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江北1890 » 第七十三章 朝廷招安提上日程

第七十三章 朝廷招安提上日程

    话说上一章姜凌恒令彭清川调集十万水师前来,与李尚恕在宿州决一死战。得知消息的亳州军立即商讨相关对策。秦昂驹道“本次我们避其水师锋芒,充分发挥陆军优势才获此大胜。如果他们率领十万水师前来,我们恐怕无法抵挡。本将建议,先放他们过去,然后调集亳州重兵,堵住口子。让他们进去容易,出去难。“褚新月道“被我们封锁这一年多,紫锡缺粮少银,如果我们给这十万人悉数放进去,会加速他们粮草的消耗速度。等他们粮草耗尽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破城之日。此计虽好,但需要的时间太长,朝廷给我们拨付的银两有限,怕到时,张洛成没崩,我们先被拖垮了。本将建议与姜凌恒在水上决一雌雄。”

    秦昂驹道“可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打?他的铁甲舰,无论是炮火威力,还是航行速度,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看看我们,除了几艘改装过的渔船,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武器。”褚新月道“秦将军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疑吧。我们与贼子作战,炮火弱、航速慢一点一点算什么,我们师出有名,而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彼曲我直,理直者气壮,气壮者斗志昂扬,以我斗志昂扬的正义之师,战于失道寡助的无耻之徒,如何打不得?”秦昂驹道“我说了老半天,现代武器和传统木舰的差距你还是没听懂啊。”褚新月道“我不用懂,武器自是战争重要因素,但决非胜败的决定要素,决定胜负的是人心。再者,岂有战未开打,我们就缴械投降的道理。”

    秦昂驹道“纸上谈兵!我问你,他们给铁甲舰打前锋,谁能抵挡?我们用的是传统土炮,就算打他们要害地方,起码打中十发,才可击沉。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如何开战?”褚新月道“你······”李尚恕打断道”二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认为,不能因为装备差距,就不开一枪缴械投降。既然水上决战在所难免,那我们只能迎难而上。秦将军,凯文斯那边到底什么时候交货。“秦昂驹道”半月以前我跟凯文斯交涉过,他说还需两个月。“李尚恕嫌弃道”两个月!我们都化成灰了!你告诉他,我再给他两周时间,要是两周内完不成,就让他去灰里找银子!“秦昂驹道”我立即前去交涉。“

    自从宿州战败后,紫锡城内人心惶惶,张洛成带领众臣子在天王府,讨论接下来的对策。张洛成道“姜王的水师不是号称天下无敌,为何被如此大败,真是奇耻大辱。“云叶秋道”李尚恕颇有谋略,自知水师不敌,故意引诱钟山王从陆地登陆,对其围歼。此事不能全怪在钟山王身上。“张洛成道”先生如此轻描淡写,看来已经有对策了啊?“云叶秋凑近张洛成耳边,秘密告知对策,并立即书信至钟山王营寨。

    看着密信,钟山王大吃一惊道”天王竟然主动请求招安,让我们驻扎在江州一带按兵不动。“王惠然道”宿州之战,我们损失那么多兄弟,现在还要主动招安,我们岂能罢休?“刘素衣道”我们有铁甲水师,天下无敌,要是不打就被招安了,兄弟们都不服啊。“王惠然道”是啊,请钟山王三思啊!“钟山王道”虽说是招安,但成不成还是个问题,况且十万水师还未到。我们先答应吧,这样也可麻痹李尚恕。若在水师来到之前,他们疯狂进攻,也够我们喝一壶了。大家觉得怎么样?“刘素衣道”如果这是权宜之计,我举双手赞成。“大家一致附和道“王上圣见!”

    今天是外臣内臣同朝入见皇帝的时间,光绪和各路大臣商讨近期以来发生的大事。李鸿章率先发言道“启禀皇上,自建立北洋水师以来,缺银又粮,三个月来,未曾拨付一两银子,这样下去,北洋水师很难维持下去。“光绪道”你现在不是掌握了户部,一切银子拨付都按年初户部上报的来啊,怎么还有银子问题啊“李鸿章道“这个就要问翁师傅了。”光绪道“翁师傅?”翁同龢道“启禀皇上,我已卸任户部尚书,对户部的事一无所知,可李大人少了银子就问老臣,老臣真不知从何说起。”光绪帝道“李爱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鸿章道“启禀皇上,虽然翁师傅卸任户部尚书,但在卸任之前将库银用的一干二净。请皇上明察!”光绪帝大声呵斥道“翁同龢,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做空国库,你眼中到底有没有我?”翁同龢道“回皇上,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空国库啊,在我卸任之前,正好是各地缴纳税银的时候,而在此之前,国库就欠了太后修园子的几十万两白银。这些新上缴的税银基本都挪给亲王修园子去了。”李鸿章道“你是全部拨给亲王了吗?我看不见得吧,为何台账上还有拨给亳州的银子啊?”翁同龢道“拨给亳州也是按照年初的计划进行的,有何不可?”

    李鸿章道“给亳州剿匪有计划,难道北洋水师没有吗?难道孙云锦是你的门生故吏就有优先权了吗?”光绪道“好了,不要吵了,北洋水师刚刚建立,的确需要银子,但这次你就不要追究了,毕竟翁师傅也是按照章程行事。等下个季度缴纳税银时,北洋水师优先拨付吧。”

    在李鸿章心里,始终认为皇上偏袒眼前这位政敌。他很不甘心,试图穷追不舍,却被皇上打断“李爱卿,你不要计较这些,户部都在你手里,你非要给翁师傅逼入绝境吗?”翁同龢不愧是他的老师。光绪虽受教几年,但也培养了师生感情,在别人穷追不舍时,他会亲自出面协调。看着坚决的圣上,李鸿章只能妥协。

    光绪道“翁师傅啊,亳州剿匪最近进展如何?”翁同龢拿出张洛成招安书信道“我正要报告此事。张洛成的水师在途径宿州牢卦山一带时,被李尚恕大败,现张洛成主动请求招安。”光绪帝看过招安书信,兴奋道“好啊,和平和尊严果然是打出来的,只要拳头够硬,一切都好说啊。”翁同龢道“皇上圣明,在皇上的带领下,我们打出了一个太平盛世,真是可喜可贺。”众大臣一致附和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翁同龢道“张洛成经过前期的封锁和水师战败,现已到达生死存亡的时刻,是故主动请求招安。招安代表朝廷的颜面,也事关后续是战是和,请问皇上,谁可代表朝廷去跟张洛成协商招安一事呢?”光绪道“孙云锦是剿匪督抚,总领剿匪所有事物,本次招安就由他负责吧。”翁同龢伏地大谢。

    招安是全国的大事,如果招安成功,那么困扰朝廷十几年的苏、皖、豫边境一带的匪患问题将被彻底解决,而作为帝师党首领的光绪帝必然也会威望大增。李鸿章作为太后一党,自然不会任由翁同龢等人走的那么顺利。李鸿章道“皇上刚刚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如坐春风。”光绪道“什么话?”李鸿章道“和平和尊严是打出来的,只要拳头硬,一切都好说!想想《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那个不让我们丧权辱国。如果北洋经费不足,大清海防拳头如何能硬呢?当西方列强兵临城下时,我们如何抵御外敌呢?翁师傅,你觉得我的理解是否准确?”翁师傅道“你······”光绪道“李大人,我都答应你,等下一批税银入库后优先拨付北洋水师,你还想怎样?”李鸿章道“请皇上恕罪,我也是为大清着想。”

    李鸿章的这番说辞明显是在给光绪施压,光绪说的是亳州水师强大,可以扫清匪患。而他借太后之威,借力打力,顺水推舟到自己头上。最后光绪只能妥协道“爱卿,你还有什么需求尽可以提出来。”李鸿章道“自从张长泰投敌后,户部为亳州拨付了四万两银子。前些日子进行审计时,发现还有三万两在亳州府库,相对而言,大清国库竟无一两可用,臣建议退还两万两返回国库,由户部统一调配。”翁同龢道“你······”李鸿章这番说辞的确有理,堂堂大清国库,竟无一两银子可用。光绪思索再三后,答应这个请求。银子拨出去容易,要收回来谈何容易,但毕竟这是皇帝圣旨,翁同龢只能答应。

    确定好招安大臣和退还银子事宜后,曾国荃亲自带着圣旨,来到亳州督抚府宣读圣意。曾国荃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本次招安由剿匪督抚孙云锦全权负责。你应周密计划,尽力促成此事,免去亳州生灵涂炭。钦此!”孙云锦接过圣旨,大拜而谢。曾国荃语重心长道“这是好事,但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孙云锦道“曾大人请示下。”曾国荃道“皇上让你将亳州府库存下两万银两上交至国库。”孙云锦道“什么?自古以来朝廷拨出去的银子岂有要回的道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曾国荃道“孙大人别激动,也别怪皇上,翁师傅卸任户部前,将今年所有的银两都拨给你了,现在国库空虚,而你们还剩这么多银子。你们上交一点,也不过分。”孙云锦道“这是李鸿章的意思吧?”曾国荃道“孙大人眼光独到呀。不过李中堂后面是谁,你还不清楚?”孙云锦道“这是太后的意思?”曾国荃道“你想想,李尚恕刚刚大败张洛成,皇上威望大增,太后岂能坐视不理?她当然要压一压皇上的气势啦。”孙云锦道“既然如此,我立即派人去办。”曾国荃道“不急不急,皇上给了你一个月的时间,不急于这一时。”孙云锦行礼道“喏!曾师兄难得来亳州,这次可要在我这儿多留些时日呀。”曾国荃道“罢了,留不得,送完圣旨我即刻赶回去,皇上现在离不开我呀。”孙云锦道“师兄现在也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呀。”曾国荃道“哪有哪有,我就是个跑腿的。好了,闲话不多说了,我要回京了。”

    曾国荃走后的几日里,招安程序正式启动。孙云锦、秦凌粼、褚云歌列坐其次,张洛成派出的使者道“眼下外国列强野心勃勃,一心要瓜分我泱泱中华。天王深明大义,想与朝廷开展和谈,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团结,戮力同心,合力抵御外敌。”褚云歌道“张洛成深明大义,本官很是赞赏,但对你们的不能叫和谈,而是招降,你们毕竟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孙云锦道“说的没错,你见过哪朝哪代承认在自己的领地上有两个王朝?张洛成对于我们来说,只能算是招安。”使者道“不管是招安还是招降,都是一个意思,我们都接受。”孙云锦道“既然接受的话,你们的谈判代表何时能来亳州?”

    使者道“督抚大人,只要你们同意,我王的使团可于三日后到达。”孙云锦道“好,到时我们热烈欢迎。”使者道“不过我有一事必须点明。我听说有人想破坏此次和谈,逼我们再动干戈,至我们天王于死地。到时候使团到达后,还请督抚大人务必保障使团的安全!”孙云锦道“请张洛成放心,你们既已拿出诚意,我们必当保障使团的安全。如果因我们的问题,导致双方再动兵戈,别说亳州的百姓饶不了我,就连是我自己都饶不了自己。”使者行礼后便离去。秦凌粼道“张洛成杀了我们那么多子民,百姓们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现在主动招安,百姓肯定不同意。”

    褚云歌道“不同意也得同意,服从大局是他们必须要做的。只要招安成功,我们就可用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本官建议,为保招安事项安全进行,我们可将使者团客栈附近的居民全都调离。“秦凌粼道”此法虽好,但太费金银了啊。这些百姓的吃穿用度,可是一笔不少的费用。“褚云歌道”那你觉得该如何?“秦凌粼道”我们可以将褚新月、刘步蟾调回来加强城防,然后在使团周边,安排重兵。“孙云锦道“秦大人此法可行,褚大人,你觉得呢?”褚云歌道“督抚大人说好便是好。“孙云锦大笑道“卫队是确定了,我们的主谈人选该由谁来担任呢?“褚云歌道”我认为李尚恕是最佳人选,他博闻强识,才思敏捷,上次与凯文斯的谈判堪称一绝,本官举荐由他担任本次招安主谈。“秦凌粼附议,三人达成一致后,孙云锦一声令下,李尚恕、秦昂驹和褚新月率领五千精兵进驻亳州。

    褚新月回到褚府与褚云歌就招安一事在议事堂大吵。为何褚新月不同意招安呢?原来他们褚家与张洛成有世仇。当年张洛成攻打安庆时,褚云歌作为安庆知州驻守安庆。后来城破后,褚云歌带领一家老小逃亡至蚌埠,但逃亡过程中,褚新月的姐姐,死于张洛成派出的杀手。因此,褚新月与张洛成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若此次招安成功,褚新月再无报仇的机会。褚新月呵斥道“你为何要同意本次招安,你难道忘了姐姐是怎么死的吗?”褚云歌道“你姐姐的死我当然清楚,可我又能改变什么?皇上都下旨了。”褚新月道“你少拿皇上来说事,别以为我不知道,张洛成的书信在未上报朝廷之前,你们三先讨论,那时你为何不提出异议?我看你分明不想得罪孙云锦。“褚云歌道”你说的对,我是不想得罪他。但这只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百姓和服从大局。如果此次招安成功,亳州地区就会彻底结束兵荒马乱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褚新月道”你胡说,我们跟张洛成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你还不清楚他的为人吗?他提出招安,必定有所阴谋。你用脚趾头想想,他是那种不放一枪就缴械投降的人吗?“褚云歌道”不管他是否有阴谋,只要他提出,我们都要积极配合。我告诉你,为避免生灵涂炭,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牢牢抓住。“褚新月道”说得你好伟大啊,我差点就信了。要不是我知道朝廷马上要调走孙云锦,然后由他推荐你担任剿匪督抚,我真分不清你说的是真是假。看来我们之间也不用废话了,你不愿动手,就不麻烦你了。“褚云歌激动道”你······“褚新月道”被我说中了无话可说了是不是?“褚云歌道”逆子,你要干什么?“褚新月道”你最好别了解,知道了反而对你不好。“褚云歌道”我爱我的乌纱帽,但更爱自己的儿子,你是我褚家独苗,我怎能放心?“褚新月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褚云歌大喊道”来人啊。“黑衣护卫立即从屋檐飞下,杀气腾腾的挡住褚新月。褚新月道”一群蟊贼还想拦得住我。“说完,拿出一把十香软骨散,将护卫迷晕,然后离去。

    褚新月要凭借一己之力,破坏本次招安吗?当然不会,他有一个详细的谋划过程。请看下一章秦褚二人再次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