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宿主,你该去工作了 » 第77章 替父出征的娇娇女——番外1

第77章 替父出征的娇娇女——番外1

    唐婉君离世后,皇家厚葬了唐婉君,允许学子们参拜悼念。

    ‘小五,我回来了,想没想我啊!’唐婉君回到系统空间抱着亮光的小团子说道。

    ‘欢迎宿主回家!’555号工作系统回应道。

    ‘宿主要不要看看你离开后大燕国发生了那些变化?’555号工作系统说道。

    ‘那看看!’唐婉君回道。

    在唐婉君话音刚落,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大屏幕,播放这唐婉君离去后的大燕国。

    时间好像按了快进键,一晃就是五百年后。

    此时的大燕国国力强盛,国土面积世界第一,周围那些小国对大燕国只有臣服的份儿。

    五百年后,唐婉君的坟还是被考古工作者打开了。

    开唐婉君的墓也在是多方商讨后的结果,毕竟后世的国民们都觉得唐婉君那样的人物简直就是个奇迹,那些发明和改革制度完全不像是本土人能想到的。

    所以,后世国民们都怀疑唐婉君可能是个穿越者,去改变了大燕国原来的历史轨迹。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唐婉君墓的挖掘现场,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去看看。”记者带着直播摄像师操着墓里走去。

    “你们说唐婉君先生会不会是穿越者?”打开电视看着直播的吃瓜群众说道。

    “那么多证据,我觉得是!”另一位吃瓜群众附和道。

    “我要是穿越者,我觉得我做不到唐婉君先生哪一步。”旁边的人回道。

    “是我,我也做不到。你想啊,十五岁离家,十六岁现身北方军营,十七岁凭借一己之力斩杀了当时的格桑国王,二十岁不到的年纪用光家产建设了咱们大燕国第一所大学——德滋大学,这普通人都要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一件事情,她二十岁之前就全完成了,我能说,传奇不愧是传奇吗!”一位德滋学院的学生回到。

    “好了好了,别说了,要开棺了!”第一位吃瓜群众紧盯着屏幕说道。

    “观众朋友们,马上就要开棺了,我知道你们一定同我一样激动,让我们共同来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吧!”记者说着退出了摄像头,让摄像头能够全方位的把开棺的细节都拍摄进去。

    “这上面有字!”一位考古工作者说道。

    因为唐婉君的插手,大燕国没有经历后世的割裂,文化得以保存,大燕国的文字也得到了传承。

    所以,每一位上过学的大燕国公民都认识五百年前的大燕国文字。

    都直到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来学习大燕文化,这里面,唐婉君功不可没。

    “是不是想掘我的坟,那你加油,我在最里面等你哟!”考古工作者让摄像头对准文字,然后指着上面的文字读了出来。

    全社会都在关注的挖掘工作,突然出现这样一句话,整个人都要笑出屏幕了。

    “妈耶,我在里面等你!哈哈哈!”

    “不愧是德滋学院的创始人,我突然觉得唐婉君先生有点可爱了是什么情况?”

    “我在里面等你,你快来啊,哈哈哈哈!”

    “不愧是唐先生,我越来越期待国家复原唐先生的容貌了!”

    “笑不活了,妈妈,唐先生想笑死我,哈哈哈!”

    现场的考古工作者,以及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都被眼前这几个字给笑的前仰后翻。

    恍惚间竟有一种历史书中的人物活过来了的错觉!

    唐婉君本人在系统空间里看着屏幕,对着555号工作系统说道:‘我就说他们肯定会掘坟吧,你还不信!’

    ‘你为大燕国做出这么多贡献,谁知道后世人想不开要去掘坟啊!’555号工作系统郁闷的回道。

    ‘继续,我可给他们准备了不少惊喜,哈哈哈!’唐婉君看着屏幕说道。

    画面一转,回道挖掘现场。

    “从这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唐婉君先生是一位风趣幽默的人,让我们跟着工作人员继续观察。”记者拿着话筒解说到。

    工作人员利用吊车把棺椁抬了出来,现在到了紧张的开棺环节。

    现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里面沉睡的伟人。

    打开了第一层,唐婉君又留下了一行字。

    摄像机很识趣儿的对准了哪一行文字。

    “想不到吧,还有一层!”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读出了棺椁上的文字。

    “唐先生还挺调皮的!”考古工作者感叹道。

    “是很调皮,没有比唐先生跟调皮的将军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跟着工作者一起感叹道。

    “继续,继续,我已经等不及了,唐先生到底还会给我们留下多少惊喜!”一位观众催促道。

    去掉第二层棺椁后,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层。可在去掉第二层棺时,从棺里掉出了几张写有字迹的宣纸。

    “技术部,快来,有重大发现。”围观的人看着那张纸高声呼喊着围观的技术部工作组。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把宣纸放在了托盘上,移交给技术部工作者。

    技术部的人拿着各种仪器对着这三张纸全方位的扫描。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屏住了呼吸,生怕错过了一丝一毫关于唐先生的信息。

    摄像头此时对准了技术部扫描仪显示屏,想要第一时间把这张纸上的信息公之于众。

    在电子的修复下,宣纸上的字迹越来越清晰。

    等扫描完毕后,众人看着眼前宣纸上的字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这一次还是那位考古工作者读出了宣纸的内容。

    ‘我今年已经八十六了,总觉得是时候写下这封遗书了,说是遗书也不全是,主要是一些美好愿望吧!

    我让箐箐待我死后把这张纸放入我的棺椁,对了,箐箐是我侄女,小时候特别可爱,就是长大了经常管着我,不许我吃这个,不许我吃那个的!

    想当初带着师傅和穆青一起去了北方军营,打来打去,最后发现那个来和谈的人竟然是去军营路上认识的少年郎,之前还骗我认他当了大哥,可恶啊!

    也不知道在我死后,当初那个格桑国有没有变成咱们大燕的格桑市,不然让他当我大哥我可太吃亏了!

    我唐婉君可从不吃亏的。

    哎,老了,老了,这些话也就在这儿说说了!

    希望将来掘我坟的人能给我烧封信,告诉我格桑国有没有变成格桑市,这是我唯一想知道的了。

    有生之年一直从事的工作也不知道多少年后会给大燕国带来怎样的变化,不过,我希望那些都是良好的变化。

    好了,看我唠唠叨叨了这么久你也该烦了,就说道这儿吧!’

    工作者读完这句话后突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要不是当初唐先生全国各地开办学堂,散尽家财的去扶持那些上进好学的学子,可能他还走不出家里的那座大山。

    只有见识过了更广阔的天地,才知道唐先生当初创办学堂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