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指道为魔 » 58“季怀忧”

58“季怀忧”

    在凝结阴神的瞬间,季怀忧的心神就见到了一种莫名景象。

    他仿佛来到了一处无边大海上,身处一座孤岛之上。

    大海是蔚蓝色的,而季怀忧所在的岛屿则是一座纯白色的冰山,微微泛着蓝光。

    这里就是季怀忧的识海,又被称之为祖窍,或是乾宫。在季怀忧的认知里,他更习惯“识海”一词,故而呈现出这般景象。

    又因季怀忧对前世的“冰山理论”颇为笃信,于是季怀忧的意识也被具现化为识海中的冰山。

    识海之中的大海,即是季怀忧从外部世界接收到的只觉内容,这片大海无边无际,便如人们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无穷无尽一般。

    而识海中的冰山,则是季怀忧的意识知觉,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是意识,躲在海面下的则是潜意识。

    人在降生之初,只有对自身的知觉本能,无非冷暖饥饱而已,这也就是道书中所说的“魄”,而随着魄的壮大、年纪见长,魄的功用也就越发明显,除了基础的冷暖饥饱等感知,也就是“识”。

    岁月流逝,“识”再壮大,就有了道书中称之为“识神”的存在,明了“物我之分”,就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物”,认识到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各种事物。

    有了“我”,有了“物”,于是就有了“我想要”。那个“我”就是识神,想要的东西就是“物”。

    想要的东西或是得到或是失去,不想要的东西或是将近或是到来,在与天地万物的交互之中,就有了七情六欲,也就有了得失之心,即是“欲神”。

    至此,识神也好,欲神也好,究其根本,都构建于“魄”之上,故而前人或曰: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

    既然魄是好色动气这些后天的象征,那么谁是先天?自然是魂。

    按照《太乙金华宗旨》所说,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气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体。

    既然如此,修行的要旨自然就是“炼尽阴滓,以返纯乾,消阴制魄,回光全魂”。

    凝结阴神就是要“回光全魂”,再辅以“炼尽阴滓”,自然阴尽阳纯,也就成了纯阳之神,按此世的说法,属于蜕真炼虚一重境。

    季怀忧凝结阴神时所感知到的元灵性光,也就是与识神、欲神二者并举的元神。

    元神以性光照射识神,锻炼识神,断除妄念,即是阴神。

    当季怀忧成就阴神时,他也见到识海之中的冰山轰然解体,冰山理论不是最直观反映季怀忧心境的理论了,相比较而言,识海之中,阴神高悬才是。

    也正是冰山解体之后,季怀忧才发现那冰山并不是纯然洁白,微微泛着蓝光。在冰山沉于海面下的部分里,竟然有着黑色的部分。

    冰山解体融化后,黑色与白色在海面上交汇,形成一道没有鱼眼的阴阳图。

    阴阳鱼的中间,则缓缓升起一道人影,那道人影越升越高,很快与季怀忧的阴神平行。

    季怀忧也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与自己一模一样。

    他如同在照着镜子,自己皱眉,那人也皱眉,连皱眉的幅度也一模一样。

    “你是谁?”

    “我是季怀忧。”

    “……”

    沉默了片刻,季怀忧对面那人缓缓开口道:“我是季怀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怀忧。”

    这话一说,季怀忧目光一凛,意识到了这个同样自称“季怀忧”,又从他的识海中诞生的人物是谁。

    他也是季怀忧,不过是那个周虚界中诞生、善德观中成长的季怀忧。

    “你没有死吗?”

    “我已经死了,现在只是识神在与你对话。”

    季怀忧这才注意到“季怀忧”的面色虽然如常人一般,却没有任何表情,看上去颇为僵硬,是机器人的那种“面无表情”。

    又追问了几句,季怀忧才了解到,前身确实已经死了,元神消散,真灵转世而去,现在只是记忆堆砌而成的识神在凭借基本的知觉在进行回答。

    在识海中,由外界得到的知觉信息表现为冰山中的白色,而与白色形成阴阳鱼态势的那股黑色,同样是来自外界的知觉信息,与之又有不同,故而才被表现为黑色。

    因为,那些信息通过某种奇特的法门,隔空传入识海。本质上并非前身或是季怀忧感知得到的,而是从他的心底悄然“升起”的。

    同样得来的知觉信息,还有季怀忧莫名领悟的“三五飞步法”“不见疑”等等。

    那些法门,季怀忧原先以为是前身所学或是前身的前身所赠。

    “不见疑是你从哪里得来的?”

    “季怀忧”摇摇头,“不知道。在我死之前,并不知晓不见疑的法门,只知道那部你与黄元子接头的经文。”

    “你为什么会死?”犹豫了几秒,季怀忧还是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前身为何而死,自己为何会穿越,自己的穿越与前身的死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从脑海中浮现那些经文法诀,这些问题里,最本质的还是第一个问题。

    “季怀忧”摇摇头,“不知道。不过,现在的我,也能感觉到,还在有信息通过一个你我不知道的渠道,不断进入我的识神。而在你遇到危险,或是到了特定的时机,那些信息就会浮现。”

    说着,“季怀忧”抬起手掌,从体内冒出道道黑气,汇聚到他的掌心里,形成一枚拳头大小的墨色圆球。

    透过半透明的黑色圆球,季怀忧能勉强分辨出,那些黑气由一个个细小的墨字构成,每一道黑气,都是一段经文或是法诀。

    “这些就是所有的经文法诀了。”

    季怀忧抬手摄来黑球,黑球立刻融入他的阴神。

    事实上,黑球也好,“季怀忧”也好,本质上都是信息,对季怀忧都是无害的,就算有害,也可以被阴神随意镇压、剥除。

    穿越以来,由于前身已死,真灵都已转世而去,季怀忧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地就掌控了身体,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前身的记忆却与季怀忧融合为一。

    未成阴神时,那些来自他人的记忆自然沉睡在识海里,而当凝成阴神后,那些记忆就无处藏形了,又与季怀忧的记忆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在阴神的本能排斥下,凝结成了“季怀忧”的识神。

    换言之,“季怀忧”只是一段记忆,没有自己的人格,和“siri”差不多。

    想到前身,想到还有谜团未解开,季怀忧决定保留“季怀忧”这个识神,只是为了方便,还是需要给他取个名字。

    前身在善德观时有个昵称叫作“小鸡”,就叫他“千千”吧。

    在与黄元子结识后,季怀忧怀疑前身的前世是魔门大佬,这才布置好了功法传承,让他在修行的时候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在看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而在凝结阴神,对自己的记忆、前身的记忆都融会贯通、无所不知之后,季怀忧明白有些法诀不是挖掘记忆得来的,而是凭空出现的。

    这样一来,那个连接着外人的通道,若是只传递法诀还好,若要传递些其他危险的事物呢?

    千千就是一个简单的防范机制。接下来,那个通道传来的信息都会经过千千,没有对识神产生损害,才会被季怀忧接收。

    当然,这样未必有用,但这已经是目前季怀忧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了。

    或许,能修为境界提高之后,他会想到更好的办法,也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现在,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