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马秋风 » 第18章 妙言巧分析

第18章 妙言巧分析

    “开战两个多月以来,我大周将士浴血奋战,阻敌于连泽一线,使其不能寸进,同时大量杀伤敌人,誓要让侵略者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电视上一个穿着职业套裙的女子以标准的语音播报着前线战况,中间时不时插播一些战场的镜头,不断展现涂有谟陀军标志的车辆、大炮被炸毁后瘫在原地起火冒烟的景象,还经常扫过地上横七竖八的一些尸体。

    现在正是中午用餐时间,餐馆里食客群集,墙上挂着的电视播放的镜头吸引得食客们一个二个都忘记了吃饭,瞪着两眼看着电视,有的甚至忘情地张大了嘴巴,刚刚送进去的饭菜漏了出来也不知道。

    毕竟从开战以来,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周遭到谟陀军的突然袭击,但是民间终究不太了解详细情况,更没有过像这样通过电视原原本本地观看战场景象。

    女子播了一段战场新闻后,演播室里镜头慢慢拉远,露出旁边坐着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士。

    他身穿得体的深色套装,头发向后梳着一丝不乱。男士四方大脸,目光深邃,嘴唇宽厚,带着自信的微笑,一看就给人一种睿智可靠的印象。

    女主持人微笑着说道:“今天很高兴请到军事专家于将军给我们分析前线战事!”然后转向旁边问好:“于将军您好!”

    于将军沉稳地点点头,回答道:“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于兆言。”

    餐馆食客里发生一阵骚动,人们交头接耳。

    “是于将军!”

    “于将军最懂了!”

    “于将军肯定了解内幕。”

    “听听于将军怎么说。”

    “啊呀!终于见到于将军了,于将军好久没出来了。”

    女主持人说道:“于将军,刚才我们在节目里综述了战争开始以来的情况,还播报了战场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战争爆发以来,咱们大周百姓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不但情绪上动荡不安,各行各业也都遭到各种损失。大家都寄希望于我大周军队英勇作战,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去。从刚才的新闻消息上看,能不能说形势在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呢?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战局?”

    “好的。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现在战局已经不仅是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是确实形成了对咱们大周有利的局面。大家刚才都看到了,谟陀侵略军被咱们英勇的大周将士阻挡在连泽州外,现在是寸步难行。而且咱们军队猛烈打击,给谟陀军造成极大杀伤。刚才镜头里大家都看到了,基本就是这个情况。”

    “就在两个月前,谟陀侵略军还大肆宣扬要在两天内突破连泽,一个月内打到上京,现在看来是在世人面前胡吹大气啊!”

    于兆言微笑着继续:“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说啊,以前有两家酒铺都说自己家酒好,于是约定打擂台,用老鼠来比赛。一只老鼠喝了第一家的酒,马上就醉倒了起不来。另一只老鼠喝了第二家的酒,不但不倒,还拎着酒瓶子大叫:‘猫在哪?出来让老子打死你!’这些个谟陀人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第二家喝的。”

    听到这里,食客爆发出一阵哄笑:“哈哈哈哈……”

    “就是,自不量力!”

    “谟陀土狗真是喝大了!”

    大家都这样欢快地笑了一阵,餐馆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自从大周遭到突然袭击以来,有大批难民从前线关州、宝全等地逃向南方,免不了有不少人来到上京,免不了使原本远离战场的人也受到了影响。

    上京的老百姓要说不担心害怕当然是假的,虽然没有什么人相信谟陀人可能打到上京来,但是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人们以往平静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像这样能开怀大笑一下的机会在这一段时间里也不多得。

    笑过之后,很多人回过味来,感觉心里怎么还是不那么踏实,毕竟上京距离连泽前线只有四五百公里,这场战事仍然没有远离,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平息。

    恰好女主持人就在这时追问了一句:“于将军,我们都知道连泽距离北方边境有二百六十公里左右,很多人就担心啊,说咱们军队在边境没能挡住谟陀军,让他们打到连泽,深入我们内地,那么后面也有可能挡不住,让谟陀军一直打到南方,甚至打到上京啊!您说这种担心有道理吗?”

    于兆言胸有成竹地点点头,说道:“咱们大周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忠厚善良、最吃苦耐劳的百姓,大周老百姓人人都心系国家安危,人人都忠君爱国,保卫这些可爱的百姓正是咱们大周军队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根本动力。”

    煽情过后,他把话题一转:“不过老百姓大多不真正理解军事,也不太可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战场内外的情况,所以做出一些猜测和推断就不会很准确,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呢,我非常愿意帮咱们广大观众朋友们分析分析。”

    于兆言顿了顿,嘴角露出一点自信的笑容,接着说道:“在给大家分析咱们大周对谟陀作战局势之前呢,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以前的战例。那是大约六十年前,咱们西方的兜鲁曼国准备入侵伐朗克国。”

    “要说这两个国家呢,一方面看像是好兄弟,经常结伙欺负别人,另一方面看又像是世仇,自己之间老是打仗,断断续续打了两三百年,从冷兵器时代一直打到了热兵器时代。过去打仗双方互有胜败,但是总体上兜鲁曼占一点上风,军事力量相对强一点,所以说呢,伐朗克大多数时间处于守势,对可能遭到兜鲁曼侵略一直都有准备。”

    “所以呢,当时伐朗克大元帅搞了一条防线出来,这条防线沿着两国边界,长达三百多公里,防线上布满了碉堡、坑道、壕沟和各种工事。伐朗克还在防线上布以重兵,安排了很多重武器,这下认为高枕无忧了,兜鲁曼人绝对不可能打穿这条防线。”

    “没想到战争一爆发,兜鲁曼人却根本不按伐朗克人设想的剧本来,而是绕道几百公里,从山区穿过,一下子就深入伐朗克内地。再看伐朗克这边呢,他们把重兵都排在前沿,后方极其空虚,而且所有人都对防线特别放心,心理上也根本没有什么艰苦抵抗的准备,所以仗还没怎么打,当时的伐朗克王室就投降了。后来伐朗克割地赔款,损失了不少领土,有一部分到现在也没要回来。”

    “我讲这个战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前车之鉴,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我们在针对谟陀侵略进行准备时,不能把重兵都顶在最前面,这样万一被谟陀军绕过去,我们大周就会像当年伐朗克一样内部空虚,被敌人深入内地。”

    女主持人这时插了一句话问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要把谟陀军放进来打,而不是把它顶在国境之外,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