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江北1890 » 第七十八章 姜军铩羽而归

第七十八章 姜军铩羽而归

    话说上一章刘步蟾书写好密信,由护卫送出,游说之人顾延卿带着密信来到江州营地。哨兵道“来者何人?“顾延卿道”我是顾延卿,前来面见钟山王。“在哨兵的带领下,顾延卿如愿走进主帐。护卫大声呵斥道”大胆,顾延卿,见了王上还不跪下。“顾延卿道”听闻钟山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今日一见,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姜凌恒道”你是何许人也?礼贤下士的前提是富有谋略,声名远扬。而我从未听过你的名字,如何让我礼贤下士。“顾延卿呈上降书道”我来自宿州军中,我家主子刘步蟾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今日由于不同政见而被毒打,险些丢了性命。三思过后,最终选择投降钟山王,还望接纳。“

    降书上写道”我自幼被选派到西洋留学,学习西方民主政治,深刻体会大清制度的腐朽落后,但自小受到忠君报国的熏陶而未踏足一步。我忠心耿耿,战功赫赫,备受朝廷重视,本能做上宣慰使,却因不是孙云锦亲信而被之门外。李尚恕小子,才疏学浅,德不配位,骄傲自负,自视甚高,今日又因不同政见被毒打,差点丢掉性命。今王上率十万精锐,顺天而行,而朝廷衰弱,宿州兵微将寡,唯有弃甲倒戈方可保全。伏闻钟山王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我愿意率领粮草辎重,战船,兵马前来归降。泣血拜白,万勿见疑。“姜凌恒笑道“原来又是一个被朝廷亲手培养的革命派。”话音落地,姜凌恒拍案大怒道“刘步蟾用苦肉计,令你送来降书。此等小儿科,岂能瞒得过我的眼睛,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左右兵丁拔刀相向。顾延卿面不改色,仰天大笑。姜凌恒道“我识破你奸计,你为何还发笑?”顾延卿道“我笑的不是你,而是刘步蟾不识人。”姜凌恒道“刘步蟾为何不识人?”顾延卿道“要杀就杀,有什么好废话的。”姜凌恒道“我深通人心和权谋,你们这点小心思如何能骗过我?”顾延卿道“你说说看,你从那几条可以看出刘将军是诈降?”姜凌恒道“书中说刘步蟾在幼时就去了西洋留学,而后文又说在幼时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是不是觉得我认为西方学的也是四书五经啊?你是在挑战我的智商下限吗?”顾延卿道“敢问你理解的幼时是什么时候呢?”姜凌恒道“七岁之下皆可称为年幼。”

    顾延卿道“既然是七岁,为何七岁之前不能熟读孔孟之道呢?古之司马光,五岁熟读《史记》,七岁背诵《左氏春秋》。我家主子自幼聪明,三岁便开始背诵《大学》、《中庸》,五岁便可成诗,这种少年天才如何不能早早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姜凌恒道“那你解释解释,如果他是真心投降,为何不写能带多少人马,几时投靠?”顾延卿大笑道“你如此愚蠢,还好意思说自己深通人心和权谋,我看你倒不如把主帅的位子腾出来,交给我家大人,让我家大人带着众弟兄推翻朝廷。”姜凌恒道“我如何不通人心和权谋?你若说的有理,我自然礼贤下士。”顾延卿道“既是造反,就不能确定带多少兵马。士兵虽忠心耿耿,但毕竟是掉脑袋的事,谁不惧怕?不到最后一刻,岂能确定到底有多少弟兄?投靠时间也不能现在确定。如果约定明天动手,而实际上明天不是最好时机,岂不贻误战机?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还敢说自己深通谋略,真是可笑可笑。”

    姜凌恒带着疑虑望着这位看似忠善实际另有所谋的谋士。他在深思,也在迟疑不决。此时一个密探从侧边走出,送来的一封书信彻底打消他的顾虑。原来李幂已经将刘将军受刑的消息传来。姜凌恒看完李幂书信说道“我比较谨慎,先生不要介意。”顾延卿道“我家大人是真心投降,一片赤忱,请钟山王勿疑。”姜凌恒道“若此次能拿下宿州,刘将军是第一功臣。”顾延卿拜谢后离去。

    双方都在暗地里活动,行动极为隐秘,却也遮不住褚新月敏锐的双眼,他拉着秦昂驹道“最近必有大动作。”秦昂驹道“什么大动作,连我们这个大将军都不知道?”褚新月道“说实话吧,宣慰使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秦昂驹道“说话要注意,不是我们,而是你。你一天天干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事,而我忠心耿耿,只为朝廷。“褚新月道”我当然知道你忠心耿耿为朝廷,但我们交往如此密切,你觉得你会是漏网之鱼吗?“秦昂驹气急败坏道“你······以后没什么事,最好别来找我。”说罢,拂袖而去。

    顾延卿得到姜凌恒认可后立即前往宿州。李尚恕道“顾先生,事情办的如何?“顾延卿道”这次多亏你那位贤弟,否则姜凌恒不会这么容易相信。“李尚恕大笑道”好!“刘步蟾道”我这顿板子最重要好吗?“李尚恕、顾延卿大笑道”当然当然,没有你这一顿板子,我那贤弟也不会轻易上当。“顾延卿道”现在可以确定举兵日期了吗?“刘步蟾道”还不能,我们还少一样东西。“顾延卿道”什么东西?“刘步蟾道”风,而且必须是东南风。“顾延卿道”为何是风?“其实刘步蟾的所有战法都是障眼法。什么轻巧灵活,变幻莫测,专克姜军,都是纸老虎。总之,该战法表面看起来威力惊人,其实毫无战斗力,徒有其表罢了。当年英国邀请刘步蟾加入皇室,就是看中他这项能力,从而助力英国军队在未来战争中迷惑对方,到达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于后来,他们将战船首尾相接,是李尚恕军安插在敌方军中内鬼相助。该计策行云流水,巧妙连连,高潮迭起,可谓空前绝后,但遗憾的是该计策为远在敌军心腹的张长泰所想。为何又是张长泰。故事要从当日李尚恕和张长泰谈判招安事宜时说起。当日谈判的双方陷入混战,张长泰趁着混乱,抓住时机,将拥有三个夹层的锦囊送给李尚恕。李尚恕靠着第一个锦囊夹层里书写的“重用刘步蟾特殊才能“,一步一步引导局势发展到现在。现如今只需要顾延卿约定日期,坐等风起,一把火烧了姜军。可眼下是寒冬时节,只有西北风,哪来的东南风?李尚恕回忆起半个月前的画面。

    当时英国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经理凯文斯由于不能如期交货,前来赔礼道歉,这让李尚恕大发雷霆,他要向全世界厂商发布公告,记录哈兰德·沃尔夫的违约事迹。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信誉是商业最基本的东西,一旦触及底线,可能会对公司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凯文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去找褚云歌协调此事,李尚恕最后选择了妥协。为表达歉意,凯文斯将皇家海军罗伯特·菲茨罗伊上校送给他们作为顾问。此人是谁呢?他在皇家舰队主要承担预报海上天气的职责,确保每一次执行任务不受天气影响。在本次大战中,菲茨罗伊上校通过仪器测算,提供了最近一周的天气情报。李尚恕本表示怀疑,可连续五天正确后,开始深信不疑。在菲茨罗伊上校的测算下,本月初十天晴,并在丑时,东南方向兴起大风,持续六个时辰。大家得知此消息后,全场大惊,刘步蟾道“眼下正值隆冬,岂会有东南风。“李尚恕道”你放心吧,我说有,必定有!“刘步蟾道“既然将军如此确定,我立刻与姜凌恒约定。”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本月初十,今天黑云压巷,万里无云。巷里鸣起战鼓,李尚恕唤集诸将听令。第一先教黄老将军沿南岸而走,打出旗号,直取江州山北面龙岭。第二吩咐福康安领三千兵,奔赴安庆地界,防止姜凌恒残军向紫锡逃窜。第三唤蒋颖逸领三千兵去定军岭,焚烧山林,防止姜军丢掉战舰,绕到路上逃窜回庐山。第四唤曹弦思领三千兵,直截花塘山,只要看见敌军出现,便向西杀出。安排好四队兵马后,刘步蟾立即安排快船,使兵丁驰书约见姜凌恒,今夜来降。

    李尚恕排好兵,布好阵,正要出动之时,刘步蟾道“启禀大人,我还有一事启禀。”李尚恕道“说。”刘步蟾道“眼下开战大即,我发现羊皮卷保险柜有被撬过的痕迹!“李尚恕故作大怒之态道”什么!谁这么大胆?“刘步蟾道”羊皮卷为我军最高军事机密,一直存放在中军保险柜中,我还未查明是何人所做,但敢确定必是我军高层。“李尚恕道”此言涉及高层内部团结,你可要对你的言论负责。“刘步蟾道”末将愿意用我脑袋做担保。“此时,秦昂驹、冯知亿的将目光一致投向褚新月。既然如此,李尚恕命令,除刘步蟾外,冯知亿、褚新月、秦昂驹等人不允许离开李尚恕半步直到大战结束。在李尚恕的带领下,刘步蟾、秦昂驹、冯知亿、褚新月等人坐在主舰上,率领着百艘战舰向江州开去。

    眼看时间将至,姜凌恒站在混江龙号的甲板上远眺远方,自以为得志。忽一兵丁道“江面隐隐有一组舰队迎风而来。”姜凌恒登高远眺,大笑道“刘步蟾来降,真是天助我也!”顷刻后,钟山王脸色突变,似乎察觉到异常,如果说带领几千士兵来降,每艘战舰起码一百五十人,可船体吃水如此之浅,恐怕有诈。钟山王道“王惠然,你立刻带两百将士前去查验刘将军,若是无恙,再让他靠近。“王惠然立即率领众将士前去,刘步蟾甚是不理,继续开船。王惠然打开八十斤弓,百步穿杨,射至距离刘步蟾不足一寸的甲板上,不得已,刘步蟾只能叫停船舰。

    王惠然登船后,士兵的神经绷紧到极点,副将提议当机立断,现在行动。而刘步蟾却制止。双方会见后,王惠然先是施礼,然后告诉来由。随后,在刘步蟾的陪同下,十几人走向主舰。当到达门口时,两名士兵抽刀相挡,在刘步蟾的协调下,王惠然顺利走进,一直到达船舰内层。当船舱内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这里面装载的根本不是粮草军械,而是炸药、柴油、干草和火炮。王惠然大惊失色,并怒斥道“刘步蟾,你要干什么?”刘步蟾道“还用问吗?来人啊。”王惠然真是愚蠢至极,才带十几人就敢来查验,现在被团团围住,根本没有还手余地。正所谓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王惠然异想天开,搬出钟山王前来威胁之时,他不知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王惠然被处决后,副将拿着他的令牌,带领上百号人,全面控制前来查验的战舰。

    由于距离相隔甚远,钟山王和彭清川只能看见船舰上的黑影,对具体发生之事,浑然不知。眼看战舰一步一步的靠近,东南风依然未起,刘步蟾将心儿提到嗓子眼,正要准备以死相搏时,东南终于风起,刘步蟾大喊道“起风啦,起风啦!传我命令,全军点火。”随后,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几十只火炮朝着江州射去,几十只火船,撞入江州营寨,姜军木舰一时尽着;士兵想驱散船只,却被大铁链子锁住,根本无处可逃。伴随着红衣大炮的巨响,四下火船齐到,围歼姜军大营。瞬间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看着江心洲大营火起,黄老将军立即出兵,火速夺取龙岭,以切断退路。姜凌恒知道,他们的木舰毫无生机可能,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火海,将混江龙号等八艘铁甲舰带回庐山。在生死危机之时,一方面姜凌恒带人突围,另一方面彭清川组织还人手砸开铁链,尽可能保住木舰,然后装填弹药,试图反击。但在浩大的火势面前,他们的努力如同螳臂当车。

    现在的江心州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黄老将军从龙岭方向居高临下俯冲而来;右边是冯知亿从西南方向杀来;正面战场是李尚恕、褚新月、秦昂驹大队船只赶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姜军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正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狼烟四起的战场,刘步蟾手持长枪,奋勇杀敌。突然间,他发现一人,面似傅粉,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怀,气度不凡。直觉告诉他,此人必是钟山王。于是他杀出重重包围,孤身一人,杀向主舰。钟山王见此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自然知道是向自己而来,于是令人不惜一切代价对他击杀。刘步蟾虽勇猛,但寡不敌众,被护卫刺中腹部一剑,跌下战舰,落入江中,不过在最后一刻,他用尽全身气力,扔出长枪,刺穿钟山王的身体,钟山王血流一地,当场晕厥过去。彭清川和刘素衣调集所有军队,绞杀刘步蟾,最后,他们死战突围。彭清川也带着八艘铁甲舰,三十艘木舰以及三万余人逃脱。

    钟山王中枪后,昏迷不醒,彭清川主持大局。在他的带领下,三万人一路逃到安庆,此时已近深夜。死战一天的战士士气跌落到极点,将士们也很疲惫。彭清川道“这里是哪儿?”士兵道“我们已到安庆。”彭清川道“过了龙岭,就离紫锡不远了,传我命令,全速前进。”话音刚落,一队人马从芦苇荡中突然杀出,截断去路。刘素衣派一队战舰前去迎战,为大部队转移提供机会。彭清川知道,这里有守军,意味着敌军已经知道他的突围方向,若继续向前,恐有变数。因此,他临时改变方向,转而向庐山突围。当他率领舰队,驶至花塘山时,又一队战舰杀出,大叫“贼子休走!”火光中现出曹弦思旗号。彭清川催舰向前,留刘素衣断后。彭清川抓住机会,加足马力,夺江而走。由于是机械化部队,他们很快逃离到鄱阳湖水域贯江口。

    从江心洲大本营先向紫锡突围,却被阻拦,后临时改变方向,一路向西,最终走到这里才算安全。江心洲一战,姜军水师大败而归,姜凌恒也险些丧命,接下来,他们将何去何从,请看下一章彭清川野心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