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鹅山旧事 »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

    店铺定下来了,接下来陈月红和张良要做的就是置办厨房用品、定做招牌和印制店内菜牌等等。

    第二天上午张良便骑车到店铺附近的招牌店去请人量尺寸去了。陈月红留在家里打包行李。他们准备搬家到所租店面的村子去住,现在的住处离得太远了,不方便,而且价格也比较贵。她上午给房东老婆婆打了电话,老婆婆说她有一个两房一厅出租。张良顺道去看了,说除了旧一点,价格和大小都合适。两人便和老婆婆说好要租,下午去交租金。他们准备就这几天搬过去,现在正好是月底,现在住的地方交的租也到期了。

    陈月红一整个下午都在打包行李。她本来想着就紧几样作用的拿,可收拾来收拾去,最后还是收拾出了不少东西。主要是她什么都舍不得扔,都是花钱置办的,怎么舍得丢掉。等张良回来的时候,屋里已经打包好了四五个大蛇皮袋,除了现在床上还用着的,以及煮饭工具和几人的洗漱用品,其他东西都收拾好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陈月红和张良先带了一袋行李到了新住处。随后张良又接着回去运剩下的包裹,而陈月红就留在里边搞卫生。这房子很破旧,地上厚厚的一层灰,角落里还结了蜘蛛网。厨房就更不用说了,到处黑乎乎的。不过户型倒是不错,两房一厅,南北通透,还有两个小阳台。听房东老婆婆说当初是准备建给自己子女住的。房子总共有五层,他们租的是第四层,楼下另外还住了两户人家。由于长时间没有住人,房子里一股霉味。陈月红首先就是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给屋子通通风。接下来就是先把地上的灰扫一遍。

    张良第二趟来的时候把他爸也带来了。张爸今天休息,所以过来帮忙搞卫生。张妈留在家里带小孩。张良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后,行李就搬得差不多了,他也留下来帮忙搞卫生。

    他们抹玻璃的抹玻璃,一个人负责扫地拖地,另外一个人清洗油渍斑斑的厨房和发黄的卫生间。

    虽然工作量不小,可毕竟有三双手。三个人干到下午一点过,终于把这个破旧的屋子打整得像个样子。午饭他们就在村口吃的快餐,回来接着又安床。房间是没有床的,要去一楼的楼梯下搬。三人先去一楼搬了两副七零八落的木床零件上来,接着合力把床拼装起来了。然后又一起把运来的行李整理到了相应的位置,一直忙到夜里八九点。到目前为止,这间小小的屋子才有了一点家的样子。

    三人拖着疲惫的身子骑上电动车回到旧住处。晚上他们还住在旧地方,等明天与那边的房东退了租,并拿回押金才搬过来住。

    第二天,办妥退租手续之后,张良先把他爸妈载了过去。然后才接上陈月红和孩子。张良在前面骑车,陈月红抱着孩子坐在后面。一家三口朝着火辣辣的太阳一路驶去。路上张良诉说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说挣了钱应该先买一辆汽车,这样带着宝宝出门才安全。电动车是肉包铁,万一出什么事就不得了。粉嘟嘟的女儿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看着可爱的女儿,有责任心的张良,陈月红觉得再辛苦也值了,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干吧!

    等安顿好了一切,陈月红和张良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批发市场买厨具。前一天晚上他们就盘算好了要买哪些,并写了一张清单。

    清单如下:蒸饭柜一个、微波炉一个、钢钵一百个、桌倚六副,中号炒锅两个、猛火炉两个、消毒柜一个、水池两个、冰柜一个、筷子篓六个、铁盆六个、深桶炖锅两个、垃圾篓两个、扫把两把、拖把两把、洗菜桶两个、滤水篮五个……

    批发市场的地址是张良在同城网上找到的。由于不熟悉路线,以及想到等一下要叫车拉货,因此两人搭的公交车去。

    批发市场距离他们店铺大约二十公里,两人换乘了两辆车才辗转到了批发市场附近。由于下车的站牌离批发市场还有一段距离,陈月红和张良又不认识路,两人在附近转了两圈也没找到。最后还是问的路边的行人才找对地方。

    批发市场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底下。下了一段斜坡就到了立交桥底,桥底下挤挤挨挨地停着小货车、面包车、电动车和三轮车。在马路的对面就是批发市场了。一片低矮的门面房按几行几列依次排开。靠外边的是卖一次性筷子和打包盒的,接下来就是批发干货的,剩下的都是卖厨房用品的。每一家厨具用品店都卖得很全,什么都有。而陈月红和张良要做的就是货比三家。两人顶着老虎太阳在批发市场内一家一家的跑,记下价格又跑下一家。

    到中午十二点,两人还只看完了一半的商家。两人决定先在市场内唯一一家快餐店吃点东西。陈月红和张良一人点了一个十元的快餐,吃完了继续跑。等到下午两点左右,他们终于跑遍了批发市场内的所有厨具批发部。经过比对,发现还是中途看的一家价格相对便宜。两人又返回那家店,把清单给老板看,说全部在他家买,让老板优惠一点。最后老板给他们算了一个优惠价,并把他们要的东西搬到了店门口。张良让月红在这里看着东西,他自己跑去桥底下叫车。

    陈月红蹲在自己的货物旁边守着。没一会儿,一辆蓝色的小货车就停在了她的面前,张良从副驾驶位跳下来。这是张良花一百元租的拉货车。陈月红和张良开始往车上搬东西。店家和货车师傅也帮着他们一起搬。很快东西搬完了,陈月红和张良也跳上了小货车的敞式后箱。出批发市场前,他们让师傅在出口处停了一下,顺便买了一点打包盒和一次性筷子、打包袋等。

    小货车迎着绯红的晚霞,带着陈月红、张良两人和这一车的货物一路往人口稠密的城区驶去。晚霞把两人的脸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映得红彤彤的,很是喜庆。

    温热的晚风吹在脸上,带来一丝丝的清凉。

    看来,明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他们是快天黑的时候到的。司机帮着两人把货卸了。为了感谢,张良额外给他买了一瓶冷饮,都是为了生活,谁也不容易。

    司机走后,陈月红和张良一件一件把这些东西搬进了自己的店铺里。除了冰箱、微波炉、消毒柜和两个炉子,其他东西都堆在进门的地上,这些东西明天还要洗一遍。

    回到住房处,陈月红累得两腿打颤,上楼都感觉没力。回到家的第一件事首先就是洗手,抱抱孩子。孩子一天没见她,委屈得眼泪花直转。张妈已经煮好了饭菜热着,陈月红抱了一会儿孩子就放到了推车里推到了饭桌旁,她和张良一边吃饭一边逗孩子。

    晚上陈月红哄着孩子很早就睡了,她和张良也累的很快打起了鼾。夜里孩子醒了一回闹奶,张良冲了奶粉,陈月红抱着孩子喂了一阵,接着一家三口便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早早吃过早饭,陈月红便和张良一块到店里搞卫生。张良懂一点水电,他安了一根水管到门口,方便以后洗东西。陈月红蹲在门口的水泥场地上洗钢钵,张良负责把东西搬出来,然后就开始拖地、将桌椅安装摆放好。

    两人忙到下午一点多才回家吃饭。吃完饭,陈月红留在家里陪孩子,现在店里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下午装招牌的师傅会来,张良得去店里看着。顺便等送煤气的师傅。

    招牌很快装好了,菜牌也挂到店里显眼位置的墙上了。两瓶煤气也送到了店里装好了。

    现在几乎可以说是一切准备就绪了。

    陈月红和张良摩拳擦掌,准备这一两天就开业,早点开早点挣钱,一天五十元的房租不能白白交了。晚上两人计划明天去村中菜市场附近的干货店买米买油,还有干香菇等其他一些必需品。菜市场旁边有好几家卖粮油的店,百货齐全。

    第二天上午,两人就骑电车出门去进米油盐等东西了。他们买了两包米、一桶油、酱油、盐、醋等若干。米买的是三元一斤的。他们想,米好饭才会香,吃饭讲究的不就是“饭香菜美”四个字嘛。既然要做就做好,这样才能长久。

    买好了这些,紧接着,他们又骑电动车去了五公里左右的大菜市场,那里卖的东西种类齐全,价格也相对要便宜许多。村里很多的菜贩都是在那里进的货。

    现在是上午的九点左右,大菜市场迎来了一天中最为繁忙的时刻。周边的居民,为了节省几块钱而拉着小推车走路从几里路远的地方来的老人,还有单车后座上载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方圆十里左右开饭馆的老板等人都挤进这个不足一千平方的菜市场内。还有站在菜摊后大声吆喝的各种摊贩。菜贩子们一般都是夜里一两点就要去城郊的地里进货,因此个个脸上是一副没睡饱的疲态。他们大多是夫妻档,有的是一家人做。陈月红看见好几家卖菜的摊子后放了儿童推车,推车上或坐、或躺着不足三岁的孩子。两个佝偻着瘦弱身子的老人家蹲在菜摊旁边的地上捡菜摊老板剥下来丢在地上不要的黄菜叶……

    这个世界,永远有人比你努力,也永远有人过得比你辛苦。所以,请珍惜你们安稳的日子吧。

    陈月红和张良将电动车停在不远处的停车场,挤进了人潮涌动的菜市场。两人在市场内转了两圈,出来的时候各自的手上都挂满了大包小包。有肉,有菜,有鱼。

    两人艰难地挤出了菜市场,把菜往电动车后座的蓝色筐子里放下。这个蓝色筐子是请人装的,方便买菜。他们驮着这一大筐子的肉菜回到了店里。

    回家吃过中饭后,陈月红和张良马上又回到店里。他们计划明天开业,现在要先做一些准备。比如剁排骨、腌鱼、泡盐菜、切盐菜等等一些可以提前做的事,免得明天手忙脚乱。

    两人一直忙到天黑,检查了一遍水电煤气,才回到店铺后边的一栋老房子里——他们的租房处。

    这天晚上,陈月红兴奋得难以入睡,准备了这么久,她期待着明天,同时也有一些紧张害怕。张良跟她一样,两人说话说到半夜才真正睡着。

    第二天早上七点,张良骑着电动车去大菜市场买菜去了。昨天只买了一些能留的,蔬菜得早上买才新鲜。陈月红也早早到了店里,她要准备其他一些东西,比如摆两张桌椅到门口,扫一遍门前的落叶,还有其他一些能做的小事都做了。

    大约九点钟,张良驮着半筐子的蔬菜回来了。

    陈月红帮着张良把菜卸下来,接着便蹲在门口的水龙头下洗菜。张良则开始煮菜。菜单上有几样很需要时间的菜,比如红烧排骨、红烧鱼块、豉汁排骨,这些都可以提前做好,有人点就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一下便可以装盘了。

    很快,张妈也推着孩子来了。孩子睡着了,她把孩子放在门内,接过陈月红的洗菜工作。

    空出手来的陈月红便跑进后厨切菜,五花肉切片、茄子切条、莴笋削皮切片、土豆刨丝,还有很多要切的。厨房里异常闷热,本身气温就有三十四五度,加上张良开着猛火炉在做菜,小灶上还炖着红烧肉,厨房里又没有装风扇,两人热得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不过,他们顾不上,都忙着做事呢。心里同时幻想着等一会儿的饭点他们店里的热闹景象。

    在做这些的空隙,陈月红和张良又合力把蒸饭柜抬到门口的水泥地上,加水开火。再在桌子上排开一排钢钵,钢钵里加适量的米和水,再把钢钵放进蒸柜里蒸。他们做的是蒸饭,一个客人就是给一个这样的钢钵饭,上面再盖客人点的菜,还有额外送的一点青菜。

    等陈月红把所有的菜都切好时,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十一点。这时候张良也把咸鱼茄子、红烧肉、红烧鱼、豉汁排骨等五六样菜做好了,整整齐齐地摆在厨房的三层货架上。另外,送的青菜也烫好了,摊开放在一个大的不锈钢容器里。蒸柜里的饭也蒸好了。

    现在就只等客人上门了。

    可能是还没到下班时间,店铺门前的路上很安静,偶尔走过一个两个人。陈月红站在店内满心期待地等待着第一个客人上门。张良站在后厨,时不时朝这外边张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店里仍然没有一个客人。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一些走路的、骑单车的工人匆匆地经过。可是没有人朝他们店里望一眼……

    陈月红心里焦急起来,她再也坐不住了,不时地走到马路上去张望。

    怎么还不来人?

    张妈推着孩子从村口方向回来,她说外边两家都坐了不少人,搞得热火朝天的。我们这里怎么回事,一个人也没有……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半,店里仍然一个客人也没有。提前做好的菜已经冰冷了,切好的菜表面也干水起皱了。陈月红和张良的心此时就像这冷掉的菜一样冰凉冰凉的……他们的一腔热情此刻化为乌有。

    张妈跟着着急起来,嘴里念叨着说:“唉,好好的班不上,非要做这个累人事。唉,我早就知道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陈月红和张良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垂着头不说话。

    他们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开头……

    这一中午,他们就只卖出去两个饭,一个红烧排骨,一个辣椒炒肉丝,营业额二十二元……

    看着准备好的饭菜,陈月红和张良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午一点,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张良热了一点做好而不好留的菜,一家人随便吃了一点。唉,其实哪里有心思吃啊。

    吃了饭,张妈先带孩子回住处了。陈月红和张良把蒸柜抬到了屋里,菜收拣进冰箱,卷闸门拉下,然后耷拉着脑袋回了住处。

    两人心里还有一丝期待,也许晚上客人会多起来。

    两人带着女儿眯了一会儿。四点钟左右,他们又回到了店铺开门做生意。

    晚上同中午一样惨淡。虽然路上的行人不少,可进来店里吃饭的客人几乎没有。他们从四点守到晚上九点,一共就只卖出去一个饭。

    由于一家人心里都不好受,他们晚上将近八点才热了一点中午的剩菜吃。

    天气热,很多菜都留不了,只能倒掉。陈月红看着这么多饭菜被倒掉,心里别提多心疼。这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啊!今天别说挣多少钱,光倒掉的这些菜都起码上百了,还有房租水电,今天起码亏了一百五十元……

    晚上她躺在床上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生意一直这样要怎么办?店铺的租金水电、住房的租金水电、还有一家人日常的开支,这些从哪里来?开店已经花了两万三四,现在她和张良手里只剩几千块钱了。如果一直这样,那孩子的奶粉钱都将拿不出来……到时候该怎么办?

    这一晚上,她根本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着这些烦心事。

    张良跟她一样,虽然他没有说,可是陈月红知道他也烦恼着呢。时不时听到他小心地翻身。

    第二天的情况跟第一天差不多,总共卖了五个饭,营业额五十四元。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店里的生意都是这样要死不活,一天卖个七八十元。张爸张妈见这样的情况,说要不就不开了,老老实实去上班。趁年轻在一个厂里立住脚跟,做个十年八年混个小管理当,虽然发不了财,起码能保证生活。

    陈月红和张良没有出声。他们在想问题出在哪?自己店里的菜口味不比别人差,价格也公道,都是十块、十二块的。

    最后两人得出结论,是他们的店铺位置不显眼。村口的两家都在路边,而他们的铺面在路面凹进去的树下,本身树挡住了,而且又是新开的,口味也不是很出众,人家当然选择去熟悉的地方吃。

    两人想起他们来看铺面的那天,路上匆匆而过的送餐人员,以及这几天时不时看见有骑着电动车,车上挂几个饭菜的人从他们店门口经过,往数码城方向去。看那些人油渍斑斑的衣服,以及他们匆忙的脚步,两人猜测这是菜市场旁边的几家快餐店的老板,他们好像在那里见过这些人,有点面熟。

    两人当即想到,既然没有人上门,那就送出去。当天晚上关了店门之后,张良就骑着电动车跑到给他们做招牌的那家店,让老板帮忙印制一些外卖卡片。

    接下来的三天,店里的情况仍然没有什么好转,一天卖个百八十块,连房租都不够。

    开店的第十二天,外卖卡片印出来了。这天早上七点,陈月红和张良一人拿一百张小卡片,避过保安,跑进数码城里,一层楼一层楼往人家办公室去塞卡片。他们将卡片塞在门缝里,等一下有人来上班,一开门就能看见。

    等两百张卡片全部派完,他们便忐忑地回去等着了。

    十点四十分,寂静的厨房里,陈月红的电话铃声响了。她赶紧掏出手机看,是个本地的陌生号码。她心里有点颤抖,猜测这八成是订外卖的。

    她激动地接起电话,“喂,你好,这里是良红快餐店。”

    电话里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你好,我要两份外卖。”

    陈月红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好的,请说。”

    同时快速地跑到收银台前坐下。厨房的过道里放了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子,那是刚开始准备做收银台的,里边有写菜单和笔。她将手机夹在右边脸和肩膀之间,在抽屉里飞快地翻找出写菜单和一支笔。

    电话里的女声说到:“要一份鱼香茄子,一份青瓜炒肉。十二点送到数码城四期四一二。”

    陈月红飞快地写下菜名和地址,并且与客人确认了一遍。

    电话挂掉后,陈月红和张良都激动得晕头转向。

    接下来,陈月红又陆陆续续接到了八个订餐电话。这天中午,十四个外卖加堂食九个,营业额突破历史,达到了两百四十八元!

    这天下午一点,一家人吃上了这半个月以来最为舒心的一顿饭。

    从第二天起,外卖电话还在继续增加,从一天十几个到一天三十、四十个外卖。堂食也在增加,从一天几个到一天十几个,二十个。到了九月底,店里的日营业额达到了六百元!

    这是陈月红和张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照这样算,他们一天能挣三百元,一个月就能挣九千元!

    这让两人的干劲十足。是啊,生活终于有了奔头了。

    国庆过后,张良又去派过几回卡片。卡片虽然派出去了,可不见得全部都到了潜在客人的手里。数码城有专门搞卫生的,有些还没被客人发现就被清洁工人清走了。还有的人拿到了卡片随便放在一个地方,过后就不记得了。另外除了他们,还有别家在派外卖卡片,只有派得勤,客人常常能看见才不至于被压在一堆外卖卡片的最底下。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经过张良的几轮大扫荡,这几天外卖量明显增加了。他们还搞了个活动,那就是一次性订满十个快餐送一瓶两点五升的冰可乐。另外米饭免费加。到目前为止,一天的营业额稳定在八百元左右。

    十月中旬,这天上午九点半,陈月红和张良像往常一样在闷热的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做着准备工作。张良在猛火炉上煮豉汁排骨,小灶上还焖着红烧肉。陈月红在刨土豆丝,最近吃酸辣土豆丝的客人比较多,她刨了满满一塑料筐的土豆丝。

    门口,张妈蹲在地上帮忙洗菜。小孙女躺在她旁边的婴儿推车里自己玩耍,陈月红在婴儿车的顶上挂了两个颜色鲜艳的塑料玩具,张妈给孩子买了一个小拨浪鼓,小孩挺省心的,自己玩这些东西能玩好一阵子。张爸今天休息,他也来帮忙了,他现在在门口的桌子上分米煮饭。

    这时候陈月红的电话响了。她有点奇怪,这么早就有人订餐吗?

    她猜的没错,这就是个订外卖的电话。令她没想到的是,电话里的人一开口就问她是不是良红快餐店,得到陈月红的肯定回答之后,女人说她要订八十个快餐,送到四期四零七室。

    陈月红一下被惊到了,她再三确认快餐的数量。得到客人的肯定回答之后才真正相信自己没有听错。

    放下电话,陈月红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张良知道这个地址,是他上个礼拜刚刚派的卡片。当时他去派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那家公司正在开会,他从玻璃门缝隙里看到里边坐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当时他在外边看了看,不敢打扰,准备塞两张卡片就算数。谁知道一个中年女人发现了他,他走出来问他是干嘛的?张良不好意思地说送外卖的,说着他递上两张卡片。女人接过卡片,张良便走了。过了两天,那家公司就打来了电话要订餐,这几天也一直断断续续在他们店里点餐,不过每天都是三到五个饭。张良还记得第一次送餐过去的时候,是那天他递卡片的那个大姐结的帐,她当时说身上只有二十元,说另外两元明天再给,当时张良想着算了,就说不用给了,算了。

    他不知道,这个大姐就是里边的财务,管事的。这家公司是家保健品公司,每个月要开几次大会,每次都要订几十上百人的餐。张良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因此今天的大会餐她便想在要到他店里订。

    说回原话,一家人听到这个好消息,瞬间高兴得忙碌起来了。陈月红赶紧备菜,张良也加快了手里的活,张爸跑来跑去帮忙加米煮饭。饭蒸上后,陈月红让他去买菜。有一些菜没准备那么多,要临时到村里的菜市场去买,张妈也加入到切菜的行列,幸亏孩子不哭不闹,吃了奶就自己玩,不然还真做不来事。

    陆陆续续又有一些订餐电话,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一个个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每家公司都要求十二点左右送到。因为所有的公司都是十二点下班,他们早点吃了饭好在办公室午休。因此留给陈月红他们的时间很紧迫,一家人没有空去想别的,一心只想着按时将餐品送到客人手里。

    张良是大厨,十一点五十,他准备好大部分菜之后就开始送那些零零散散的客户。陈月红对着手写的外卖单分菜、打包。张爸推着哭闹的孩子回住处喂奶去了,张妈这时候在后厨接力炒菜。店里几个客人在等着,不知道张良要多久才回来。她只能先顶上。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张良骑着电动车风一样跑了回来。一下车,他又接着去炒菜,等他把手里的菜炒好。陈月红也将那八十个快餐全部打包好了。由于东西太多了,张良一次拿不完,陈月红便跟着张良一起去了,家里交代给了张妈。

    陈月红一边手里提了十个打包在一袋的快餐,电动车后边的筐子里塞了四十个,前面的踏板处也放了二十个,用塑料筐子装着的。另外电动车的把手上还挂了八瓶大可乐。张良载着陈月红和这一车的东西,急匆匆地骑到了数码城四期楼下。

    两人一下车就开始卸货,张良手上挂了四十个快餐先一步跑进了四期的大楼内。陈月红也搬起踏板上的那个塑料筐子,为了少跑一趟,她将四瓶可乐放在筐子上面。她抱着这个沉甸甸的塑料筐子急匆匆地朝不远处的大楼正门走去。由于走得急,地上又是瓷砖,她脚下差点打滑了。

    当陈月红吃力地抱着这一筐东西走到门口时,一群穿着讲究的年轻男女说说笑笑地从大楼里走了出来,他们大概刚刚下班,正相约一起去吃午饭呢。他们经过陈月红时,她明显闻到一股好闻的香味。也许是哪个年轻女孩喷了香水。

    陈月红不自觉地看了看自己沾满油污、毫无版型可言的衣服,凌乱的头发以及满身的汗味。她心里一下就生出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情绪。也许是羡慕?是不甘?亦或是失落?

    她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总之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是啊,同样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别人穿的光鲜亮丽,坐在冷气充足的大楼里办公,而她却只能天天围着火炉一样的厨房转……任谁对比之后都会忍不住生出点别的想法来。

    不过,这种异样的情绪很快便消失不见了,因为陈月红看见张良正在一楼的电梯口朝她招手。

    她赶紧收拾好情绪,加快脚步冲进了大楼里。大楼内冷气充足,陈月红瞬间感觉到舒爽。她跑到张良旁边,把手上的筐子放到电梯里。张良让她在这里等着,他去车上把其他的东西搬来。

    等张良把剩下的快餐和可乐搬来了,两人才将电梯按到四楼。

    等两人气喘吁吁地将餐点送到四零七室,紧接着就跑下了楼,坐上电动车火急火燎地往店里赶。还有其他两家没送完,店里说不定又来了客人。

    两人风风火火地回到店里,店里果然坐着三四个人在等着。张妈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忙着炒菜,张爸把婴儿车放在店里,他一边跑着给客人上菜,时不时看一眼婴儿车里的小孙女。

    一下车,陈月红便跑去厨房帮忙,张良则接过他妈手里的锅铲。等陈月红把剩下的外卖打包好,张良又马不停蹄地去送餐。

    等餐全部送完,店里的客人也吃过饭走了,张良和陈月红又一起出去收钢钵。大部分的快餐店都是这样操作的,他们很少使用一次性打包盒,都是直接将电饭煲内胆或者钢钵送到客人手里。客人吃完饭会将这些东西放在办公室门口,等到一点半左右,各个店家就会来回收。

    等一家一家把钢钵全部收回来了,一家人才终于有空喘口气。

    下午两点过几分,他们才坐在门口的桌子上,就着店里盛剩下的一点残羹剩菜填充他们饿过头的肚子。真的,快餐店的活比农忙时节双抢还急人,不是电话催就是店里的客人催,这一上午,陈月红没有停过一分一秒,两条腿好像不属于自己一样,到现在还有点打颤。因为太赶了,心也还在猛烈地跳动着。当然,家里的其他人跟她一样,忙得脚不沾地,张良更是辛苦,除了送餐还要炒菜,到现在还在喘大气。

    简单地吃了饭,陈月红坐到收银台前算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今天中午营业额高达一千五百元!

    听到这个喜人的数字,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陈月红心里感觉到一阵喜悦,那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一种踏实的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

    是啊,做快餐虽然辛苦,可是它却能让自己挣到钱,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工作不分贵贱,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好工作。

    高兴过后,大家又开始忙碌上了。张爸张妈在门口清洗钢钵,陈月红收拾厨房,经过一上午的折腾,厨房里乱得一塌糊涂。张良则赶去大菜市场买菜,早上买的菜全部用完了,还在村里的小市场买了一些。晚上没有菜可用,他得去买一些菜回来,四零七室说晚上还要三十个外卖。

    一家人没有午休,张爸洗碗洗到四点;张妈除了看孩子,还要帮着扫地、拖地;陈月红在厨房收收拣拣,洗这洗那。张良买菜回来后,两人又接着洗菜切菜,准备晚上的东西。

    一家人这样忙到晚上九点才吃上晚饭。吃了饭,张爸张妈先带着孩子回去休息了。陈月红和张良骑电动车往村中央的菜市场去了。

    中午收钢钵的时候,陈月红发现送给四零七室的可乐基本没动。她猜测可能是来开会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他们讲究养生,不爱喝碳酸饮料。她又听张良说晚上去收钢钵时,他问了四零七点餐的那个大姐,她说会议还有一天开,明天还要点。陈月红想,既然他们讲究健康,那以后他们公司就改送水果。用买可乐的钱买水果也是一样的,客人也开心。

    菜市场外围的一条路上有许多开着三轮车摆摊卖水果的,种类丰富,价格也实惠。她和张良在菜市场转了一圈,最后买了两个西瓜、两爪香蕉和一些黑布林。

    两人把水果放在冰箱里,免得坏掉了。等他们回到租房处,洗漱好,时间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孩子已经睡了。

    晚上,陈月红躺在床上睡不着。白天过于疲劳,导致现在一时进入不了休息的状态,她的手和脚现在还感觉在高速地运转。

    她和张良计算着今天的收入。今天一天的营业额是两千零三十元。

    这把两人高兴得,陈月红算了一下,除了买菜买米的钱和房租,今天净挣一千元!这样做两天就是他们以前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了!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看样子,买小轿车是指日可待了。建新房也不远了。

    两人觉得现在虽然辛苦,不过也值了。

    他们甚至盘算起要请个人送餐,光自己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太累了,另外一个,如果经常不能按时送餐,客人也会慢慢流失。现在这样,不光小孩没人照顾,两个老人的身体也会透支。张良说明天写张招工的纸贴门口,招一个送餐员。

    两人说了一阵话,很快困意袭来,相继打起了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