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指道为魔 » 185裴知行与裴东来

185裴知行与裴东来

    “你怕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千千收起笑容,面色严肃。

    见他不再狂笑,小飞贼这才沉着冷静了下来。做飞贼这一行,早晚会被抓,按照坤国律,入户偷盗,轻则杖刑,重则贬为奴婢,乃至弃市。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只是家中的妹妹就没人照顾了……

    千千松开了手,小飞贼倒在地上,却不敢逃,因为不知何时,他的双手双脚已经被绳子困住,只能侧躺在地上,像只虫子一样蛄蛹。

    “大人饶命啊!小的是第一次啊!”

    看着他整齐的黑衣,千千随后一点,他脸上的黑布就嘶啦一声裂开,露出一张青涩却端正的脸,放在地球,演一个正气凛然的武侠剧主角不成问题。

    “你叫什么名字?”

    小飞贼犹豫了下,似乎在犹豫该不该说,没有犹豫多久,他回答道:“小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街头,没有名字。别人都叫我狗剩。”

    “好。好名字。”

    小飞贼一愣,他的真名当然不是狗剩,那是他随口取的贱名,哪里算得上好名字了?

    千千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想了想道:“那人收了个徒弟,我也得收个徒弟才行。你要拜我为师吗?”

    虽然不明白“那人”是谁,但小飞贼也知道,收徒收徒,这人多半是江湖中人。

    “承蒙厚爱,尊驾要收我为徒,但我还不知道尊驾是谁呢。”

    千千当然看出这小伙子说的是假名,不过没关系,他不在意,他也有假名嘛!

    “为师姓裴,名知行,师承九疑宗。不过九疑宗已经覆灭了,你以后就是散修了。”千千摸了摸下巴,嗯,还是裴知行好听,以后就叫裴知行了。什么狗屁千千,听上去就侵犯版权。

    覆,覆灭?这师承听上去有点不靠谱啊……不过,这裴知行是修士,肯收自己为徒,那就是天大的机缘,不容错过的!

    二话不说,“狗剩”叩头拜师,“弟子拜见恩师。”

    对了,这小子既然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名,也无所谓了。

    “既然都拜师了,为师就给你取个好名字,狗剩像什么话。这样,你就跟我姓,叫裴东来吧。那可是从前一位无上宗师的名字,送给你了。好好珍惜哦!”

    裴东来默然无语,接受了恩师强加的姓名。

    这时节,裴知行已经解开了他的束缚。说是束缚,实则是一道幻术,让裴东来自以为被绳索捆缚,挣扎了半天,屁用没有。

    “你有练过功夫?”

    裴东来一惊,倒不是惊讶被看出自身的功夫,而是惊讶这位修士居然在意凡俗的功夫。

    “弟子练过几个月的轻身功夫,也学过一点拳脚……”说实话,他不是很想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只是初见之下,裴知行就要收自己为徒,难免令人心生疑虑。

    正思虑重重时,裴知行已不知何时到了他身旁,抬手轻触他的脊椎,快速点过他三处丹田,透入真气,查验了他的根骨资质。

    “你这练的是白阳教的功夫。”

    稍作查探,裴知行就察觉到,裴东来的功夫来自何处。

    修行时,十二重楼的前两重,引气入体、服气炼形,本质上就是在为修士筑就适合本门功法的道体。不同门派对道体的需求自然也不相同。

    天心派的炼形法门,大多注重对丹田、经脉的强化,相同境界时,天心门人的练气修为是要高于其他门派的;铁佛寺炼形,则更注重打磨肉身,铸就金刚不坏身,随后由外入内,练气修为或许不如前者,但道体的强韧程度,则要远远超过天心派弟子了。

    如此一来,只要对修行界各大门派的功法特点有一定了解,自然能通过基础功夫的特点,判断出来自哪一门派。

    白阳教本是民间散修和小门派的联合,直到出了罗祖、羊祖,才完成自身功法的体系化,由幻术结合外炼功夫引气入体,最终凝聚阴神,步入正途。是以白阳教的基础功夫,多是民间武功与幻术的结合。

    裴东来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飞贼,飞檐走壁,依赖的就是经过白阳教改良的轻身功夫——飞燕功。

    这门功夫本就是民间飞贼创造的轻身步法,要求修习者在装满水的大缸边缘演练步法,熟练之后渐渐减少缸中之水,直至能在空空如也的大缸上步履如飞,而缸身不见丝毫晃动。

    其次则是在地上摆上瓦片,从一片开始,如蜻蜓点水一样在瓦片上踏过,却不见瓦碎,直到从数片轻瓦上走过,不闻瓦响,不见瓦碎。

    如此一来,才能练就飞檐走壁而不惊动他人的轻身功夫。

    当然,这样练下去,也就是飞贼的功夫,练得身轻如燕,也不过枉然,无法引气入体,终究不是正道。

    是以还需要配合白阳教的心法口诀,在使用步法的同时结合吐纳呼吸,乃至服用致幻药物、催眠自身,才能真正引气入体,练成内息。

    裴东来缺的就是后面那些秘传法门。

    “好。你虽练的是白阳教的功夫,总算还没被功法定型,还有得救。从今以往别练你那门功夫了。”

    裴东来一愣,“那我练什么?”

    飞燕功纵然有千种不好,纵然只是轻身步法,好歹管用,是他唯一会的武功啊。

    裴知行嘴角上扬,“当然是练我教的功夫。听好了!”

    不待裴东来反应,他开始诵读一篇心法口诀。这门心法口诀并不玄奥,却颇为精深,入门便是从练气开始。

    裴东来听了大惊,正要解释自己还没气感,又发觉这练气与自己往常听到的“练气”并非一回事,并不需要气感。

    若是季怀忧在此地,就会发现这是斗剑择师时在玄真界创下的法门。

    当然,说是创造,实则是杂揉了玄真界的武道功法与九疑宗的剑诀,以武道入剑道,也就是张生在玄真界修行、传播的那部《无相剑经》。

    周虚界中炼气法门往往从入定开始,动功也好,静功也好,都是为了引气入体,而后练就内息。

    《无相剑经》则更接近于裴知行心中的武道功法,从炼精化气,衍生内气开始。

    炼精化气,精,即是血肉之精气,气即是内气。内气或者说内力,乃是从每日的饮食呼吸,通过摄取谷物、肉食、天材地宝这些外在的东西提炼而来。

    人体精气本就在人体之中,不需要向外索求,故而炼化精气比起引气入体要轻松得多,稍有资质的人,多练练也就会了。

    为了方便裴东来感知经脉,裴知行更是直接用幻形真煞冲开了他的经脉,引导他开始第一次炼精化气。

    在幻形真煞的刺激下,裴东来只循环了两次就记下了经脉运行路线,开始按照教导的呼吸节奏,想象有一股气流在经脉之中运行。

    片刻之后,他就真的感觉到经脉中有股热气,这股热气初时还不甚听从指挥,渐渐就汇聚在一处,像是被放在铁轨上的火车,顺着固定的线路运行下去。

    这不是错觉。人体经脉本是天然相通,其中有气血精气往来,不然,人体动作也就无法通畅。就好像蹲得久了脚麻,便是长久挤压特定部位,使得那里气血精气无法往来,也就暂时失去了控制。

    也正是因为人体本就有经脉,本就有精气,才只需要想象经脉之中的精气流转,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就能渐渐控制那股精气。毕竟呼吸与心跳有关,心跳又与气血有关。

    压抑着兴奋的心情引导内气归入小腹丹田处,裴东来兴奋地睁开双眼:“我引气入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