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脸大超过脚大 » 第194节 残酷的就业

第194节 残酷的就业

    叶天民回来的路上,想起租住的房子没有互联网,去了电信营业厅一趟,办理完手续这才返回机械小区。

    这时候的小区反而没有早晨那么热闹了,街上的早市已经撤掉,小区里面也安静了许多。有机个下棋的老者围在一株大树底下,阳光从树叶的缝隙倾斜而来,颇有点超然于外的宁静。

    今天递交了几份求职简历,其实写得也很简单,被谁录取还真的不好说。按照他写的简历,高中毕业参军,转业后在新多县城北乡工作,之后返回江都市,几乎没有一点值得被人看重的。所以,他其实不是太关心具体的岗位。

    忽然之间觉得这样的生活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从217年开始,他几乎是一直忙碌,静下来的生活大致与前世的郁郁寡欢和前段时间的费神不一样了。

    对于未来该怎么办,他想像不到,干脆就不想了。等待是无聊的,打开电脑,给高参谋写了一封信,在罗洋羽律所留下《天民集团未来战略方向》的时候,就想过也给“未安办”留一个建议书,但那个时候留下明显不太合适,搞不好“未安办”就把“建议”演变成他的任务。

    所以,在“出走”之后,这个时候再来写应该就比较合适了,至少我的态度已经表明现在是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拉法帝国,所以那些比较长远和高操作的,就不适合现在的我了。

    建议书的内容大约就是几个方面:

    天民集团虽然自己定下了一些规划,但一个企业的力量在正常经营中是很难做到引领全社会的,除非具有重大事件发生,可这样的事件对于他本人而言无所谓,对于整个天民集团而言,就会时时刻刻都处在风口浪尖。这对天民集团的员工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一次把握不好,天民集团就有可能从正常的经营当中跌落下来。所以,当天民集团最大的几个方面在做出了表率,比如万珍阁连锁药点的惠民服务,从根本上来讲是解决长期需要服药的老年人的购药、生活问题,比较容易形成双方之间的信任,长期的往来也能解决一些独居老人的心情调节问题,虽然从乐乐家政转化到了药店自行配送,但效果是一样的。也使得这些老人可以不用依赖互联网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待人的态度,这是几十年生活所积累的,不要去强行改变,社会应该有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保留。当然,在短期内这样的问题不会很明显,随着乐天网的使用率上升,乐叩的交互式即时体验越来越广,明显有部分老人会因此无所适从。建议“未安办”能从最基层方面给予这些传统生活方式的人群保留一些生活的空间,不要忘记了这一部分占比很大的人群。因为他们的生活舒适度,会直接影响到正处于社会主要贡献生产力的中年人群。

    黎民文化从研究科纳新村的文化传承开始,这接近两年的时间,终于抓住江都大学的机会推出了“云尚”,又借着南云州商业推荐会成功上市,这不是商业成功,而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当高端精英人群接受了“云尚”,普通消费者就很容易在拉法传统文化中找到自信。“云尚”是牵头人,但还需要更多的牵头人,文字、传统技艺、思想等等。文化的内涵很多,但所有文化的核心是要凝聚拉法帝国人民的自信,外来的文化可以接纳和消化、融合进来,不是占据。希望“未安办”对于这一方面要多一些官方指导性的政策,引导社会层面的各种活动。

    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对于拉法帝国在未来会成为治理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天民研究院的各项研究,都是基于未来的一些状况,提前进行的。

    拉法帝国的历史中对于人类生存和安全,有重大贡献的可能是个人,但绝不应该是商人和企业。对于严格控制某些领域或许会导致生产力下降,可意义深远。

    叶天民最后写到,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手段。

    花了两天的时间,叶天民将这一份建议书修改完存进一张盘里,给彭军发了一个消息,当天晚上彭军离开江都市直接送到了高参谋手上。

    高参谋看到这篇《建议书》之后,无奈的笑了。叶天民打的什么主意,看完他大概也知道了,乐天网的分割股份转让,特别是意外划给给赵霑的股份,都已经表明叶天民的态度,天民集团享受了“未安办”很多的便利,但不属于他,做了该做的,也不再管叶天民怎么想了,反正高参谋认定了今后必定不会让叶天民这么轻松自在的。

    当然,叶天民不知道高参谋已经把他给盯死不放了,不在南云州范围内,没关系,要找你随时可以。

    过了几天,叶天民接到一个电话,是江都市建益食品有限公司打来的电话,让他去告诉面试,就是那家直接将应聘表交给人才中心的合资企业。

    面试的过程不到5分钟,一个高傲的女性自称建益公司HR主管,面对一起来面试的十几个人,就说了几句话:“你们的应聘表上之外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还不等这些人反应过来,又接着说:“我们公司工人岗位除个别的是行政班之外,其他的都是倒班制,具体怎么倒班要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和人员情况来确定。上班之后一个月之内会安排你们进行身体检查,所以如果有什么传染病或者不适合倒班工作的就先说出来。”

    这才抬眼看着对面坐着的这十几个人,眼睛扫视了一圈之后,见没人回话,这才又看着桌上的文件夹,开始逐一的念名字,某某去哪儿,某某去哪儿,安排完岗位之后,就在会客室里直接打电话给各部门前来领人。

    叶天民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简单的招聘面试,似乎只要是个人来就行的感觉。

    然后就看见分配货物一般的不断有人前来领走这些人,而叶天民被一个戴着眼镜穿着工装的女生给领走。在路上才知道,他被分配去了仓库,工种是库工。

    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想到过的岗位,来领走他的那个人是仓库的科长助理,叫吴玲。建益公司的仓库分大宗原料、辅助原料、成品三个部门。辅助原料科的科长叫韩石,因为有倒班,所以这个科室有三个组,每组一个组长、三个仓管、四个库工。

    吴玲带着叶天民去行政楼后勤处给他领回了工装、证件,再去仓库见过科长,被分配给了二组,这个组正好是今天白天上班的,组长刘毅,三个仓管各负责生鲜、配料、料包,而四个库工则是随机的。但是二组的库工加上他也才三个人,也就是没有满编,看来当初猜测也是对的。

    以前没有接触过库工是个什么工种,上班之后才知道,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搬运工。他有些懵了,看来自己当兵的经历是被看重的关键所在,搬运工都需要高中以上学历了!那这些仓管什么学历?

    后来才知道,韩科长是名牌大学双学位的高材生,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基层管理干部,就是因为建益开出的薪水是原来收入的三倍,才辞职而来的,而一般的仓管人员说是起点要大专,实际上大专的人都少,只有极个别,更多的都是本科毕业,而且还是名牌大学的居多。

    相比起天民集团而言,无疑江都市建益食品有限公司的“人才”简直不在一个级别。所谓的职员以上基本95%的大学本科毕业,年纪都在25岁到40岁之间,可是建益公司只是建新集团下属的一个生产型企业,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工资收入,基本都是在国营企业或者一般民营企业工资收入的两倍左右,而像叶天民这样的工人级别的也同样高出30%以上。

    叶天民慢慢的了解之后,也只能感叹,五斗米就是五斗米,人的基础条件就是生存,不要谈什么理想、爱好、情怀之类的,基础层面的生活很现实,也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