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 42.燕宋联盟

42.燕宋联盟

    三人观赏了一刻钟后。远处的宋王偃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手拿大戈朝三人走了过来。

    待他走近,姬职便忍不住仔细打量这位饱受世人诟病的一国之君。只见他燕颔虎须,双目如电,威风凛凛,英气逼人。乍一看,不像是一国之君,反而更像是沙场上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

    宋王也在审视着这位已经亡国的燕国公子。昨日晚间他的爱相惠盎连夜进宫,跟他禀报了燕宋两国联合的计划。还把这个燕国公子夸得跟朵花似的。今日一见,不过就是一个其貌不扬的黄毛小子。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轻视之心。

    宋王偃上来就给姬职一个下马威,朝他说道:“公子可会武艺?与寡人切磋一番如何?”

    姬职心中有气,但看了眼他那盘龙卧虬的腱子肉,还是忍气吞声说道:“大王神威,在下岂敢班门弄斧?”

    宋王又用同情的语调说道:“那公子又凭什么保护燕国的臣民百姓呢?”

    姬职不卑不亢给他一个软钉子:“姬职不才,唯有选贤任能。选贤臣安邦定国,任良将整军经武。如此,姬职虽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可致士卒效死,臣民拥戴。岂是一夫之勇可比?”

    宋王偃闻言,双目圆瞪大怒道:“公子好胆量,竟敢变着法来嘲讽寡人。莫非是欺寡人手中长戈不利否?”说着便把手中青铜大戈往前一戳,直指姬职心脏。

    旁边的惠盎见状一副老僧入定的姿态,可无盐女却大惊失色,快步上前想要阻拦,却被姬职一把拦下。

    姬职神色自若地说道:“昔日惠相游说大王之事,天下皆知。

    今日姬职也有一术,可使大王不愿刺我,大王愿意听吗?”

    宋王轻蔑一笑,说道:“公子也学会了惠盎那套弯弯绕绕的东西吗?且说来一试。”

    姬职说道:“燕宋两国,唇齿相依。一国灭,他国威。

    今日燕国在外流亡之公子,唯姬职一人而已。国内王族宗室,皆已落入了齐军之手。大王须知,燕人离心,齐军断然无法长留燕国。大王认为万不得已要撤军之时,齐王当如何?”

    宋王略一沉吟说道:“齐王攻燕,花费粮草辎重无数。以其为人,断不会白白撤走。想来会给燕国立一个新君吧!”

    姬职说道:“大王英明。若大王杀了我,三晋虽有心干涉,恐无借口。齐虽未能吞燕,然必得燕国新君效忠。燕国定为齐之附庸,齐燕联盟,赵宋首当其冲,您说到时赵王会不会怨恨于您呢?齐国又会不会将下一个吞并的对象放在宋国身上呢?

    正如姬职日前对惠相所言。赵国受困于中山,齐若灭宋,赵恐无力救援。宋国最后之结局,只能为齐魏所瓜分。纵然大王有万夫不当之勇,翌日家国沦丧,宗庙成灰,又能如之奈何?

    再者说,齐国素来污蔑大王为桀纣。然而,大多皆为市井传闻,捕风捉影,并无真凭实据。姬职虽是亡国之人,却也是召公之后,一国公子。若今日死于大王手中,岂非坐实了齐之流言?

    大王今日若杀我,无异于递利刃于齐王。大王要刺的不是我姬职,是宋国的子民和宋国的宗庙社稷啊。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窃为大王不值。”

    宋王闻言,把长戈一收,朗声大笑:“公子好胆魄,刀兵加身,还敢侃侃而谈。昨日,惠盎在寡人面前对公子多有称赞。寡人本来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刚才冒犯之举,公子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去。”

    姬职暗舒了一口气,心想,自己果然是赌对了。

    这位声名狼藉的宋王偃并非那种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暴君,刚才果然是在试探自己。

    姬职宠辱不惊的说道:“大王过奖了,姬职愧不敢当。”

    宋王偃随即招呼众人坐下。宋王举起手中酒杯,对姬职说道:“寡人敬公子一杯。”

    姬职连忙举杯回礼,一杯香醇软糯的宋酒下肚后。宋王继续开口说道:“公子想要促成燕宋两国联盟之事,昨日惠盎已告知寡人。只是寡人心中仍有疑惑,还请公子为我释疑。”

    姬职拱手说道:“请大王明示。”

    宋王说:“昔日那苏秦合纵六国,锁秦于函谷关15年。然最后六国联盟不欢而散。只因彼此之间各怀鬼胎,互有龃龉。我等今日若合纵,难保那齐国不会连横。果真如此为之奈何?”

    姬职闻言却说道:“大王过虑了。昔日六国合纵联盟所以解散,乃因他们都是大国强国,皆对自家盟友领土虎视眈眈,以致联盟内部冲突不断,最后不欢而散。

    但今日我等都是小国弱国,自保尚且来不及。又哪来的心思去觊觎盟邦领土?我等之间只有共存之利,没有互侵之害。远非昔日六国合纵可相提并论。”

    宋王闻言笑道:“公子言之有理。昔日六国联盟共推楚国为主。不知今日我等联盟又由谁来执此牛耳?”

    姬职听出这话中的意思已经是赤裸裸的明示了。

    但姬职明白,没有魏国的帮助,单凭燕宋两国是锁不住齐国的。泗上十二诸侯国都是些小城邦,加起来都没有半个燕国大。联盟的主心骨只能由实力最强的魏国来当。

    姬职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在下以为,魏王德高望重,可为盟主。”

    宋王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昔日六国合纵联盟所以破裂,正因魏国与秦连横。魏氏向来朝秦暮楚,岂能担当盟主?

    况且,昔日孟夫子曾云:魏王望之不似人君。这种人当盟主,似乎德行不够吧?”

    姬职真是心累啊,这还没怎么样呢,就为第一把交椅争了起来。

    只好耐心劝说道:“那只不过是孟夫子一时激愤之言罢了,作不得数。

    当今天下,秦国独霸之势已成。东出中原之日,韩魏必首当其冲。放眼天下列国,日后能抗暴秦者,唯有齐国。然而,齐王又岂是急公好义之徒?若他出手相助,魏国难免会沦为齐之附庸。

    想来这是魏王所不愿意的。有我等在背后为魏王摇旗呐喊。齐王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吧?这是魏国的大利所在。只听说有人背叛信义,还没听说有人会背叛利益的。再者,若无魏国相助,燕宋安能抗齐?望大王以宋国大利为重!”

    宋王闻言点头称道:“好吧,那寡人便尊那魏嗣为盟主吧。只是,寡人还有最后一个疑问,那田辟疆为我等所困。公子又为何能确定他会抗秦,而不是与秦国东西呼应吞并我等小国?”

    这些日子与无盐女的交谈中,姬职已经摸清了这位齐王的脉象,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便说道:“如今天下局势是秦强齐弱。两国若是狼狈为奸,吞并我等小国。日后秦国只会比齐国更强。

    这并不符合齐国的利益。齐王所要的,不过就是超越其父之功业。

    我等可以齐王尊,携燕宋韩魏及泗上十二诸侯共朝齐王。对齐国,我等既遵之,又制之,大王以为如何?”

    宋王满脸不悦,说道:“公子竟让寡人去朝拜那田辟疆?”

    姬职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燕国与齐国有亡国之恨。难道在下就愿意自甘卑贱去朝拜齐王吗?

    只是时势所迫,为了存国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姬职观之,赵王有雄才,赵国翌日必当崛起。

    待赵国取代齐国举起抗秦大旗之日,便是我等与齐国算账之时。姬职必让那田辟疆连本带利的还回来。大王以为如何?”

    宋王心中震惊不已,再也不敢小看这个燕国公子,心中打定主意举起酒杯说道:“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宏远之谋,燕国有望了。那寡人便勉为其难去朝拜那田辟疆一回吧。来,寡人敬公子一杯”。

    姬职也举杯说到:敬大王,大王能忍辱负重,真乃宋国之福也!”

    宋王喝完杯中酒,又看了一眼坐在姬职身边,举此亲密的无盐女。

    不禁好奇的问道:“据寡人所知,无盐家主与田辟疆有婚约在身。为何愿意帮助燕国谋齐?”

    姬职闻言,一脸正色的说:“大王想来是听错了,这是燕国未来的国后,与田辟疆素无瓜葛。”

    宋王闻言呆愣了一下。旋即捧腹大笑,嘴中语无伦次:“田辟疆啊田辟疆,哈哈哈,公子真是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