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民之治 » 第六一章 山城文摘

第六一章 山城文摘

    却说吴巨侠见公主没回信,第二天一大早又让吴憨子送去一首李商隐的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三天仍是让吴憨子大张旗鼓的送去,不榨干小李子罢休,又是一首情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走小李子的路让小李无路可走。”

    连续三天,满城皆知城主给公主写情诗,大家都好奇文采非凡的吴才子写了啥。张良得知此事,无语的摇摇头,不过写给公主的三首诗,他也找公主看了,不得不感叹吴巨侠的文采,收收流传千古。

    刘备得知此事后,气愤道:“看不出来还是个情种,这三首诗道尽了儿女痴情。既然如此,早干嘛去了,偏偏此时搞出这么多事!既然这么能写,总得一碗水端平吧!”

    说完让许褚即刻派人把公主刘盈接过来。刘备早年阵战受创,子嗣不多,至今就一个太子刘禅,两个皇子刘永、刘理。唯一一个女儿刘盈,自是喜爱之极,见吴巨侠对前明九公主三首情诗闹得满城皆知,自是吃味之极,赶紧让人把公主送来山城。

    吴巨侠三首诗最终也不知道还是怎么流传出来了,一时间山城纸贵。三首千古流传的名诗华篇,宛若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百姓吟诵,尤其是怀春少女更是情难自禁,对公主能嫁给城主这样的风流才子羡慕不已。文人骚客纷纷品评,皆赞诗美情深,可谓情圣也。

    作为山城标杆的城主大人,三首情诗,自然引发了众多士子文人的效仿。如此风流雅事,士大夫热情高涨。于是短短几日,无数的情诗传遍山城。知学堂文科院院长欧阳修,更是要求每一个学子做情诗一首为课业。当然也有古板的老学究,痛批风气败坏,不知羞耻!但是终究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尤其是许多年轻的未婚士子更是狂热,写情诗表白爱意已成了山城年轻人的时尚。

    始作俑者吴情圣,借着这股热潮创办了山城第一份期刊《山城文摘》,聘用欧阳修任主编。鼓励广大文人士子投稿,若被文摘收录登刊,则给予可观的润笔费。能赚钱还能扬名,尤其对一些寒门士子吸引巨大。当然也有人故作清高,认为这种做法是亵渎学问,斯文扫地!奈何大势难当,第一期文摘收录发表了吴巨侠三首情诗在内的二十首诗词文章,三千份一日售罄。最后不得已连连加印,更有外来的商贾看到商机,几万分的顶购与贩卖他地。这是要名扬全国的节奏,这下连那些老学究都顾不得打脸了,纷纷绞尽脑汁准备在下期投稿。

    “哈哈!多少份了?”吴巨侠大笑问道。

    “山城内已卖掉一万份,山城外商贾订购的有二十万份,还在加急刊印。”欧阳修答道。

    “一份十文钱,成本因量大降低至不到一文,成本也就二百贯。二十一万份净赚一千九百贯,扣除三层给予润笔费,还剩一千三百三十贯。一月一期,也就是每月至少千贯的利润,大大能搞啊!”吴巨侠兴奋道,虽然几百万上千万看得多了,但是小小一份期刊一月能有千贯利润还是大大出其意料。

    “城主此举可不是些许钱财之事。不仅能促进文事兴盛,还能给一部分寒门才子找一条赚钱门路得以继续求学,实乃文教幸事!”欧阳修为自己能参与如此文坛盛事亦振奋不已。

    “欧阳院长,赶紧招人吧,我看李白、苏轼、李清照三人才华横溢,也可为你分担些。每月千贯的利润,招二十人的编辑组问题不大,每月一人十贯工钱也就两百贯。”吴巨侠道。

    “那得看仔细了,非才华出众者不得入。”欧阳修道。

    “其实,若此刊能持续下去,那售卖所得只是蝇头小利。真正的大头是那些商贾。”吴巨侠对欧阳修说道,然后将如何吸引商贾打广告,怎么打广告,广告费赚钱的门路一一跟欧阳修细说,欧阳修惊为天人,称呼城主财神转世。此时被刘备得知后,只能感叹妖孽行事,常人捉摸不透。哪知道一场婚事引起的风风雨雨,最后竟成了吴巨侠赚钱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