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八月兰城 » 第壹八贰章 手指掀开一月

第壹八贰章 手指掀开一月

    当夜晚来临时,有满天星光,像是一簇盛开已久的花,每当日落西山,太阳的炙热点燃了这朵隐藏在遥远天空上的美,然后天幕黑暗下去时一瞬间炸裂,遍布整个天空,于是就有了望不尽的星辰大海。

    最后三支香在杂草丛生的坟茔前被点燃,于是我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从荆棘密布的竹林之中钻出来,摘下头上的干枯竹叶,手指凌空一画,画过一道圆弧,于是天空亮了起来,有一道如眉细长纤秀的月,如记忆中那女子的一双娥眉。

    乘兴而来,踏月而归。

    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给我们三姊妹每人一个红包,我正要拆开,爷爷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二娘不着痕迹地往这边看了一眼,说:“唐朔,拆开看一眼吧。”

    唐朔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很显然爷爷奶奶脸上有些不自然,不过奶奶多了些嫌恶。好在最后二叔开口,说:“现在拆开不吉利,红包嘛,当然得晚上悄悄地拆开。”

    唐朔眼睛里放出光亮,“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二叔笑起来。

    我不太想面对这些幸福表面下潜藏的矛盾,于是找了个理由躲开了。

    坐在门口的木墩子上,看这天空,许久未曾见过星空的我有些兴奋,压抑不住的快乐,只可惜现代手机的摄像头还不足以留下如此美妙的一景。我只能将之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闲来无聊时翻开看看,可仍然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模糊。

    唐朔在一旁摇晃我的胳膊,让我给他点放烟花,架不住他的死缠烂打,从唐玮那儿要来了一个打火机,百无聊赖地看着彩色的火焰燃起之后又熄灭,最后空气中只留下火药燃烧过后的刺鼻味道。我不知道是哪年开始不再喜欢春晚,或许是赵本山不再演小品的时候,我还记得当年那个卖拐个拐卖的小品,真令人忍不住笑出声。那些无聊的歌舞和索然无味的小品让人提不起兴趣,每天被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后还有受春晚的折磨。

    这一夜与其他夜色并无区别,我依旧是在凌晨三四点入睡,只是大年初一要去给干爹拜年,起的有些早。昨晚拆开了爷爷奶奶给的红包,里面两张崭新的两百块,我猜……唐朔和唐雅的加起来是这么多。

    我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会偏心,我问过唐玮,他一边控制方向盘,一边说:“不难理解,你现在成绩好,你爷爷自然是喜欢你多一些,不过这些你最好不要跟你二娘他们提起,你二叔虽然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会不高兴的。但是你要记住爷爷奶奶对你的好,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

    有那么一瞬间,衣兜里的红包很是烫手。

    干爹喜欢喝酒,我带了五十二度的清酒,只是可惜他不在,与干妈离婚两年后,他带着五六岁的独生子在流江边打鱼,养活了整个家。干爷爷早年间炸鱼,被雷管炸断了一只手,瞎了一只眼,有人说他是一个退伍军人,而唯一能证明这点的是他常年间戴在头上的绿色军帽。只有干爷爷在家,过了这么多年,他依然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我的声音,很是热情。陪他聊了一会之后便走了,还要去给大姑父上香,这么多年一次都没有落下。表弟谭宋君在家,陪我在山上逛了一圈,大姑父的坟墓修建在一处松树林深处,满地的松针踩着松软,不过在这种地方行走需要注意的是谨防滑倒。小时候经常会背着小背篼在松树林之中检松针,用于引火,这是寻常人家小孩常做的事。

    谭宋君没有上过高中,职业学院也换了两三个,好在这些年大姨攒了这钱,足够他挥霍。读了两年职校的他渐渐明白了事理,至少懂得了尊重长辈,前几年可是与小姑父打过架的,不过后来被狠狠地收拾了一顿。

    人总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这是后来他告诉我的。

    “有没有想过重新上学?”

    松树林间,感受着脚底的松软,我这样问他。

    他从裤兜里抽出一支烟,兀自点上,苦笑着摇头,说:“有些事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我快要十八岁了,而且我已经快三五年没有看过书了,你觉得还有机会吗?”

    我愣了下,“还有的,只是有些难。其实你可以慢慢考虑,在你二十岁以前,大姨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你,这是她亲口对我说过的话。”

    谭宋君吐出一口烟圈,弹开烟灰,笑着摇头,不知如何想。很快到了大姑父的坟墓,在松树林深处,很难长有杂草,而且常年有人修葺,所以并不显得杂乱。这座坟没有墓碑,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墓志铭,只是一撮黄土。

    回去与大姨聊了会天,话题除了我的高考以外,无非就是大姨对谭宋君未来的担忧与无奈,我也曾劝说他们母子,只是当年都很倔强,很叛逆。我们都是这个年纪过来的,都曾经自以为是,幸运地是,我们都不再疯狂。

    大姨快五十的年纪仍旧风韵犹存,她是一个注重保养的女人,无论是身材还是气质都可以说是上等。只是这些年被谭宋君折磨得苦不堪言,眉眼之间难掩着有着憔悴。哪怕大姨比唐玮年长五六岁,就外貌而言,大姨看上去要年轻很多。

    女人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美,是为了让心爱的人看见。

    四十多岁的大姨还能拥有爱情吗?如果谭宋君能够听话些。

    初一的一天满满当当地被安排,遗憾地是这个好天气我没能做一些自己的事,可想想在大姑父坟前说些有的没的俗话,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我的记忆里他的脸已经逐渐模糊,只有些许微妙的记忆残存在我的脑海之中。

    初一之后,便没有了别的事,唐玮和兰柔要去外婆家给外公上香,我没有去。

    晚上,所有人都沉沉入睡,只有我还有唐玮陪着爷爷在看夜间的最后一场抗日剧。忽然,爷爷说:“东山说明天会过来,你就留在家吧,明天,哪儿也别去了。”

    唐玮蹙额说:“他要过来?他哪儿来的你的电话?”

    爷爷摇头:“我哪儿知道,这是几点他没有联系过我们,突然间打了个电话,我倒是还有些惊讶,也不知他这几年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