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江北1890 » 第七十五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第七十五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话说上一章,刘步蟾为表忠心,将冯知亿打晕。李尚恕大夸道“好,步蟾,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刘步蟾道“我只想问一句,如果是这样,就算黑衣人不杀我们,朝廷日后知晓,也会杀我们。”李尚恕道“孙大人是被黑衣人杀死的,我们救援时晚了一步,难道不是吗?”黑衣人首领仰天大笑道“好啊,不愧是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宣慰使大人。既然你们已经定了,我就成全你们,你们谁把孙云锦的人头拿下来送给我,谁就可以活下去。”正当大家摩拳擦掌之时,刘步蟾和杨衫柠拿着长剑指向孙云锦。这一刻,空气都被凝结,所有人的神经都紧蹦起来。

    刘步蟾和杨衫柠又一个同步的动作,突然转身,将剑指向李尚恕,怒斥道“李尚恕,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想杀督抚大人。”黑衣人鼓掌道“好啊,我就喜欢看你们互相残杀的样子。你们杀吧,杀吧,我就看好戏。“李尚恕停顿了许久,毫不畏惧的说道“老先生,你还不出来,我们都死了。“尤容与带着孙露、朱彬蔚、葛幽若等人飞了出来,战场形势一下发生了转变。不过黑衣人丝毫不慌,因为他对自己的手下十分自信。随后黑衣人挥动战刀,扑向尤容与。尤容与由于白天使用玄天九决,深受内伤,功力大不如从前。深知此事的朱彬蔚,迅速出击,挡回黑衣人的进攻。由于双方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双方交战在一起,打的混天黑地,好不精彩。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经过长时间厮杀,黑衣人被朱彬蔚和葛幽若等人全部击杀。完成任务后,孙露等人没有停留一刻,迅速撤出了战场。

    李尚恕道“末将刚刚有意试探,我给督抚大人赔罪了。“孙云锦道”不历经磨难,如何知道谁是真心的呢?你做的没错。“李尚恕道”多谢大人体谅。“杨杉柠道”今天太惊心动魄,这些人到底是谁?为何如此处心积虑的刺杀大人?“孙云锦道”你们不要知道的太多。还有,你的属下打起架来,全是废物。要不是看你救援有功的份上,我定要治你的罪。“杨杉柠猥琐的回应道”是,是,是。“

    话说褚新月正在祠堂上香,祭奠祖宗。他突然感知到祠堂的不同寻常之处,说道“心率如此之快,呼吸也不均匀,看出来你的武功退步了啊。“蒙面人飞下屋檐,大笑道”你干起事来不行,但武功倒是精进不少。“褚新月道”你是来兴师问罪的对吧?“秦昂驹道”兴师问罪倒是不敢,我只想知道你到底要干什么?为何要杀孙云锦?“褚新月道”我何时刺杀他了?“秦昂驹道”你还狡辩,我检验了尸体,使馆死的那一批是江湖人士,他们都是遭受迁民禁商之灾的人,而我给你的三百人全都死在督抚府。“

    褚新月道”竟然如此,我也实话实说了吧,只有杀掉孙云锦,让亳州的军政大权落在我父亲的手里,才能真正破坏招安,毁灭张洛成。“秦昂驹道”就算督抚被杀,军政大权也不一定会落入你父亲手里,剿匪督抚属封疆大吏,由皇上或者太后亲自把关,你怎么能确定一定是你父亲。“褚新月道”这不是你操心的事。好了,你还想知道什么快说吧。“秦昂驹道”你是个疯子!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太丧心病狂。“褚新月道”我丧心病狂也是为了亳州,为了大清。“秦昂驹道”我要阻止你这个疯子。“褚新月仰天大笑道”天泉山庄是你建立,刺杀也是你的人,你如何阻止?是要向朝廷检举我吗?“秦昂驹被气的脸部发紫,但毫无办法。

    亳州经历这惊心动魄的一天,终于回归平静。张洛成的三位使者走进鸿胪寺议事堂。双方施礼后,李尚恕道“张洛成与亳州军打了十几年,今日终于坐下来谈判,真是一件幸事。“张长泰道”谈成了才是幸,谈崩了就是祸了。“李尚恕道”是幸是祸,这还不得看张大人的态度。“张长泰道”不是看我的态度,而是看你们给的条件。“李尚恕傲慢道”龙华山之战,你们损兵折将,作为一个失败者是没有资格谈条件的,但为了朝廷大计,亳州黎明百姓,我们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沙元柄猛力敲打桌子,怒斥道”你说谁是失败者?“刘步蟾道”你要干什么?要练几招吗?“两位果然是血气方刚、身经百战的将军,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不过他们此行的目的在于招安,而不是比试武功。在张长泰的阻止下,两人重新回归谈判桌。张长泰道”龙华山之战,我们的确失败,但咸都和华城之战,你们败了。这一胜一败,顶多算是平手吧!如果你们用如此傲慢的态度,我们只有战场上相见。“沙元柄激动道”我们天国境内四十万精锐枕戈待旦。“李尚恕道”好了,颐指气使对招安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还是放下傲慢与偏见,切入正题比较妥当。你们直接说条件吧!“

    张长泰道“我们可以撤去国号,年号,天国皇室全变成大清之臣,但天王必须封王,世袭罔替。“李尚恕道”封王可以,到时张洛成进京面圣,由当今皇上亲自赐皇族姓,册封亲王。“张长泰道”大清皇上胸怀四海,佩服佩服。竟然你们如此爽快,你们的条件是什么?“李尚恕道”我们条件很简单,只要你们归顺,张洛成进京面圣,将紫锡、南州、芜湖收归朝廷,由朝廷统一调配即可。“张长泰道”既然要归顺,这是必须,但是归顺前,天王有两个小小的心愿。“李尚恕道”说来听听。“张长泰道”由于连年苦战,在加上你们迁民禁商的政策,天国境内经济萧条,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可拨付三十万两白银给我们养民。“李尚恕道”天国既已归顺,就是大清之地,要一些银子养民是自然,但眼下国库吃紧,一下要这么多,恐怕有些难度,但我可以上奏朝廷,倾尽全力促成此事。“

    张长泰道“宣慰使果然爽快。“李尚恕道”还有个心愿呢?“张长泰道”天王封王后,虽世袭罔替,但按照惯例要上交军、政、人、财大权。天王希望像周朝那样,做上真正的诸侯王。“李尚恕激动道”你当我没读过历史吗?西周末年,皇权日衰,中原混乱,诸侯大权在握,导致西周灭亡。我们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刘步蟾怒拍案牍道”你给我们当傻子吗?“沙元柄不屑道”你们想要招安我们,就已证明你们是傻子了。“秦昂驹道”你再说一遍。“沙元柄道”一群蠢货,自不量力,愚蠢之极。“

    伴随着傲慢和谩骂,几人陷入混战,李尚恕和张长泰也卷入其中。这一场招安变成了一场拳脚相加的谈判。就在张、李二人拉扯时,张抓住机会,巧妙的将锦囊塞给李尚恕。李尚恕也极为配合,一个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在地。门外的兵丁闯进来,稳住了局面。张长泰鄙视道“没想到大清皇帝真是胸怀四海,这种粗鄙之人都能参与谈判,今日一见,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李尚恕道”张大人,实在不好意思,等我回去,一定好好管教。“张长泰道”当然,这点小插曲我也不在意,我现在最在意的就是刚刚提的条件。“

    李尚恕道”大清决不重蹈西周覆辙,除了这个,其他一切皇上都可答应。“张长泰道”我说了,就这个条件,我们一步不退!“李尚恕道”你是个聪明人,但我最讨厌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先捞上三十万两银子再说,至于称臣,只是暂时的事情,等你们吃饱喝足了,又开始叛乱了。“张长泰道”既然如此,我们再无谈下去的必要,只有沙场相见。“李尚恕道”好啊,我们三十万精兵枕戈待旦,到时候让你们有来无回。“张长泰扭头就走,黄景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抓住李尚恕的咽喉。刘步蟾大怒道“张长泰,你们想干什么?”李尚恕平静道“张大人不必如此吧。”张长泰道“我们毕竟相识一场,临走时,甚是不舍,想让你送我一程,不知可否。”李尚恕淡定道“张大人远道而来,送你当属必然,但不用这样吧。”张长泰道“司马迁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李尚恕智谋超群,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吧。”李尚恕谈笑风生道“那就走吧。”

    就这样,刘步蟾、李尚恕、张謇、黄景湛、沙元柄、秦昂驹等人保持警戒的姿态一直走到了城郊五十里开外。李尚恕道“过了此地就是紫锡,你们已经安全了。”张长泰道“古人云,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我终于体会到岑参在离别最后一刻的心情。说实在的,我真是舍不得李兄呀。”李尚恕道“那我要不要折柳相送啊。”张长泰大笑道“那就不用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使团放掉李尚恕,骑上快马,向西奔去。

    看着远去的背影,刘步蟾试图向前追去,却被李尚恕制止。刘步蟾道“此人极具军事才能,若放他回去,必是威胁啊。”李尚恕道“我当然知道,可你以为凭这样就能杀他吗?你看那两座山,没有风,却树木攒动,隔着数里,我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杀气。”刘步蟾道“看来他们早就料定此结果,因此事先安排了人。”李尚恕道“是啊,此人太可怕,我们想要打赢这场战,决非易事啊。”李尚恕、秦昂驹、刘步蟾静静看着斜阳和远处的景色,直到张长泰等一行人消失在天际线里。

    张长泰等人一路狂奔,很快到达白石山。一群驻扎在此地的兵甲,立即下山行礼。张长泰道“你们在此地等了多久?”陶易安道“午时从紫锡出发,申时到达此地。”张长泰道“好,我们回去吧。”张长泰行动失败的消息传回紫锡,张洛成和云叶秋就此事,在议事堂秘密商讨下一步计划。云叶秋道“此次刺杀孙云锦失败,全是我行事不力,请天王降罪。”张洛成道“算了,孙云锦何等的老辣,岂是这么容易死的。”云叶秋道“孙云锦不死,计划很难执行下去。”张洛成道“我当然知道,但现在只能等机会了。”云叶秋道“计划失败,那拨给死灵的银子呢?”张洛成道“死灵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后都要按时按计划拨付。”云叶秋道“遵命。”商讨期间,张长泰等人已经归来,黄景湛立即来到西王府认罪。云叶秋道“你没罪,我也没想过能成功。”黄景湛道“既然西王早已料定谈判失败,为何还要派我们去亳州呢。”云叶秋道“你不懂!对了,张长泰有无异动?”黄景湛道“我对他全程监视,并无异常。”云叶秋道“好,下去吧!”黄景湛道“我有一事不明。”云叶秋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把你的问题咽进去。”黄景湛道“遵命。”云叶秋强调道“有些事不明了才好。”黄景湛行礼后,正要转身离开,被云叶秋叫回“告诉你也无妨,这是我的意思。张长泰智谋超群,心思缜密,是百年一遇的大才,这种人必须要防着。“黄景湛道”知道,以后,我日夜监视张长泰,随时向王上报告。“云叶秋道”好,你是我培养多年的得力干将,但千万不能让他知道,否则你只有以死谢罪。“黄景湛道”遵命!“

    招安失败后,朝中出现大量弹劾的声音,有些说翁同龢结党营私,有说拥兵自重,有些说玩忽职守,有些说耗费国家钱财。但他们都是私下议论,唯独言官屈平一最为大胆,他在朝廷例会上公开弹劾道“启禀皇上,万众瞩目的招安已经失败,现在张洛成摩拳擦掌,枕戈待旦,臣恳请皇上降罪相关人员,以儆效尤。“光绪帝道”翁师傅,为何失败啊?“翁同龢道”此次失败是必然,决非偶然。“光绪道”哦?“翁同龢道”张洛成根本无招安之心,他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他不仅要王要世袭罔替,还要军、政、财、人等大权,朝廷不能干预。而他们只要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即可。“光绪大骂道”张洛成太不自量力,竟敢提出如此要求,他是要我做亡国之君吗?“翁同龢道”皇上息怒。“

    屈平一道“虽张洛成的要求太过无理,但孙云锦此次也有罪。”翁同龢道“屈学录,敢问孙云锦有何罪啊?”屈平一道“既然张洛成毫无招安诚心,为何孙云锦在收到招安书信时,未及时甄别?耗费朝廷钱财事小,但让皇上颜面尽失是大。况且,听说在招安时,双方吵的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这丢尽了我泱泱大清的脸面。臣以为,至少要给孙云锦定个用人不察之罪。”翁同龢道“屈学录果然有一张利嘴啊,事先功课也做的不错。”屈平一道“谈判代表朝廷,既是朝廷办事,必要一举成功,孙云锦甄别不当,用人不察,在谈判中,又与贼子摩拳擦掌,拳脚相加,严重损害朝廷威严,臣恳请皇上治罪。“光绪道”翁师傅,你有何话要说?“

    翁同龢道”回皇上,在此之前,我们未看清张洛成毫无诚心,的确是我们的失误,但也不能全怪在孙云锦的头上,毕竟人心隔肚皮,谁能知道那贼子心里在想什么。至于维护朝廷威严一事,我认为摩拳擦掌才是真正的维护。那沙元柄目无朝廷,对付这种粗鄙之人,说理显然不通,只有武力镇压,才能给他颜色。“屈平一道”翁师傅将罪过说成功劳,将损害朝廷说成维护朝廷。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屈平一如此穷追不舍,毫无收敛之态,翁同龢心理清楚,这都是李鸿章的“杰作”。李鸿章道“翁师傅,孙云锦是否有罪不是我们口舌之争,而是根据相关依据定罚。根据《钦定吏部例》,孙云锦识人不当,用人不察,应该要接受处罚。“

    光绪道”李爱卿说的对,该例是我亲自所批,要是不罚,难以服众,但怎么罚呢?“屈平一道”用人不当,应罢免官职,只保留级别和俸禄。“光绪道”这也太重了吧。现在是非常时期,他毕竟在剿匪一线,要是罢免职位,临时换将,恐对我军不利。这样吧,给孙云锦一个机会,我们限他在半年内完成剿匪,否则到时数罪并罚,从重处理。翁师傅、李爱卿,你们看如何?“翁同龢道”这······“光绪道”好,就这样决定了。“皇上决定,臣子只能同意。不得不说,皇上此招甚是高明,巧妙利用两位大臣之间的矛盾,借力推力。如此行为一是可以笼络一方人心,让其更为忠诚。二可以敲打强势一方,打压气焰。三是可通过外力施压,逼迫一方迅速完成朝廷任务,减少朝廷财政负担。

    孙云锦得知朝廷此举,立即召集高层会议。孙云锦道“此次招安失败,皇上龙颜大怒,他要求我们必须在六个月内完成剿匪。今天给你们找来,就是商讨如何完成皇上的任务。“听闻此消息,大家大吃一惊。刘步蟾道”这怎么可能,我们与张洛成打了两年,虽然他们在经济上面临崩溃,但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大片土地。要我们在半年内全面剿除张洛成,简直不可能。“刘步蟾的发言一针见血,这的确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朝廷高层也知道,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光绪年间,各路海关都被西方把持,税收来源大大受阻,但开支一度扶摇直上。北洋水师要银子、亳州剿匪要银子、列强赔款要银子,民生要银子,修园子要银子,总之,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剿匪,将会结余一大笔银子。高层有他们考虑的角度,但在执行层面,却是步履维艰。好在亳州督抚府上下一心,将帅和谐一体,尽管知道不可能,但还是突破重重困难,想出了一条尽可能缩短剿匪时期之路。

    具体如何进行呢?请看下一章正面交战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