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至高洪荒 » 第九章:论鸿钧讲道(一)

第九章:论鸿钧讲道(一)

    翌日清晨,古青山携家人,来到习武堂,就看到已有几个族中小辈在演武场等着。

    古川见古青山前来,便走过来,招呼道。

    “青山兄多日不见,神采依旧。”

    古青山回礼道,“古川兄谬赞了,昨日犬子三问,让青山很是心喜,有古川兄教授犬子修道,吾心甚安。然心中对兄言之道仍有三疑,今日特地前来向古川兄请教,还望古川兄解惑。这是拙荆对兄言之道,颇为好奇,随吾前来,闻兄之道,冒昧叨扰,还请古川兄见谅。”

    古川说道。“青山兄言过了,不叨扰。能与青山兄论道,也是吾之幸事。待吾教授族中晚辈修炼之事,再来与青山兄讨论一番。”

    “教授族中晚辈修炼之事为重,论道之事稍后便可,吾与拙荆先去旁等候,古川兄请便。”话落,古青山带着姜欣悦去到习武堂一练功房休息。

    等了一会,学生都已到齐。

    古川讲道,“今天修习武道,武道乃近身战斗之术,是由各种招式所组成的攻防之术,招式由各种动作所组成,武道讲究快、准、狠、变化无常,出招快,落点准,发力狠,腾挪之间变化无常,方寸之间与人战斗,武道的极致为战之大道,这便是今天修习之道。”

    “日后游历洪荒大陆,遇见擅长远攻之人,你们就用武道近战,遇见擅长近战之人,你们就用远攻。明白了吗?”

    众人大声回道。“明白了。”

    古川道。“好,现在跟着我的动作练,我怎么出拳,你们怎么出拳,我怎么踢腿,你们怎么踢腿。明白吗?”

    众人喊道。“明白。”

    古川带领众人修习武道,古川出一拳,后面众人学着出一拳,古川踢一脚,后面众人就学着踢一脚。时间在习武之中缓缓流逝。

    古川讲道。“今天就到这里,下午就不上课了,你们回去之后要勤加练习,切不可偷懒。”

    众人喊道。“是,老师”

    古川一挥衣袖,将众人送走,留下古锋、古凤。

    古川带两人来到练功房,就见中间摆放一茶台,茶台上有一茶壶,两个茶杯,茶台一旁燃一根熏香,古青山与姜欣悦坐在一起正在说笑。

    古川缓步朝茶台走来,笑道。“青山兄好雅兴”

    古青山起身与古川见礼请其入座,说道“古川兄见笑了,此物乃吾游历洪荒之时于一国中得见,有人用此物对面而坐喝茶谈心,吾见有趣便学了来”。

    古川坐下,问道。“青山兄何时外出游历?”

    古青山说着给古川倒了杯茶。“吾与拙荆完婚时外出游历,有子,方回族地,距今已有十万载岁月。”

    古川问道。“都去了何处游历?”

    古青山不好意思道。“说来惭愧,十万载岁月,吾却没踏出脚下大地一步!”

    古川调笑道。“依吾之言,青山兄志不在赶路,而在那山水之间。”

    古青山尴尬说道。“让古川兄见笑了。”

    古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醉仙楼百花仙酿,好酒,好酒。”

    古青山道。“此酒的确不错,入口绵柔馨香,回味甘,乃吾所饮之酒,位居十酒之列。”

    古川道。“青山兄真乃爱酒之人。”随后问道,“不知青山兄所问三疑为哪三疑。”

    古青山一边给古川倒酒一边说到。“善恶二魔,吾有一疑,何为魔?”

    古川反问道。“依青山兄之见,这魔所指何意?”

    古青山端起茶杯与古川敬了一杯,喝完酒说道。“依吾之见,这善恶二魔,这魔之一字是为极端、极致之意。”

    古青山放下茶杯,拿起酒壶为古川与自己各倒了一杯酒。

    古川点头说道。“道兄高见,这魔之一字却为极端、极致之意,君不见上古之时有魔神之称,有此称谓者均是修道到道之极致,方能有此称谓。”

    “此惑,已解。”古青山接着问道,“第二问为,何为天道之道,地道之道,人道之道?此三道吾已有答案,还需印证一番。”

    古川问道,“不知道兄答案为何?可否先说出?”

    “有何不可。”随后古青山讲道,“依吾之言,天道之道为规则,规定,故为无情之道,赏罚之道。地道之道为世界之道、为守护之道。人道之道为有情之道、变化之道。吾曾于一国做比,地道为国,有守民之责、爱民之心,天道为法,有监察之责、奖罚之道,人道为民,有亲疏之别、选择之权。”

    古川抚掌大笑道。“好好好,青山兄真乃奇人也,吾敬道兄一盏。”

    两人饮尽杯中酒,古青山拿起酒壶又给续满。

    古川道。“正是此理,道兄所言不差,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缺其一便是地人二道,地人二道便为有情之道,地之道为爱之道,爱之道没有变化只有付出,天之道为法则秩序之道,为无情之道,故也无变化,人之道为有情之道,在爱与恨间徘徊,故为变化之道。”

    “谢道兄解惑,吾敬道兄一盏。”话落,古青山举起酒杯,率先饮完杯中之酒,古川同饮。

    古青山又为二人倒了一杯酒。随后道,“吾还有一惑,请道兄解惑。”

    古川说道。“有何疑惑尽说无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古青山问道。“吾常闻,天道大势不可违,天道之意不可逆,和解?”

    古川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随后说道。“依道兄之见,应当何解。”

    古青山为古川续满酒说道,“天道之道即为无情之道,无情之道便无思,无思便无感,无感便无意,无意便无势,由此可得,天道无意、无势”。

    “当敬青山道兄一盏,道兄所言一点不差。”话落,古川端起酒杯,朝古青山一晃,然后一饮而尽。

    古青山同饮尽杯中之酒。又续满两杯。

    古川讲道,“道兄所问还要从鸿钧合道说起,鸿钧合道之前,天道无思、无感,洪荒中大小之劫皆是众生选择所致,并无天道推动,也无天意安排,更无天道大势,均是洪荒众生所言、所行为因,大小之劫为果。”

    “自鸿钧合道之后,天道就出现了,天意、天道大势。鸿钧合天道,天道借鸿钧有情之道产生思,有思便有感,有感便有欲,有欲便有贪,有贪便有意,有意便有势。此乃天道天意、天道大势产生的过程。”

    听闻此话,古青山来了兴趣,说道,“还请道兄细细道来其中原委。”

    古川讲道。“事情还要从鸿钧讲道说起,第一讲,大罗金仙以下之道,第二讲,准圣之道,第三讲,为圣人之道。”

    古青山疑惑道,“鸿钧合道之后?”

    古川点头道。“不错,当年鸿钧、阴阳、颠倒、扬眉大战罗喉,罗喉引爆西方灵脉,阴阳、颠倒、罗喉身死,扬眉重伤逃走不知去向,唯有鸿钧留在洪荒,天道感其救洪荒有功,将扬眉、阴阳、颠倒功德均赐予鸿钧,然鸿钧本源遭到重创与混元大道无缘,只能退而求其次成就天道圣人。”

    古锋、古凤听到开始讲罗喉战鸿钧之后的故事,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认真听古川讲的。

    古峰问道。“老师天道为什么会将四人功德均赐给鸿钧?”

    姜欣悦训道。“峰儿不可打扰老师讲话。”

    古川道。“无妨,孩童时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好学、好问,此乃天性,乃好事也,不可阻之,应当满足其心,讲明利弊、言明善恶、塑其心性,此乃正道。”

    “道兄所言极是,吾敬道兄,犬子能跟随道兄修道,乃犬子之幸事也。”话落,古青山端起酒杯敬古川一杯。

    古川与古青山同饮杯中之酒。说道,“道兄言重了,令郎与令爱聪明好学,修炼刻苦,实属吾见过孩童中之少有,能教授令郎与令爱也是吾之幸事。”

    古青山为两人满上酒,说道。“不若让犬子拜道兄师傅如何?也可全了这份情谊。”

    古川摆手道。“道兄不可,傅之一字太过沉重,吾担当不起,以老师称呼就可,道无先后、达者为师,日后相见,还可与其论道一番,一印彼此心中所悟之道。”

    古青山高兴的说道。“道兄真乃同道中人也。”

    “能与道兄成为道友,乃吾之幸也,当饮一盏。”古青山与古川又干一杯。

    古川放下酒杯说道。“能与青山道兄成为道友,也是吾之幸事。”

    姜欣悦没好气的说道。“你俩就不要互相吹捧了,锋儿他们都等急了。”心想这两人还互相吹捧上了,没看到儿子都等急了吗?

    古青山听到姜欣悦的话,看了一眼古锋、古凤,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笑着说“让道兄见笑了,还请道兄解答犬子所闻。”

    古川笑道。“无妨,孩童求知心切,此乃好事。”随后讲解道,“天道之所以将四人功德都赐给鸿钧,那是因为,在阻止罗睺之后,留在洪荒世界的就只有鸿钧一人,所以天道将功德都赐给了鸿钧,这也成就了鸿钧天道圣人的身份。”

    “鸿钧成圣之后,跟着心中感应来到紫霄宫,发现大团鸿蒙紫气,鸿钧用鸿蒙紫气修复本源伤势之后,想利用天道为自己谋求好处,然天道无思,无感,并不会被人利用,鸿钧想出一计,这一计便是合道。”

    “想要合道需要众生愿力,众生不允鸿钧便不能合道。鸿钧便告知洪荒世界所有生灵,于紫霄宫中讲道三次,每次三千年,三次之后合道天道。讲道三次之后,鸿钧收集洪荒众生愿力,合道天道之时洪荒众生意志便不会再阻拦。”

    “鸿钧一讲,大罗金仙之道,还算真心实意。这第二讲,就是断众生前路,至于第三讲,更是无稽之谈。”话落,古川端起酒杯轻嘬一口。

    古青山不解道。“道兄为何如此评价?”

    古川问道。“一二讲,先不说,单说三讲,切问道兄,何为圣人。”

    古青山端起酒杯喝了口酒,沉思半天说道“圣人是天地果位,是天地对一个人的认可,是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