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豆之神 » 第一百零二章 近乡情怯思双亲

第一百零二章 近乡情怯思双亲

    世间事无巧不成书。

    红豆听邻座小情侣说起,父母多年以来免费给孤儿院和敬老院送豆腐的事,脑海里浮现出许多过去的场景。

    爸爸红星是个斯文人,身材清瘦,话不多。

    妈妈赵晚秋娇小玲珑,肤白娟秀,能言善辩。

    他俩每天起早去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制作豆制品,上午装车运输出去。

    红星夫妇各开一台冷藏车,一路是县城的商城超市,一路是卢阳市的孤儿院和养老院。

    曾经有市里的领导要报道此事,派了不少记者要采访红星的事迹,被婉拒了。

    红星说:“让孤儿和老人吃到我们家的豆腐,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如果你们报道出去,就成了我为了名去做这件事,不妥,不必要。”

    长大以后,红豆也跟着父母去送过豆腐,看到穿着不合体衣服的孩子和垂垂老矣的老头老太,端着豆浆碗大口大口喝着的时候,她也感受到了一种幸福。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其实不难,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给予永远没有索取更勾人心。

    家里着了大火后,姑姑提过,可能是红星这种免费的方式得罪了一些人,他们意图报复。

    红豆当时想不明白,我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帮助别人,会碍他们什么事。

    现在她似乎明白了,如果牺牲自己的利益,给予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买得相对的平安,去帮助弱势群体,等于在打某些昊天国官员的脸。

    所以失火后,警察才会漫不经心的匆匆结案。

    在他们眼中,红家的豆腐厂太另类,因为那个厂长宁可把钱白送给那些穷人,也不会让他们得便宜。

    八个多小时后,飞机缓缓降落在卢阳机场,回九阳需要倒趟长途车,大年初一长途车停运,红豆只好去找租车行,打算自己开车回去。

    卢阳的街道很冷清,商场基本也都停业了,她转悠了很久,也没找到开门的租车行,无奈只好找个旅馆先安顿下来,明天再说。

    卢阳的冬天不冷,温度在十度左右,红豆在宾馆换上了薄外套,去餐厅随便吃了点,就回了房间,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今天麦芒还没有来电话,红豆也不想打给他,人家其乐融融的过大年,她不想让自己孤单的情绪影响到他。

    关鑫来了电话,说曲奇有点抑郁,在电话里红豆陪小家伙说了会,他缓解了不少,磨着姐姐快点回来,红豆还没到九阳,只好答应他尽快。

    电视里各种新年晚会和综艺节目红豆没有心情看下去,调来调去看到了卢阳卫视的一个访谈节目,是关于最近的一起医疗纠纷。

    主持人说了下纠纷的背景,卢阳市老年医院在每个新年前,一直义务为养老院的几百个老人做健康筛查,还针对老年病赠送些药品。

    本来是件互利互惠的好事,一方得名气,一方得实惠,可今年却出了事。

    有几十个老人健康筛查出了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服了这些赠品药后,不但无效反而加重起来。

    养老院长质疑老年医院的药品是过期药品,双方各执一词,闹上了法庭。

    关乎民生问题,市里安排最权威的卢阳医学院为生病的老人做了全面体检,惊奇的发现,这些老年人的病症都是在去年十月后开始生成的。

    养老院长在节目潸然泪下,指责老年医院的药品耽误了老人们的康复,家属把他也告上了法庭,养老院都快开不下去了。

    老年医院院长大呼冤枉,免费筛查他们做了这么多年,人力物力都花费不少,赠送的药品也是正规渠道采购的,出现这种问题如果让他们赔偿,那以后谁还敢为弱势群体服务了。

    最后主持人总结说,去年十月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十月前老人们健康稳定,十月后集中爆发各种疾病,原因何在?

    他建议有关部门对养老院的周边环境、日常饮食进行调查,才能让这件医疗纠纷得到圆满的结果。

    红豆不由得想起飞机上的对话,吃了红家做的豆腐,连医院门都不用进。

    莫非父母做的豆制品真的有这种神奇的功能?

    养老院的老人们饮食里,真的是因为缺了自家的豆腐,才会让老人们疾病缠身吗?

    红豆联想起自己在家的饮食,早餐豆浆豆腐脑,午餐晚餐必有一道豆制品的菜。

    从小到大,她除了吃多了零食,胃肠功能紊乱吃过药,连感冒都没有过,这么多年还真没住过住院。

    关了电视,红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小时候,她看到父母采购豆子时和豆农压价,往商场送货时斤斤计较,以为父母和其他商人一样,唯利是图。

    现在才明白操劳的父母,一直在默默做着帮助乡里造福百姓的事。

    可是,你们为什么突然就不告而别?放火的人到底是谁?能够延年益寿的豆制品配方是从哪里来的呢?

    带着思念和疑惑,红豆疲惫的睡了过去。

    初二上午,红豆租了台二厢轿车,开上了通往九阳的乡道。

    路况时好时坏,间或还有段“搓衣板”路,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到了中午才到。

    想到父母每天风雨无阻的行驶在这路上,十多年没有中断,红豆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进了九阳乡,熟悉的感觉铺面而来,距离自己所在的村子越近,红豆神识里的翠绿神豆也兴奋起来,一圈圈的旋转起来。

    它也知道要见到它的妈妈“豆浆缸”了?红豆苦笑着。

    乡村的年味比城市还要足,村头的大铁门上悬着两串大红灯笼,巨幅的对联几米高。

    小车进了村子,路边有孩童提着小马灯追追赶赶,还有顽皮的男孩往路上扔着摔炮。

    家家户户的房子不管是否霍亮,福字贴的都贴的满院,有鸡鸣,有犬吠,有农家的菜香。

    几百米后,车子开到了村边,再经过条一里长的水泥路,路的尽头左转,就是红豆长大的地方,“红星豆制品厂”。

    半年过去了,不知道大火后的厂房是否会被废弃?

    不知道院子里那几棵小时候亲手种下的榆树是否还在随风摇摆?

    不知道屋子角落那口神奇的豆浆缸,是否被调皮的孩童早已打碎?

    近乡情怯,红豆平复着有些激动的心情,车子开的很慢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