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神隐小面馆 » 八十九章 老树鬼话

八十九章 老树鬼话

    “哥们,我的课题你和张铭兄弟提了没有?我怕人家堂堂大老板没时间和我们这些穷教书的一起胡闹……”

    大刘对李崧讲的话让张铭颇有些意外。大刘到底是李崧请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还是大刘要邀请自己当合作伙伴?

    李崧这小子莫不是两头都在瞒着什么?

    大刘是李崧总是挂在嘴上的”超级大神“,而且是智商与学术上的”双大神“。

    李崧这头“逻辑怪”一直令张铭高山仰止。然而在李崧口中,自己与大刘放在一起,那就是“村妇与雅典娜”的差距……

    张铭通过与大刘的攀谈中发现,李崧可能一点都没有夸张。这家伙本科读生物专业,硕士毕业时竟然拿到“历史学”与“生物医学“的双硕士。博士期间又改为”分子生物学“方向。而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他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参与了无数考古研究。一年后发表的论文竟然轰动史学界,让他成为圈子里影响力极大的学者。

    大刘的求学生涯就是一段天才的传奇……

    “本硕博”三个学位横跨了文理两科,串联了三个专业领域。张铭这个从小被人崇拜为学霸的角色,来到这个世界却只有被反复碾压的份!

    李崧告诉张铭:

    “你们俩人是超级有缘分的。在你来之前的三天,我和大刘已经好久没聚了。到小酒馆里坐下一聊。结果吓了我一跳。你张铭最近一年折腾的事情,人家大刘早就琢磨的比你明白多了!而大刘正在苦苦寻找的一个合作伙伴,天底下却没有比你张铭更合适的。你说是不是天作之合……”

    从李崧的描述可以听出来,他并没有将张铭的秘密说出去。张铭意识到李崧正在暗示自己,大刘会是帮助他的贵人,而自己也是大刘正在寻找的合作对象。那么究竟这位被李崧崇拜到骨子里的神人研究的是什么?

    由于互相都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这个话还得“中间人”李崧先挑开:

    “你是否还记得几个月前的那个晚上,我俩如何用在《白马非马》的辩论中赢了那头老牛的?”

    李崧的话很隐晦,只有张铭听得懂,显然是不希望大刘知道与灵兕圣祖大王有关的太多细节。张铭心领神会地答道:

    “我记得你当用染色体理论,把那牛头大王给侃蒙了!”

    李崧指了指大刘:

    “谈到遗传学你我都是一知半解,如今我可把这方面真正的大神给你找来了!”

    张铭当然清楚“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就是研究生物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可是仍然想不明白大刘究竟对自己能有何帮助?更加想不明白大刘想找自己合作什么课题?

    大刘觉得有必要和张铭从头讲讲此事的背景,他也急于得到张铭的答复。因为如今他确是在鼓捣一个大课题,而张铭在他眼里是绝佳的参与实验的人选!

    张铭愈发觉得兴奋,一场“酒肉朋友”的聚会,到了结尾还有好故事听!

    大家约定以后去江城的聚会张铭为东道主,宾主双方一起在“神隐聊斋”里体会一把美食与段子的享受。

    北京的聚会就定在每年深秋,就在这屋子里一边欣赏漫天飞舞的银杏,一边喝酒吃肉。为了和”神隐聊斋“对仗,张铭建议此聚会定名”杏亭雅集“。大刘连连摇头:

    “名字太文绉绉,把大口吃肉的气氛都拍没了,依我看就叫‘老树鬼话’吧!”

    妙妙妙!名字起的直白,省了不少繁文缛节,直入主题才能相谈甚欢!就这样,三人愉快的达成了共识。

    冬日的午后,三人暖洋洋地靠在窗台上晒着太阳。电茶炉上又温了一壶花雕,“老树鬼话”的第一个开讲人自然是大刘,今日开讲的段子:

    话说,盘古开天……不对!大刘就是个普通人,生于上海,32岁的正教授。大家最爱用“智商碾压”来描述与学霸对抗的压力,大刘却从没觉得自己智商高。

    李崧和张铭这类的“小学霸”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往往出身精英高知世家。李崧的爷爷是响当当的“西南联大校友”,诸多物理学大神的同门师兄弟。张铭的爷爷则是之江医科大学的首任校长。

    二人都是继承了祖父辈的衣钵,在外人眼里都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世家子弟。然而这些小学霸的世界里,有一种他们最为恐惧的生物——哥斯拉学霸!

    “哥斯拉”的前缀就知道他们的强大来自基因变异!这些人是学霸中的“扫地僧”,无显赫家学背景撑腰,有的甚至家境寒酸。他们从不上奥数,更不上课外辅导班。因为父母既没那个财力,也没那个眼光。

    他们往往还有一个糊涂混蛋的爹,不是好赌就是懒惰。他们训子口头禅就是:“你小子将来只要有份正经工作,就算我家祖坟冒青烟了。”

    最没有天理的时刻会发生在家长会上。这些混账爹被一群非富即贵的家长顶礼膜拜,被班主任强行逼到讲台上传授“教子有方”的经验。往往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糊涂爹的都不知道”统考全区第一”是啥意思……

    大刘很幸运,就有这么个混账爹!

    不过大刘的爹只是读书少点,还算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靠着跑运输的辛苦钱没有让儿子在童年吃什么苦。不过大刘从童年到青少年时期是在“野生”的状态下成长的。16岁考上科大少年班,理科高考成绩全市第三。

    在众多家长艳羡和夸耀中,大刘他爹开小货车拉来几大箱八喜冰淇淋,请大刘全班同学吃。这是大刘读书生涯中,父亲除了学费、生活费外第一次额外支出。

    并非大刘不是他爹亲生的。对于儿子考上少年班,他爹唯一的认知就是可以提前上大学了,给他省下了两年学费!从那天起,他爹和跑运输的朋友们也开始吹儿子:

    “听说那个啥‘娃娃班’还挺难考的,看来这小子以后不用像我这样出去拉活了!就是不知道读这学校将来国家包分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