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第一锦鲤 » 第118话 做个顺水人情,推他一把

第118话 做个顺水人情,推他一把

    一夜无眠。

    卢甲等人的死讯,让卢光彦整个人都变得阴鸷。

    他万万没想到,盼山堂那些学子竟能有此等能耐,更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在暗中相助。

    “不管是谁,既落到了我的手中,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手中的白瓷杯应声而碎,让本就狼藉的屋子更加混乱。

    但这一切,对于才名在外的卢公子,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日一早,便有消息从城外传来,使得雪灾后好不容易得到安抚的百姓再度陷入恐慌。

    “什么?那些山匪竟如此大胆!连周夫子的学生们都敢动手?!”

    “听说死了三个,重伤了十几个,那些学子一路披麻戴孝缟素着身,扶灵来上都,撒了一路的纸钱!”

    “化州就在咱们上都边上,都能闹出这等匪患,咱们上都只怕也不安全了……”

    “天爷!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前些时日好不容易躲过大灾,这几日竟然又闹起了匪患,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还别说,指不定这匪患就跟雪灾脱不了关系!咱们上都有陛下和林公子在,大家丰衣足食扛了过去,可是别的州府却有不少流民被逼成匪患,真是天杀的……唉……”

    “……”

    民间的流言蜚语,以最快的速度随着早朝传到了周帝耳中。

    “荒唐!”

    九五高座上,皇帝一把将手中的奏章摔到殿中。

    “竟然在京畿周围闹出匪患之事,化州府尹干什么吃的!他若是管不了辖下,有的是人愿意去!”

    “陛下息怒!此事只是民间流传,具体何况尚未可知啊……”

    “尚未可知?!”

    周帝气极反笑,“周燮都披麻戴孝快到上都了,张爱卿莫不是真想让他扶灵入都,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打朕的脸吧?!”

    西南大捷之事,好不容易让周帝扬眉吐气一番,将民间的非议扭转过来。

    结果这才几天,上都的百姓还没缓过劲儿来,又闹出学子被杀一案!

    最关键的是,这被杀的学子还是周燮盼山堂的人!

    别人不知道盼山堂,可没人比周帝更清楚!

    两朝帝师周燮,但凡招收在门下的学子,皆是有大才之辈。

    如今看是死了三个寻常学子,可对周帝来说,死的可是自己麾下的三个肱股之臣!

    眼见国试在即,三名已有功名在身的学子却死在沿途,若是他不能给周燮一个交代,那天下学子定会寒了心!

    “罗刹司听令!速带人去迎周燮一门入云阳!再有伤亡,提头来见!”

    “是!微臣领命!”

    胡承修领命离去,兵部也接到了指派。

    “兵部尚书杨峰!即刻带人与各州府联系,安排府兵护送所有参与国试的学子进京,不得有误!”

    皇帝的旨意,随着下朝,第一时间在民间流传开来。

    早就等着消息的卢光彦,也随着卢之南散朝,听闻了这件事。

    “这个周燮,竟然如此嚣张!”

    卢公子气得咬牙。

    不过是一个前朝余孽,陛下继位之时,看在他才学,和在士子间名望的关系,才许他继续做帝师。

    早年间,他主动请辞,还算识时务,没想到如今带着弟子回来,竟是如此大张旗鼓!

    “他这是当众打陛下的脸!”

    见儿子如此愤恨,卢之南叹了口气。

    “周燮这老家伙原本就是这般脾气,也不是现在才有。据说当年齐哀帝还在的时候,他也一点不留情面。牵扯进了人命官司,可不算是小事啊……这些流民,这次只怕是踢到铁板了……”

    说完这话,卢之南想到什么似的,又忍不住提醒。

    “光彦,待日后周燮来了上都,不到万不得已,你可千万别跟这老匹夫起冲突,这家伙可是难缠的紧。”

    卢光彦袖中的手缓缓握成拳。

    这话说的……太迟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撤回卢云那些人。

    否则他们若是和罗刹司那些人对上,怕是白白落了人口舌……

    不止如此,他还得尽快进宫一趟。

    “周帝派了罗刹司的人去接应?”

    听到寒山汇报,天歌停下手中的笔,“我倒是小瞧了他对此事的看重程度。”

    先不说调用罗刹司,光就府兵送学子入上都之事,都是前所未有。

    “也是这位帝师大张旗鼓,让咱们这位陛下不得不有所表示。公子莫看如今易相主掌云阳书院,但对于天下学子来说,云阳书院的身份门槛到底太高,民间士子最为推崇的,还是这位辞官隐退青城许久的周燮先生。”

    莫说别的学子,就是如今陈说这些的寒山,作为曾经的读书人,对这位两朝帝师,言语间也满是敬重。

    “陛下若是对此不作表示,之后指不定会引起怎样的非议之声,到时候,怕是要寒了学子们的心啊……”

    天歌闻言一笑,将手中笔放在一旁,“既如此,那咱们便给这位周夫子指上一条明路。”

    “公子是说,将凶手的身份透露给周夫子知晓?”

    天歌颔首:“不错。周夫子不是将那些凶手的相貌都画下来了么?咱们便做个顺水人情,推他一把。”

    “让高绍将那几人的伤口处理一下,等周夫子入京的时候,想个法子让他和罗刹司那些人发现,别让人怀疑到咱们头上。卢家那个小子这几日手伸得太长,是时候让他长点教训了。”

    由着卢光彦蹦跶了这么些日子,也足够久了。

    锦安宫。

    卢光彦刚在椅子上坐下,卢贵妃的贴身婢女便捧着一碗汤药进来。

    “姑姑这是怎么了?可是身有不适?”

    听到自家侄儿声音里的关切与焦急,卢贵妃闻言一笑,安抚道,“是你先前送来养身的药。试了几次后,韩太医说这方子对症,让本宫早晚各一次,先用上一阵调理调理。”

    说完这话,卢贵妃捧起药碗,将碗中黑乎乎的汤药一饮而尽。

    旁边的琴心见状,连忙将早已备好的漱口蜜水递过去,待卢贵妃漱口罢,又将蜜饯奉上。

    还不忘打趣,“卢公子知道,咱们娘娘最怕苦了,但这方子是您送来的,便是再苦,娘娘也忍着饮下,一日不落,可见公子在娘娘心中的地位。”

    “就你多嘴。”

    卢贵妃嗔声,但话里却没有责怪琴心插嘴的意思,“行了,收拾好东西,去外面守着吧。”

    卢光彦心中冷笑。

    到底是当姑姑的看重他这个侄子,还是贵妃娘娘一心想要子嗣傍身,真当他一点看不出来吗?

    但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卢光彦却始终面上含笑。

    “是光彦疏忽了,早该让人将方子改一改,也省的让姑姑日日受苦。”

    “良药苦口,你有这份心已是难得至极,哪里还能再强求那么多?”

    说完这话,卢贵妃看向自己的侄儿。

    “你今日来是有什么事?李泽明那边的事情,可还顺利?”

    “李泽明的事,有劳姑姑费心,如今一切皆好。侄儿今日来,是为另一桩事……”

    话到最后,卢光彦欲言又止。

    卢贵妃见状,不由正了神色,“你我姑侄之间早已胜过母子,还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卢光彦闻言,当即跪了下来,垂首俯身。

    “光彦有错,愧对姑姑看重!”

    卢贵妃眉心一跳,“到底出了何事?”

    卢光彦遂将卢甲等人之事道出,也不忘提及如今陛下已经派出罗刹司众人的消息。

    “侄儿原是想着利用那赵家小儿找出帝姬所在,谁曾想盼山堂那些人竟是如此命大,不止如此,卢甲等人也折了进去,如今连尸首都找不到。”

    “他们皆是姑姑费心培养,谁曾想却在侄儿手中折去这许多,侄儿实在是有愧姑姑看重……”

    软塌之上,卢贵妃眉眼间的笑意早已消散一空,留下的只有满面冷色。

    “人折了不打紧,重要的是若连尸首都找不到,怕是会坏了大事……为今之计,要做最坏的打算——派人去查那些尸首现在何处,能找回来处置干净最好,若是找不回来……”

    说到这里,卢贵妃种种的绣帕已经绞作一团。

    “若是找不回来,那便悉数推到西南吴悠余孽的身上!”

    众所周知,西南吴悠之乱打的旗号,便是前朝宝寿帝姬。

    反正如今所有人都盯着赵家小儿,那不妨干脆将事情闹大!

    “易相不是因为平定西南圣恩正盛,连带着沈贵妃也水涨船高得了不少赏赐么?如今吴悠余孽,死而不僵,便是易相西南之行有失,本宫看沈贵妃还如何嚣张!”

    从宫中出来之后,卢光彦终于松了一口气。

    暗卫折损之事,贵妃没有计较,已算万幸。

    只是想起先前那碗药……

    果然,侄儿再亲,终究比不过亲生的骨肉。

    寒意在卢光彦眼底涌起,随着冬日冷风,染上几分森然。

    原本对那梦境的怀疑,与多年照顾之情之间的纠结取舍,也在这一瞬落定,有了最终的答案。

    如今他能信的人,只有自己。

    最后回望了一眼那深深的高楼宫阙,卢光彦撩起车帘,毅然坐上,头也不回地着人驱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