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许我慢坠 » 第7章 试炼

第7章 试炼

    下山的路确实没有我想象的好走,在平行向南步行了约四五百米以后,仍然是没有找到可以安全下山的小径。直到发现一处突兀的排水沟渠从山顶一处积水潭延伸至山下。也许是和那座梦境之城耶路撒冷的护城河是相通的。

    可能没有基训泉,我想。这座小城的护城河的水大约是引自我脚下的这座山。这也给了我下山的方向,如果沿着这条水道,应该能够走到护城河边。接下来就是如何安然渡河,以及如何绕过所谓的“卫兵”的问题了。

    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吧。这条水渠虽然深度不深,但是沟底已经布满青苔,如果我学过冲浪或者滑雪,也许凭我脚下这双脚底近乎磨平的工装鞋,就可以一路顺着滑下去,但是我实在是没有这个勇气和体力去如此冒险。似乎没有即将醒来的迹象,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顺着这条水沟踏稳每一步。

    在开始沿着水沟下行之前,我抬头望向小城。仍然静谧安详,如果有卫兵把守,这座城市里一定有重要的人或物。我没有见到城市里有人类活动,没有平民,也没有卫兵。也许白羚是在吓唬我。

    于是我起身开始下山,绕过树根和碎石堆,跨过水渠的支流。我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地面,如此专注以至于忘记了在下山途中呼唤声是否响起过。

    大约20分钟过后我才抬头看了剩余的下山之路。估计还要走40分钟,的确艰难而漫长,但是如果能在城中看到约柜,或者至少一尊天使像甚至大卫像,这次梦中的旅途就有它特殊的意义。我坐到排水沟的一个砌筑的集水井边略作休息。这条水沟每隔两百米左右就有一个集水井,每经过一个集水井,再往下水沟都要比流入它的水沟宽两指左右。看来这座山的水量非常充沛。

    我放空思想四处张望,这座山、这片树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除了银灰色的树叶、除了那头白色的羚羊、除了这条人造的水渠。我望向集水井的底部,在布满青苔的井底中心,似乎有一处异样的凸起,也许是和这座井的历史一样长久的沉淀物被青苔覆盖。

    我起身继续下行,到达下一处集水井的时候,我再次望向了井底,青苔之下仍然有凸起物,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是一种保障水流的措施吧。古人的智慧往往体现在这种细节里,我猜想。

    在走过了这一段下行的山路以后,我的脚轻快了起来,甚至有一些石堆和树根我都能轻巧的一跃而过。在下行路过大约三到四个集水井以后,我的工装鞋彻底坏了,右脚的鞋底在一次跳跃落地的时候被留在了身后,我不得不在下一处井边再被动的休息一下,鞋子还要做应急的处理。反正鞋子已经坏了,丽玛常常和我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决定下井一探究竟。我彻底脱下鞋袜,卷起裤腿,随手抓了一块薄石块跨入井中。

    经过一阵清理,井底下的凸起物最终露出真容,是希伯来数字“24”。

    看来这座梦境之城是我的祖先所建造的,这条水渠也是、那条护城河也是吧。我手脚并用爬上地面,在清理的当口我也想到了处理损坏鞋底的方案,找来了这个树林里遍地都有的坚韧藤蔓,挑选了粗细合适的,将鞋底和鞋缠绕起来,为了保障左右脚高低一致,也将左脚相同的进行了缠绕。藤蔓坚韧但是不耐磨,于是我多备了一些,缠绕成捆背在肩上继续下行。

    或许下一个井是“23”,如果是这样,下行的山路还有四到五公里,还要一个小时左右。

    用双脚走路始终要比要眼睛判断要更久,不仅是实际的道路,任何道路都是这样。

    我拖着缠满藤蔓的双脚继续向下,在下一个井边上驻留,想了一会以后决定再下井看一下数字。

    “25”。并不是倒数计数。所以下山还要走多久,也没有一样确定的东西可以用来佐证。要让白羚久等了,我想。

    再行1个小时,我达到了最后的井边。期间我走的异常小心,但是左右脚的藤蔓一共磨断了7次复又缠绕了7次,我不断的停下休整,重新缠绕后就即刻上路。不知道真实世界里的天空是否已经暗了又亮了,这梦境里的天空一直灰蓝,虽然无云,但也没有见到太阳,这让我感觉白天如此漫长,也让我身心俱疲。

    从最后一个井往东,是一条平直的水渠。确实与护城河相连。如果小城中有居民,从这山上下来的雨水也好、泉水也罢,流淌过水渠,在集水井里反复沉淀,最终在护城河中流淌。所以这条围绕圣殿山的护城河不仅起到御敌的作用,也许还是城中生活水的来源。

    最后一个井中的数字没有被青苔掩盖,也许是交界处的水流较大没有养下青苔。数字是“40”。下山的路大约有8公里,我走了近2个小时吧。

    “40”,代表“试炼”的数值。

    所以这一路是对“水”的试炼、对“我”的试炼。

    我要入城。既然已经通过了第一道试炼,我下定了入城的决心。

    沿着水渠谨慎的走到离护城河还有约二三百米的地方,我蹲伏在一处稍高的草丛中。一方面再次重新缠绕一下鞋子上的藤蔓(毕竟万一有需要逃跑的时候,这双破鞋加藤蔓的组合才是我的生命线),另一方面,我也在观望寻找白羚是否如约在某处等我,还有它口中的“守卫”。

    我在草丛中仔细观察了约有五、六分钟,确认并没有看到白羚和守卫的身影之后,便起身继续沿着水渠向小城进发。

    走到河边,我再次谨慎的观望了一阵,确认这座小城城墙外并无人类活动的迹象以后,开始围绕水道寻找小城的出入口。凭经验而言,这种由护城河环绕的小城应该有吊桥之类可以灵活开启关闭的设施作为出入通道。然而在花了近2小时围绕小城遍行一周,回到水渠和水道的交叉口之后,既没有找到吊桥、栈桥这类可以过河的设施,也意外的发现城墙上没有任何可以供人出入的城门。

    难道这座城市的人都故步自封,仅仅凭城中物资就可以自给自足,实现所谓的循环?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沮丧地当即坐倒在河边的草地上。这股子要入城的兴奋劲过了以后,我的身体在梦中切实感觉到了疲惫。

    截止目前,除了白羚和它那口奇怪的口音,我梦境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仿佛正在亲身经历。也许我在睡梦中被拖入了漫游,但是漫游都是基于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和环境。

    “罗南。”自从我下山以后,我第一次注意到呼唤的再次响起。但当时我正坐在草地里若有所思,并没有用心分辨到这声呼唤的源头。此时此刻,或许只能通过追寻它,来寻找入城的方向。

    “罗南。”再次响起时,我正全神贯注的等待。还要向东,似乎在一个山谷之中,声音听起来空旷且有回音。我即刻启程沿着护城河向东进发。每一步都迈的很踏实,尽量减少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因为剩余的藤蔓已经不够了。也许再走上几百米,我就得再想个办法来固定鞋底,或者干脆赤足前行,没有卫兵,我几乎断定不用逃难似的奔跑。

    这次循声前行让我比之前走的更慢、更谨慎,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再次等待呼声响起,然后才继续追寻着前行。

    然后我遇到了一块让我恍然大悟的石碑,石碑躲藏在一处距离河边约20米的草丛中,与我此前视野的方向相悖:

    “隧道通了。这是隧道凿穿的方式。工匠们挥舞斧头,朝着同伴的方向挖去,当还有3腕尺就要凿穿时,他们听到一个人呼唤同伴的声音,因为右边的岩石有裂缝,左边的也有。当隧道凿穿时,采石匠同时砍向那块石头,两边的工匠面对面,斧头对斧头。”

    是西罗亚水道。

    入城的方式是潜行通过水道,游至西罗亚池。

    只有经过洗涤的身子才能入城。

    水从基训泉流到西罗亚池的距离是1200腕尺,约549米。所以我需要潜游至少549米,这是否能够实现呢。眼下的问题是就算知道了入城口在水下,这条护城河绕行一周至少10公里,入城口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

    但是至少有了方向。

    如果这是入城试炼的最后一个环节,用来考验我的精神和身体,我很乐意接受,即使这让我着实有些头疼。

    即使在特拉维夫-雅法求学期间,我也没有下过海,我是个十足的旱鸭子,但是并不是丢到水里就一定会溺死的那种,尽管不会游泳,我还至少懂得让自己仰面浮起来的方法。但是这次是下潜。

    可是这是梦,或许我该在护城河中先尝试一下。

    不需要心理建设,因为入城的决心大于身体上对游泳的恐惧。

    于是我脱下了短外套、将缠绕着藤蔓的鞋子整齐地放在石碑边上,赤足走到护城河边。我将在水里呆上很久。

    寻找水下出入口、潜游过那条灌满水的隧道,然后跃出西罗亚池。这还是理想的状况,我想象中的状况。

    我回头望了一眼石碑。石碑的存在既是记录某些特殊的历史,对于现在的人,也总该起到一些提示或者警示的作用,希望在我的梦里,它能如我期望,对我此次梦境的旅途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当我再次回头,却又看到了白色的羚羊,背对古城,直直的看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