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63章 巨商贾踊跃捐赠

第63章 巨商贾踊跃捐赠

    第二天,苏浚悄莫声息的出了宫,暗中游走于都城周边八县巨商富贾之家。

    也不知他使了什么法子、怎么发挥的三寸不烂之舌,古清华原本还担心商人们会持观望态度好一段时间,谁料才过五天,周口的方家和林家、徐家三家家长便至户部衙门,在衙门口呼啦啦全跪下了,徐家家长徐施高高举着一本折子过头,嘴里一边慷慨激昂的表示了原为灾区人民做贡献的拳拳之心。

    衙门口当值的衙役们才刚刚反应过来预备上前赶人,谁料“哗”的一下,也不知谁带领的,一大群百姓围了过来。待听清楚徐施嘴里对灾区百姓表示的慷慨激昂、深表同情之言,衙役们也不禁动容,更不用说围观百姓了。

    当值几人商量了一下,又看他们衣着光鲜,再一打听得知是周口富豪,便也不敢怠慢,慌忙进去禀报刘嘉。

    自打户部官吏们被抽调护送赈灾银两前往灾区,刘嘉提着的一颗心就没放下过,天天都在户部衙门里按时上下班,有时还超长加班。

    一听说周口三大富豪居然哭着喊着要捐款,心头一振,忙亲自迎了出来,将那三人引入前院偏花厅,问前因后果。

    听他们说完,刘嘉自己也不禁有些感动,便问他们打算捐多少,一听说三十五万两,刘嘉大吃一惊,口里的茶差点喷了出来,道:“你们三家——共捐三十五万两?”

    三人摇头,道是“每家各三十五万两!”

    刘嘉瞪眼张嘴,半响才反应过来,喃喃道:“这,啊,好,好啊!”他原本还以为生意人嘛,不过是仗着钱财搏个好名声,沽名钓誉之辈,谁知,竟然一张口便是三十五万两!

    刘嘉半响才反应过来,兴奋劲一过,突然警惕起来,细细的眼珠子滴溜溜转来转去,神色一凛,道:“你们,可是有事要求本部?”

    三人笑得坦诚,说得更坦诚,信誓旦旦表示毫无所求,一来同情灾区,二来为自己子孙后代积德,三来为自家老人积寿,同时也隐隐暗暗拐弯抹角表示了祈求减免赋税之意。

    刘嘉这才了然,他更倾向于相信最后一个理由。说起来,朝廷对商人收取的赋税,还真是不低的!

    刘嘉沉吟一会,自得一笑,抬头道:“得,兹事体大,且陛下对赈灾一事十分重视,本官得替你们进宫一趟,且瞧瞧陛下的意思!三位,便在此侯一侯吧!”说毕,万事皆我操心的叹了口气。

    三人听了自然起身恭送,一堆恭维夸奖、道辛苦、多谢等之类的话,然后自然少不了刘尚书“辛苦”一趟的辛苦费。

    刘嘉笑呵呵的与他们寒暄着,一副浑然不觉发生何事的模样,大摇大摆出了衙门,乘轿往皇宫方向去。

    轿帘落下,他迫不及待的从袖中抽出信封,打开一看,整整三千两,立刻美得脸上放光,两眼眯成了缝。三千两啊,够……买很多很多东西了。

    “你说什么?”古清华听他说完大为吃惊,睁大着眼一时怔住了。

    “微臣亦料不到,生意人中竟有如此慷慨之人,此刻他三人还等在户部衙门里,陛下之意——”刘嘉见古清华也大吃一惊,便陪笑着道。

    他却不知,古清华的惊讶跟他认为的惊讶不是一回事。古清华惊的是居然这么快便有人上门来了,她以为那些人起码要观望观望、反复谋划又谋划的。她不禁有几分好奇:苏浚究竟用了什么法子?这么见效!

    “士农工商,商人也是我大息百姓一员,既然有此善心,朕若是拒绝,岂非堵了百姓从善之道?”古清华醒过神来,向他笑道。

    “陛下所言甚是!”刘嘉当然不会放过拍马屁的机会,紧跟着道:“这是陛下教化有方,感化天下,臣敬服不已!”

    古清华微微一笑,没搭理他这话,稍稍沉吟,却道:“户部管的是户籍财税,事务本就繁多,如今又抽调了人手下去赈灾,恐怕爱卿越发忙不过来了!这民间善款就不劳爱卿操心了,还是转交内府管理吧!朕这就下旨,命内府接管此事,你回去后将那三人带到内府便是。”

    “……是,臣遵旨。”刘嘉心里一阵失望加扫兴,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来,领旨缓缓而退。

    “这个苏浚……”古清华望着前方,心里顿生说不出何种的滋味……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战果之辉煌程度远远超出了古清华的预计,前前后后竟有近两百户富商大贾人家前往内府衙门捐款,捐款数额从三十万至六十万都有,地域也是遍及几乎全国州县,苏姑姑和湘琳每天将账目呈报上来,目瞪口呆浑然不敢置信,万万想不到会有如此结果。

    古清华这边一接收银两,那边便命刘嘉拟出计划,做修改之后,将银两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并且,哪一处受灾州县拨了多少款项,用于何种用途,用的是那些人的捐款,古清华命人撰写了,在翟凤城各个城门口均贴了大字报,明明白白表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态度。

    官方向民间通报支出,这是前所未有的稀奇事,一时间成为翟凤城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众人无不赞叹女帝陛下拳拳爱民之心,甚至还有读书士子写诗作文颂扬女帝。同时,各大捐款商家的善行也得到了民间广泛的肯定,加之这事大得女帝陛下的肯定赞赏,各大商家的地位在众人眼中也有那么点与众不同起来,生意好了不是一点两点,名声更是暴涨在外。

    这倒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众商家们无不惊喜,暗自盘算:即使最后达不到心愿,这也不是一趟赔本的生意!

    于是捐款来得更加凶猛,但凡有些眼光、且拿得出这笔钱的,无不争先恐后往京城里内府衙门跑!

    议政王开始不屑,后来渐渐不安,也有一种自己也说不出来的不对劲,终于在一天早朝时,郑重的提到了此事。

    议政王一脸肃穆,凛凛正义向古清华引经据典说了一大堆正统礼仪大道理,然后道:“商人身份低贱,见利忘义,无商不奸,无利不往,朝廷之事岂容这等人胡乱搅合,陛下此举有损朝廷体面、为君尊严,还请陛下了了此事吧!”

    古清华不禁心头冷笑,啧啧,说得多好听!一副全心全意为她着想的嘴脸!什么朝廷体面、什么为君尊严?当初灾情报来,户部拿不出银子赈灾她急得要上吊的时候他在哪?这会子见她不但轻松过关,连灾后重建的银子都绰绰有余了,他倒跳出来说这种话!

    不过,古清华算了算,还有三天便到她与苏浚约好的一个月期限了,筹的银子已经足够,她也不可能没完没了的继续此事,确是时候该收场了!他这番话,倒是说得甚是时候。

    但古清华不肯立刻就同意议政王的说法,事关面子,说什么也得争上一争的。好比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甲方拟出的合同,即使没错,作为乙方也要挑点儿错处出来拉扯一番,这才不会叫甲方小瞧了去。

    古清华嘻嘻一笑,半真半假向议政王道:“议政王想是多心了!商人就不是我大息子民、就不是朕的臣民吗?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份善心,朕为何要拒绝?怎么?难不成议政王瞧着朕这些日子财源滚滚眼红了?议政王不要眼红,朕不妨把话放在这里,这笔钱朕一个子也不会收入小金库,将全部用于灾区救济与灾后重建,诸位爱卿可以监督朕做得到做不到!”

    古清华尚未说完,群臣无不莞尔,个别“扑哧”笑出了声,慌忙捂嘴垂头。待听她说到最后,众人都不笑了,有的怔,有的惊,有的服,有的佩,脸色忽然就严肃了许多。

    “陛下——”只有议政王,仍是气得脸涨得通红。

    “罢了!”古清华摆摆手打断他的话,笑道:“朕同你开个玩笑而已,议政王自然不是这等人!”

    “朝堂之上,还请陛下休要开此等玩笑,臣,当不起!”议政王气呼呼板着脸,眼中蓦地闪过几缕阴翳。

    古清华笑了笑,偏着头故作姿态想了想,下巴一扬,挑眉道:“这事便依了议政王吧!朕这就下旨,就说赈灾银两已经足够,再收的话未免显得朝廷别有用心,所以,请他们下次赶早,如何?”

    听她说到最后又不正经起来,议政王顿时又是一阵气结,向上瞪了一眼刚刚张嘴欲驳,转念一想,何必!她越是这般没正行岂非自毁形象?他何必提醒她?哼!

    “如此甚好!就依陛下此意吧!”议政王仍是冷冰冰的回道。

    旨意一下,刚刚赶到都城的商家们无不扫兴,纷纷央人走门道,不料内府竟是水泼不进,后辗转打听得这是议政王的主意,不禁对他大起反感,无可奈何之下怏怏离去。

    皇宫里,古清华已经命湘琳好生主意着与林芝等及时沟通,看看苏浚什么时候回来。湘琳很冷淡的答应了。

    孰料,最后一天已经过了中午,仍旧没有苏浚的消息。

    古清华的心里突然没着没落起来,止不住的胡思乱想,担心苏浚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