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江北1890 » 第十三章 老张家初次反击

第十三章 老张家初次反击

    端着茶杯的刘天良,轻声细语的问道“我的经理有何事啊?”副经理刘锦道“老板,刚刚财务部拿来的报表显示,我们的成本已经高于上海的三倍,如果这样下去,我们不仅赚不到钱,还会面临巨亏。“刘天良不慌不忙道“知道为什么你是经理,我是老板吗?”刘锦默默不语。刘天良道“就是你的眼光和格局都不如我。花这点钱算什么,只要能挤垮清纱坊厂,这点代价九牛一毛。你想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刘锦思考后回复道”老板花下重金,挖走工人,让清纱无人做工,损耗信誉。时间一长,所有订单都到我们这边来,到那时,清纱一旦关门,我们就可以一家独大,通昌市场就能为我们独享。“

    刘天良道“你还有一点灵性,这不过是只是其中一点。等清纱破产之日,我就是我们收购之时。到那时,他们十几年来打造的工厂,最新扩展而购置的机器,还有代理商、经销商等等,所有资源都为我们所有。”刘锦道“还是老板远见卓识。”刘天良道“为了加快步伐,我们还需要再添一把火。“刘锦道”请老板示下。“刘天良道”根据情报显示,清纱至少还有五万匹库存,我们干脆让他们的五万库存烂在仓库里,你立刻通知价务部,将价格从十钱一尺调整为五钱一尺。通知生产部,将库存里的五万匹布一次性全部开印。“

    十钱已经造成巨额亏损,再降一半,将极大的增加财务压力,看着一动不动的刘锦,刘天良道”我让你降到五钱一尺,听懂了吗?“刘锦道”老板,懂是懂了,可若降到五钱一尺,还要将剩下的五万匹布全部开印,我们起码亏损八千两白银。现在账上只有五千两可用白银。“刘天良道”你怕什么,我们背后有神户财团和德川大人支持,我现在就给德川先生写信,去争取资金。“

    张沅芷说的没错,他的预言真的实现了,面对实力强大的生纱集团,接下来的清纱是一片混乱。朱彬蔚慌张禀报道“老爷,大事不好了。”张彭远道“什么大事不好了?”朱彬蔚道“就在刚刚,生纱坊厂以五钱一尺布的价格,突然投放三千匹到市场上,现在所有的客商、代理商都要求我们退货。“此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的大家惊慌失措。王多闻道“幸好我们完成订单后就停了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黄友直道”虽然我们已经将手里的订单完成发货,可仓库里还有五万匹库存,该怎么办?“

    张彭远道“这下不仅是退货和五万匹库存的问题了,还有我们三大地区的经销商。如果他们毁约,与刘天良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将无法承担后果。”黄友直道“我们货的主要阵地在苏北,分成盐泰、宿徐、连淮三大地区,如果这三大地区的经销商被他们挖走,我们将彻底完蛋。”商场如同战场,他们正讨论的内容就是刘天良筹划已久的阴谋。生纱集团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政策。对那些追逐利益的,采取大让利的方式;对那些胆小怕事的,采取棍棒和蛋糕相结合的方式;对那些信守承诺,坚守原则的,则威逼利诱,比如通过绑架,威胁,人身攻击等手段逼人就范。经过谋划,苏北地区的经销商以及规模稍大一些的代理商都听从了召唤,来到生纱,商讨下一步计划。

    刘锦将统计好的名单交给刘天良,刘天良仔细阅读核对后,发现少了一人,此人就是清纱纺厂在连淮地区的最大经销商方老板。此人老实厚道,凭着三不欺和三不变,坐上连淮地区商界第一经销商的交椅。三不欺是指不欺客,不欺同僚,不欺百姓;三不变是指原则不变,合约不变,信念不变。对这种人水火不侵,五毒不入的人,刘天良也早有办法,但目前而言,先给其他人搞定最为重要。刘锦道“老板,人都到齐了。”刘天良道“好,我马上就来。“

    大厅里坐满了人,三十几个位子,虚无空席。盐泰地区的方老板和宿徐地区的袁老板坐在前排中心,其他人,按照经营的规模和老板的实力依次而坐。刘天良施礼道“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各位朋友远道而来,着实辛苦。在这里,我要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在这里,我想说,你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因为你们将会和我刘某共襄盛举,共同发财。首先,我将第一个合作方案发给大家,大家看完后可以尽情提问。“片刻过后,方老板道“刘老板的实力雄厚,忧国忧民,让人钦佩。为了驱除低劣产品,肃清市场,造福百姓,不惜投入重金。但我想问,这项降价政策会持续多长时间呢?如果时间不够,会不会达不到效果,甚至还会使对手反扑,我们作为经销商,夹在中间很是为难啊。“

    刘天良道“方老板的问题一针见血,我们这次降价是为百姓谋利,也恰好契合我们生纱集团以民为本的理念,因此,我们将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降价政策的可持续。“袁老师道“刘老板的实力我们是清楚的,但你们是否能和我们长期合作。毕竟你的货物走量多,价格低,大家都想和你合作。不能今年给了我们经销权,明年就不给了。到时候我们哭都没地方了。”刘天良道“大家请放心,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实力的经销商,只要我们合作,并信守合约上的条款,我们的关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我也知道大家都与原来的合作伙伴签订过协议,如果更换,会损失一大笔违约金。但请大家相信,如果与我合作,将会是一劳永逸,因为未来的市场,只有我一家。”

    此话铿锵有力,落定成音,消除现场经销商心中的疑虑。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机会,如果能抓住,将可能迎来纺布行业的大洗牌。如果放弃,日后清纱真的破产关门了,他们可能彻底失业。袁老板道“刘老板当年北攻三宏厂,南踢元龙纺,现如今一家独大,占据上海,还有租界保护。现返回通昌,造福乡梓,实乃我们之幸,通昌之幸。请问刘老板,生纱除了降价和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外,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毕竟我们要全方位的知晓,才能做出最有益的决策。“刘天良道“袁老板居然思危,未雨绸缪,可赞可叹。你的问题就是我接下来要跟大家说的第二个方案。未来市场中将只有我生纱一家。各地,尤其苏北和苏南,需要建设大量的分厂和经销店。古人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打算成立生纱基金,这笔钱一是为驱逐低劣纺厂,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为日后扩展,在各地建立分厂,提供财政支持。为体现诚意,我愿意拿出四成股份,共计三万两白银分额,邀大家入伙。现在交钱者,八钱可抵十二钱。“

    刘老板不仅消除经销商的疑虑,还为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为大家描绘了美丽的“蓝图“。但毕竟要出钱,大家还是有些犹豫,但没过一会儿,一声”我要投“,大家纷纷破防,争先恐后跟投。原来实力雄厚的方老板率先拿出三千两白银,在他的带领下,大厅里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接下来的事情则由刘锦全权负责,刘天良也该去向德川卫日和刘文汇报这里的情况。在县衙议事堂内,刘文毕恭毕敬的为德川为日倒茶。德川卫日道“刘县令太客气了,你一个县太爷,给我倒茶,成何体统。”刘文道“什么县太爷,还不都是靠先生赏识提拔,否则我哪有今天。”德川卫日大笑道“何必这么客气,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知道天良办的如何了。“

    话音刚落,刘天良走进禀报道“启禀德川大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经销商被我们牢牢掌握,不到两个时辰,已经筹集了两万两白银。“德川卫日大喜道”你真是个人才,我们一分钱还没出,就已经先筹到了两万两白银,是这群经销商太好唬了,还是我们的天良太能干?“大家一致笑道,刘天良道“都是德川大人领导的好。”刘文道“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清纱就得完蛋。”德川卫日道”不,我还不想让他们关门。“刘文道“大人的意思是?”德川卫日”低价收购,为我们所用,为帝国事业所用!“

    清纱不仅面临低价冲击,还被挖走几乎所有经销商,可谓身临困境,四面楚歌。此时若有人收购,兴许能缓解危机,度过困难。只是需要改换门庭,资产重组,股东重新洗牌而已。那么老张家是否会接受呢?请看下一章刘梦西初次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