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颂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被同眠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被同眠

    酒宴结束之后,除了亲眷被李敢安置下来,其他的人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刚踏入婚房,李敢突兀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他向床帘探看,只见两女紧盯着他,虽一言不发但李敢却感受到了好大一股怨气……

    李敢笑呵呵地靠过去,在两女中间坐了下来,左拥右抱着好言相哄。

    卫长公主可不吃这套,腮帮子鼓地高高的,“李敢,你诓我!”

    “诓你什么了?”

    卫长公主看了一眼木木,却是支支吾吾了起来,“诓我……诓我……”

    李敢笑了笑,“娘子,时候不早了,咱们早些歇息吧。”

    卫长公主还是闭上了眼睛,只把两片红唇翘得老高。

    李敢怎能不理解卫长公主的情意呢?他给了卫长公主一个吻,他感觉她那颗焦渴的心兔儿一样的跳动。

    卫长公主霎时间面若桃腮。

    安慰完了卫长公主,李敢转过头来面朝木木,两人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她的手轻轻地抚过李敢的脸颊时,那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她的胳膊紧紧地勾着李敢的脖子,在他黝黑的额头落下温热的唇印,紧锁了十几年的心灵堤坝就在这一瞬间崩塌了。

    李敢解开木木的发带,自上而下地拨弄着保养得很好的长发。

    木木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她的端庄秀丽、温文娴静、一笑一颦,都迅速地改变着卫长公主对她的感觉。

    她开始从心底里接纳这个可爱的姐姐。

    一夜无话。

    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爬上了李府高大的桧松枝头。

    李敢展开双臂托起卫长公主与木木,轻轻地放在梳妆台前,铜镜里就映出女人端庄还带着惺忪的脸庞。

    卫长公主回眸给了李敢一个灿烂的笑容,她没有说话,她全部的感受都融在笑意中了。

    木木她看了看垫在身下的“铺垫”,眼角溢出泪花。

    “为何哭了?”

    “不!妾身是在高兴。”

    李敢拿起眉笔,在木木的眉宇间轻轻地勾勒出浅浅的八字型。

    他上修下描,不一会便画好了,这眉越发地衬托出木木忧郁、婉转的美。

    李敢画完眉,很得意地站在木木身后欣赏了一会儿,他显然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好!就这样,两位娘子,你们以后都画成‘八字眉’吧!”

    卫长公主心中漫过一种无以言状的温馨。她原以为李敢经常是正襟危坐的模样,原来真实的他,也有温润的俏皮。

    ……

    次日一早,大臣们接到刘彻召见的口谕,心头都捏了一把汗,急匆匆地赶到宣室殿。

    公孙弘向大家简述了两道上书的内容,刘彻就要大家发表看法。

    李蔡道:“上书的一为淮南王长孙刘建,一为衡山国废太子刘爽。据严大人说,刘建对淮南王立刘迁为太子一直耿耿于怀,今番上书,所陈事实的真伪尚需甄别。

    至于衡山国废太子刘爽,大概也是报复,还请陛下明察。”

    张汤看了看李蔡道:“大人所虑,也并非不无道理。

    不过元朔五年臣审理雷被一案时,获得大量证言,足以表明淮南王图谋不轨已非一日,因此臣请陛下当机立断,缉拿淮南、衡山王父子归案。”

    在李蔡和张汤说话的时候,公孙弘一直在对两人的陈奏作着比较和分析。

    他很快发现,无论是李蔡还是张汤,都忽视了一个与此案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严助。

    许多被忽视的现象,让公孙弘越来越感到蹊跷。

    他发现在以前严助不止一次向刘彻陈奏要警惕淮南王,可自从出使回来后,说话的语气就全变了。

    有几次在塾门等待陛下召见时,严助还极言淮南国对朝廷的忠诚。

    后来,他还听人说,这位侍中常常出入于淮南王在京城的府第,与刘陵过从甚密。

    公孙弘之所以没有太在意,也是因为严助是建元以来的老臣,饱经风霜,屡经历练,不相信他会与皇帝离心离德。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

    他一旦发现了这个细节,就对思路做了迅速的整理,他充分肯定了李蔡顾虑的合理,又对张汤的主张表示了明确的支持,最后,他清楚而明晰地将严助牵进了案情。

    “臣以为,两道上书所陈事实与严大人向陛下复旨时所言相去甚远。

    要么就是刘迁、刘爽诬告两位大王,要么就是严助欺君罔上,因此臣请陛下立即将严助下廷尉府审理。”

    刘彻重新拿起案头的上书,指着其中所列“刻皇帝玺、打造弓箭、制官印”等罪状道,“这些蛛丝马迹,朕平日里屡有所闻,只是没有证据,去年朕削去淮南二县,意在摇枝惊鸟。

    临行前,朕曾叮嘱严助,一定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孰料他回来却送给朕一幅淮南太平图。”

    他的目光掠过大臣们的额头,立时让人感觉到一股威严的杀气。

    “公孙敖听旨,命你连夜秘捕严助,送廷尉府严加审问。”

    “诺!”在公孙敖转身朝殿外走的时候,刘彻又加了一句:“还有那个长期盘桓在京的刘陵,也一并捉拿归案。”

    命令一下,刘彻就把思绪转到平定淮南、衡山事变上来。

    他对张汤道:“可将严助一案交与廷尉长史审理,由李蔡监审。

    爱卿带治狱使者即日起程,前往淮南、衡山缉拿逆贼。”

    刘彻又对公孙弘道:“丞相要做的事情就是,明晨起,督促宗正寺、太常寺整理淮南王、衡山王的作为,他们皆刘姓诸侯王,一定要持之有据,不可臆断。”

    为了保证张汤能将叛逆缉拿归案,刘彻又下令发庐江、临淮、汝南三郡兵马,对寿春围而不攻。

    “这是为什么呢?”公孙弘问道。

    “唉!同宗血脉,兵戈相见,若非万不得已,朕又如何忍心呢?”

    夜色沉沉,天空很黑。

    宫墙外宽阔的大街旁,亮起两排灯火,一直绵延到城门口,从巷闾街市的酒肆中传来文人骚客们的笑声,和着浓浓的酒香在夜色中飘散。

    而一场平叛战争,就在这夜色中悄悄地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