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鹅山旧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时间的车轮无声无息地转到了二零一九年。所有的人都在为房子、车子而奔波忙碌。没买车子、房子的人心里攒着劲,誓要买上车子、房子,绝不能落在别人的后头。而已经买了的人呢,也不轻松,忙着还银行的贷款。总之,所有的人都为了眼前的生活而忙碌着,不敢停下来歇一歇脚。

    春节一过,陈月红和张良就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陵南市。他们还在开早点店,仍然每天凌晨三点多起来到店里准备,中午一点左右收拾好店里的卫生,再一起回到住房处。每日如此。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人的心里越发着急和迷茫。

    原本,按照陈月红和张良原先的计划,大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他们一家就回老家生活。可是随着女儿上小学年龄的到来,他们却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

    为了应对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去年年底,他们把南市那套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刚好张良有个在南市做装修的亲戚,便全权委托给他做了。张良的那个亲戚也痛快,说他会全程负责,不用他们操心,保准给他们做得妥妥当当的。

    九月份开始装修,到十一分月份就全部搞好了。房子只做了个最简单的装修,另外还置办了一些最基本的家具。陈月红想着,趁过年回去住一段时间,算是入火。顺便考察考察南市的整体情况。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陈月红一家人没有回老家过年,他们就在南市过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初十,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陈月红和张良都在考虑:如果下半年回来,将做什么事来支撑一家人的开支?

    他们在小区附近观察路边的店铺,又开车到远地方转悠了一遍又一遍,另外还在网上搜索了南市的招聘信息。发现,南市可能不适合他们……至少暂时是没有合适的方向。

    一来,他们做的肠粉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在南市是生存不下去的。二来,南市的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他们所能胜任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工资标准。自己拿手的没市场,找工作工资又太低,别的生意又不懂,这令陈月红很迷茫。她像刚刚进入社会那时一样,举足无措。不同的是,此时她的肩膀上有了家庭的担子,要更加小心谨慎。

    陈月红和张良毫无头绪地回到陵南市,他们原本计划是在今年四五月份把早餐店盘出去,刚好赶回去给女儿注册入学。

    可是越到后面,两人越觉得心里没底。南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即将要带着一家老小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去讨生活,这令两人很不安。

    万一在南市找不到事做怎么办?

    虽然说回去之后能省下女儿的学费,每月的房租也不用交。可是如果没有收入,那一家人靠什么生活?一家人起码要吃喝吧,还有日常的一些开销,小女儿的奶粉、纸尿裤等等都要钱。他们的小女儿才刚满百天。

    想到这些,陈月红和张良的心里就打鼓。

    而早餐店的生意很稳定,一个月能有一万五六的净利润。暑假那两个月因为附近务工人员很多会把孩子接过来住,所以店里的生意要比平时好,暑假两个月店里的净利润能达到一万八左右。说实话,他们舍不得啊。

    两人还想着把现在开着的白色轿车卖了,争取今年过年前换辆好点的车子呢。现在个个都讲要牌子货,身边的人很少是开国产车的,基本上都是十多万的合资车。国产车真的有点开不出门了。

    如果贸然回去,那这事还不知道要搁置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唉,到底是回去还是留下呢?”

    每天中午一点,当陈月红和张良把早餐店的卫生搞完,骑着电动车在回家的路上,都免不了要讨论留下还是回家的问题。

    两人坐着电动车走在非机动车道上,望着车水马龙的马路,心里很迷茫。

    经过陈月红和张良反反复复的讨论,最终,他们决定让女儿在这里读完小学,先存点钱再说回去的话。真的,回去没有挣钱的活路也憋屈呀。光靠身上剩的那点钱,很快就会坐吃山空。

    这样决定以后,两人便安下心来继续卖早餐。

    接下来,他们要操心的便是孩子入学的问题。他们像千千万万带着孩子出来讨生活的人一样,为了孩子的学位而奔忙。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到所在社区的新市民积分窗口填写申请。

    从去年起,陵南市实行积分入学。即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以父母的积分排名来进行录取的一种方式。积分的项目由基础分:社保、房产、居住证、租房和加分项:学历、专利、职业资格、表彰奖励和特定公共服务岗位等等组成。

    陈月红和张良都没有买过社保,之前的工作并没有提供买社保这项,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了解过。至于房产,我们知道的,他们也买不起这里的房子。居住证倒是办过几年,居住证是十分一年,而且是要连续不断的才算。租房是五分一年,但前提是所租的房子是有登记备案的。而现实的情况是城中村的绝大部分出租房是没有登记备案的,陈月红租的房子也没有登记备案,即使他们在这里住了六年,也不能算积分。至于加分项,只有一个学历有点分,其他的项目不用提。陈月红和张良的学历都是高中,只能算父母一方的,那就是加二十分。居住证十分一年,最高累积一百二十分,他们办了四年,也就是四十分。加上学历的二十分,总共六十分。另外还有一项,在本市设立了个体商户满一年的积五分,这样算起来就是六十五分。

    陈月红和张良都知道这点分数想上公立学校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他们还是提交了申请,万一呢。

    实际上是没有万一的。公立学校的学位远远低于今年要入学的孩子人数。虽然他们提交了资料,名单里显然没有他们。

    这是结果是他们预想到的。陵南市有几百万的外来人口,随迁子女人数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即使陵南市在努力地平衡这些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过公办的学位始终是很紧张的。随迁子女要想在陵南上学,要不就是父母在这里买了房,并把户口迁了过来;要不就交够社保年限,没有别的办法。再不然就只能去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低下,且学费高昂。入读民办学校的孩子一般都是父母在这周边做点小生意,或者学历不高,做着没有五险一金的工作,总之,基本上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到民办学校读书,可是没办法,他们不够资格读公办。

    公立学校进不了,陈月红和张良已经做好了花高价读民办学校的打算。

    到了五月中旬,中小学公开网上注册报名。

    报名那天,一结束早餐生意,张良便火急火燎地骑着电动车载着陈月红跑回了家。两人饭都来不及吃,守在电脑前填写资料。资料填好了,系统却因为进入的人太多而崩溃了,系统一直显示“在加载中”,看着一直转不停的小菊花,陈月红的心也跟着转啊转。她心里很担心,万一一直登录不上,怕会耽误孩子入学。

    她和张良轮流试了一下午,资料输了一遍又一遍,又无效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晚上将近十二点,才完成注册。

    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录取结果了。

    陈月红想,公办学校的学位紧张这可以理解,要交高学费的民办学校总有学位吧。她现在担心的是摇到的学校离现在住的地方太远了。网上报名采取的是摇号录取方式,家长可以在居住证所在的区域选取三所志愿学校。他们的住房附近倒是有一所民办小学——向阳学校。不过就是怕摇不上这所学校的号。陈月红想:万一摇到的学校太远了,就只能是让孩子坐校车,要不就是搬到学校附近去住。这两种结果都不是她想要的。坐校车不方便,东西太多了,也不好搬家。她心里祈祷,最好是能被向阳学校录取上,那样女儿既不用坐校车,他们也不用搬家。

    就在陈月红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第一批录取结果出来了。

    没有女儿的名字。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都没有摇到号!

    这是她没有预想到的。按理说应该有学位的呀。

    她心里十分不安,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第二次补录了。他们重新又提交了一份资料,等待第二轮摇号。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短短的三天时间,在陈月红这里比三年还要长。她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没个安定。

    不幸的是,第二次补录仍然没有被摇上号!

    陈月红和张良彻底慌了,这要怎么办?难道要把女儿送回去读书?

    两人都舍不得孩子回去。可是一时又不知道怎么办。

    陈月红一天到晚都在发愁,为女儿读书的事烦恼着。

    下午四点,她无精打采地去托管所接女儿放学,女儿说想和同学在托儿所内的滑滑梯上玩一会儿,陈月红便坐在旁边的矮凳子上看着女儿玩耍。虽然对着女儿她的脸是笑着的,可是心里却十分的烦恼。怕女儿没有学可上……这一时半会的,店铺要盘出去也不容易……

    就在陈月红心烦意乱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候,她偶然间听到托儿所的刘园长在同别的学生家长说她认识向阳学校的老师。陈月红一下动了心思,要不找她帮帮忙?

    她听说学位也是可以走关系的。给点钱,说不定就有了。

    但是她也知道,这忙是不会白帮的。

    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一向不屑于走后门的陈月红为了孩子能有学上,不得不放下脸面。她深吸了一口气,故作轻松的走到几米远的园长办公室。刘园长正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看到她进来了,礼貌性地问候到,“一一家长,有什么事吗?”

    陈月红用一种近乎卑躬屈膝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和请求。

    刘园长同情地说,“这样啊。那我帮你问问,可不可以到学校补录。但是,你知道的,人家不会免费帮忙,要是能补录上,可能要收点手续费。”

    陈月红连忙感恩戴德地谢了又谢,“好的,好的,没问题,应该的。”

    陈月红又看到了一点希望,心里稍微宽松了一些。

    回到家,她把这事和张良说了,张良说:“要是能让孩子读上书,出点钱就出点钱吧。不然没有别的办法呀。”

    唉,真的难啊!

    回家,挣不到钱;留下来,小孩读书又是个大问题……

    陈月红在忐忑不安中,等来的是刘园长爱莫能助的消息。她说今年是教育局统一摇号,学校不能私自放学位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陈月红犹如被当头棒喝,一时之间六神无主。她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女儿在这里读上书。

    不过当天下午她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系统显示:第二轮补录结果明确之后,家长可以到就近的学校咨询补录情况。

    这就证明还有机会?

    陈月红和张良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女儿还有机会能在这里上学,不安的是怕到学校咨询了也是白费功夫。

    由于已经到了学校办公人员的下班时间,陈月红和张良决定明天一早就去学校。

    第二天,他们破天荒地没有去店里开工。七点过一点,他们就骑着电动车到了向阳学校的门口。

    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学校的规模虽然不大,又处于村里比较偏僻的位置,可不要小瞧了这所学校。这所占地面积只有什马中学大的、略显破旧的学校有三栋教学楼,共六十三个班,两千多名学生。由于场地有限,校内的活动场地比较小,除了操场稍微大一点,基本上没有别的活动场地。

    今天是周末,学生们不用上学。此时的校门口围了不少打扮朴素的中年人,有几位还穿着送外卖的工衣。人们的脸上带着焦急,不安地东张西望着。显然,这些人和陈月红一样,是来给自己没有被摇上号的孩子补录来了。这些人中有的是在菜市场卖菜的,有的像陈月红一样做餐饮,还有的在附近上班。总之,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

    看来,底层人们的苦与痛都是相通的。

    在这一轮补录中,他们的女儿终于被录取上了,终于有学可上了!

    这太不容易了!

    九月一号,女儿背上了小书包,走进了向阳学校,成为了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小学一年级的学费是六千四百元一学期,家校通卡六十元,校服五套:两套夏装,两套秋装和一套冬装,总共六百元。在学校吃中餐,一学期一千四百元。昨天一次性交了八千四百六十元,近万元啊!

    加油干吧,过不了几个月,又该交下学期的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