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是仙术 » 第十七章 禪機爭鋒(一)

第十七章 禪機爭鋒(一)

    當時大佛看我一眼,一種玄之又玄,妙之又妙,說不清道不明的宇宙本源波紋,反映到了在大峽谷如痴如醉的我,頓時我進了一種微妙狀態,心若止水,身如槁灰,但又生機勃勃要萌發演化宇宙一切萬物,枯榮共存,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詮釋一切萬物空有的自性,不知過了多久,我醒了,道長不知何時回到我身邊,看了我枯榮同體,空性自在宇宙輪廻生滅,不生不滅的氣機流轉,他大徹大悟了,桎梏解脫了"萬古來前我己證此不滅身,就因一念陥入萬古長黑牢籠,今又得長明燈來照,此身永居光明地!說罷把回收的劍又拿出,向著峽谷隨意的揮出一劍,藏在山間深谷無邊無量的劍氣無聲的消滅,劍再一收深谷填平兩半的高山復原合一,原己死寂的山間峽谷,生靈又迅速生長循環,要填補己流逝萬古的精華,一瞬間,山間植被滿佈,巨木參天,鳥叫蟲鳴聲四起!

    看了己醒來的我一眼,不在留戀,手一揮洞天的一切都收入其身中,劃破虛空而去,只遠遠傳來"後會無期的聲音"!

    而在此虛空間的我,也迅速與另一空間的我合一,合一後睜開眼一看四周,人都不見了只剩一位老僧在回收蒲團坐墊,邊收還邊聞聞邊啐啐唸,說這一個味道太臭,這一個有點清香,這個不臭不香,我看他回收辛苦好意問道:要不要幫忙!

    他說:去去去旁邊納涼不要妨礙我評分打成績!

    我想在坐墊聞聞就是在評核那坐的人,那這老和尚也太神通廣大了!又惡趣味想會不會是逐臭之夫呢!正想著就有一蒲團直直砸到我鼻子,砸到鼻子的蒲團又掉到地上,聽到老和尚的聲音:那你聞聞這是什麼味道!我被砸蒙了,回過神來,正要講些什麼時?又被砸了一次,就這樣連續被砸了七次,才放過我,又問:聞清楚了!我看他一付你不講清楚他就要再砸過來。

    我趕忙回答:清楚清楚了!

    他說:喔!說來聽聽!

    我說:有香有臭!

    他說:廢話那麼多蒲團當然有香有臭!

    又說:香的是那一個,臭的又是那個!

    我說:剛剛丟我的都是香的!

    他說:原來都是香的,那我就不是逐臭之夫了!

    我趕快說:師父您神通廣大,考核諸天怎麼會是逐臭之夫呢?

    他說:臭小子算您嘴甜!

    又叫我過去幫忙,我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

    他仍在前面一個一個聞,聞完了就丟給我!

    我問:師父,聞蒲團有什麼門道嗎?

    他說:當然有門道,看你嘴甜我就指點指點你!一般來說看氣機是最普遍的方法,你有幸有大機緣,能看別的修行者的氣機拿來做自己的修行功法,那是以前沒有的!

    我心裡大吃一驚!我前世的最深層秘密他竟然知道!

    他看我表面不動聲色,但內心實大驚的我,繼續不動聲色的說道:修行界的水很深,沒你想的那麼簡單!你不要因為能前人所不能就貢高自大,那是會障礙你的智慧的,智慧不明,萬古如長夜!因為半高明或高明的修行者,都能以氣機來判斷對方的修為,你本身也算是此中的佼佼者,我就不再說!

    聞味道在凡界對凡人香臭的判斷在於衛生上的,喜好上的,疾病上的,而在修真上可以從味道來判斷其修為,這跟看氣機一樣,但也能從味道來判斷現在跟以前的修為差距!也能從味道判斷他在修行中發生了什麼,需要如何來加強或補救,總之這是跟觀氣機一樣是一種修行法門,當然還有聞聲救苦的法門!

    不說了,繼續工作!他繼續聞著,把聞完的就丟給我,我也一個一個收,起初沒覺得什麼,但後來就覺得這蒲團有千斤重萬斤萬,疊了七個以後就快拿不動了,他看我一眼:現在的後學,都太好高騖遠了,明明根基還淺薄,却自以為是大師,無所不能,有一兩個得意的事就認為天下無敵,可以為天人師了!

    又叫我:小子拿不動就要說,不要硬撐,會損道基的!

    說:拿到前面放蒲團的架子放好!

    我依言將蒲團拿到架子放好,但看架子不大放不了幾個,但有想那麼多,反正手快拿不動就拿去那架子放,時間久了蒲團也收了差不久了,剩最後幾個,也擺了進去,才發覺竟然一個不大的架子放了幾百蒲團,有芥子納須彌的神奇收納效果!

    收完了,那老僧也不客氣,把我當佣人使喚,繼續丟了塊抺布給讓我把道場地板擦乾淨,我看了看這裡的天色,心想要以前早就又要看那大美女了,這一次那麼久也沒回去的感覺!又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看了那老僧坐在那邊美美的喝著茶,就問他:師父,這裡我不知怎麼就莫明其妙的來了,我現在這麼回去我來的地方!

    他說:從來處來從去處去!

    我心想他跟我打起禪機來了!

    我心想禪機就是修行者開智慧用的,在實際遇到無可避免的劫難,用處幾乎等於沒有!

    但如遇到空中飛行劫機事件,或也可用智慧來跟歹徒週旋,來使歹徒能放過你,機會不大!

    如遇飛行機件故障:師父師父飛機要墜落了,怎辦?

    想想你未出生時的面目,是啊!也對回到你未出生時的面目,再投胎、再參悟未出生時的面目,修行重要的是修心境,要明心見性,遇生死大劫時那就隨福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