行并非帝王之道、霸主之事。其为人亦是平和近人,诙谐有趣,无有人主之相。”刘伯温悠然道。

    “爱卿于数理之道冠绝天下,朕还是相信的。既然此子无帝王之志,然其山城行事所谓何?”刘备不解道。

    “陛下,微臣认为此子所行之事,非帝王之道,实乃圣人之道也!”刘伯温颔首道。

    “哈哈!此子有此雄心,圣人已千年不出!当年孔圣出,助文王成就大周八百年基业。莫非爱卿所言,我朝亦要出此圣人奠定我宋千年基业!”刘备大笑道。

    “陛下,臣不敢妄论。毕竟圣人之道难于上青天!但观此子所行之事的确如此,圣人之事必艰难阻阻,何其难也!”刘伯温抚须道。

    “无妨,既然其欲行圣人之道,朕岂可落于文王之后。他所求的特行州之策,还有所谓的自由商贸区,朕皆准之!且观他如何以区区山城之地行那圣人之伟事!”刘备大笑道。

    “陛下,此事不急于一时,当以击退元军为重!余事元军退后再议。”刘伯温劝道。

    “言之有理,然双方既已结盟,那可令秦琼所部与山城军汇合一处,尽快向西路推进压迫元军,同时告令东路岳飞所部需小心戒备,谨防元军狗急跳墙!”刘备对另一边的诸葛亮言道。

    “陛下放心,岳元帅兵法大家,用兵谨慎,想必此时已做好万全准备。”诸葛亮自信的言道。

    “军中号令一统,最忌将帅不和。秦琼部与山城军汇合,山城军统帅关羽和秦琼皆是骄傲之人,恐生嫌隙,于大军不利!”诸葛亮接着道。

    “无需担心。叔宝勇武难当,冲锋陷阵天下无双!但要其统军却是难为他了。那关羽本就是天下闻名的统兵大将,秦将军就算心有不甘,定也会顾及大局。”刘备闻言说道。

    “陛下慧眼如炬,微臣自不担心。”诸葛亮对刘备用人之道是非常佩服的。

    “既已定议,那结盟之事就由刘爱卿再辛苦一趟。”刘备对刘伯温道。

    “请陛下下旨,微臣即刻出发津门渡口宣旨,已定军心。”刘伯温告退道。

    刘备即命内阁草拟旨意,盖上御印。刘伯温连夜带着圣旨出发赶至津门渡口。

    吴巨侠率领山城众文武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口呼万岁,躬身接旨。山城隆重的接旨仪式,代表着山城已归入宋朝。宋皇旨意同意吴巨侠特行州之议,但具体该如何施行,待战后再定。封关羽为西路军临时统帅,原西路军统帅镇国将军宋高河作为行军道总管戴罪立功,秦琼、赵云为关羽副将协助统领大军。既定两军休整三日后,即刻发兵西进,逼迫元军分兵通州。元军统帅拖雷亦分兵十万支援金兀术,分兵一万汇同东路鳌拜残部合计两万人严防关羽部。瞬间烽烟又弥漫,双方调兵谴将,大战一触即发!

    关羽领了宋皇旨意,即命秦琼带领五万宋军开拔去津门渡口北岸汇合山城军,整军备战。秦琼虽心有不服,但旨意一下,只能俯首认命带领宋军渡船去北岸汇合。关羽亦看出秦琼心有不服之意,然其并未挑破。心知秦琼乃是赫赫战将,勇猛难当,若能收服其心,必是战阵一大助力。心中不由暗自思量,待整军之时借机收服,已定联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