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遮天打开了人体限制器 » 第六十三章 量天尺碎片

第六十三章 量天尺碎片

    卫楠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这一小块金属,放到眼前细细端详了一番。

    这块金属通体呈淡青色,拿在手中轻若无物,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其上有流云和飞羽形状的道痕交织,宛如一片飞仙之景。边缘处断裂变形,有被暴力折断的痕迹,明显是某件兵器的一角碎片。

    卫楠手上用力,手臂上青筋迸起,正常来说王者神兵都应该要被折断了,却没能在这上面留下任何痕迹。

    “色泽淡青,飞羽流纹,这该不会是......”拓跋峻死死地盯着这块不足掌心大的金属,激动得有些颤抖,“羽化青金!错不了!这是羽化青金铸成的武器的碎片!”

    “羽化青金?九大仙金之一?”卫楠也是一惊,完全没想到自己随手花三百斤源买的东西来头会这么大。那可是大帝专属的炼兵材料,甚至运气不好的如恒宇大帝在成道之前都没能找到仙金,不得不在成道后又寻来凰血赤金重新铸造了帝兵恒宇炉。

    “到底是什么人能将羽化青金铸成的兵器打碎......”拓跋峻喃喃,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在他看来,九大仙金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坚固的东西才对。

    “这上面有帝道法则的气息......”卫楠将其握在手中仔细感受,这上面有一股极淡的威压。虽然在岁月中流逝了大半,已经很难察觉了,但其本质上层次很高,卫楠见过的大圣境的老疯子远不能及,“多半是一件帝兵的残骸。”

    “帝兵?!残骸?!”拓跋峻表情都有些失控,他完全无法将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谁能打碎帝兵?难不成远古时期真的有帝战爆发过?两帝相争,败者的兵器被打碎,最终落在了这里?”

    “倒也不一定是帝战......”卫楠沉吟。他知道的更多一点,古往今来被打碎的帝兵确实少,但也并不是没有。恰好,他就知道这么一件断裂的帝兵,其材质正是羽化青金。

    “量天尺......”他轻轻出声。

    “什么?”拓跋峻不解。

    “曾经的皇道人物,妖皇雪月清,他的帝兵就是一把由羽化青金铸成的量天尺,”卫楠解释道,“这是一个盖世人物,年代十分古老了。传说他曾征战成仙路,甚至真的打出了一条通道,不想最终却功败垂成,连帝兵都在那一战中碎裂了。”

    他轻轻抚摸着这块只比拇指大了一圈的仙金,璀璨的光辉中缠绕着几缕黑色的死气,怎么也抹除不掉。他还从中感受到了一股悲意,甚至也引动了他的情绪。

    这是帝兵的神祇在为主人的失败而悲恸?还是妖皇本人在为红颜的逝去而伤感?他不知道。

    妖皇雪月清,是妖族除了青帝以外的另一位成道者,其证道年月比后者要久远得多。两者谁更强一点还不好说,但论经历,一定是前者更曲折一点。

    据记载,雪月清惊才绝艳,才情冠绝当世。其本体只是一只弱小的雪兔,却通过后天的修炼一路蜕变为龙,震慑了一个时代。这等盖世人物,一生却始终没能逃脱一个情字。他年轻时征战四方,想要成道后以最风光的姿态来迎娶自己的红颜。等他真的成帝了,天下八荒都寻不出敌手,归来时却只见一座孤坟。

    此后的余生,他都在追寻让逝者苏生的办法。但他虽为大帝,说到底也还是人道领域的修士,怎么可能复活那一缕芳魂?苦寻未果,他终在暮年时最后一搏,以一人之力轰击仙路,结果量天尺断为几截,他本人也身死道消。

    “如此浓郁的死气,看来他真的在仙路上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成道者身上一般是不会有死气的,哪怕在暮年时也是一样,他们的帝血足以磨灭这些东西。就算是哪些自封无数年的黑暗至尊,出世的时候都会保持一个相对强盛的姿态,甚至在极尽升华之后还能重回巅峰。

    对一位成道者说,死气缠身说明他全身上下的精血都已经燃烧殆尽,甚至没办法维持最基础的身体机能了。

    “可惜了,道则消散大半,死气难以祛除,这块仙金贬值了太多,”拓跋峻没那么多感触,只是替卫楠感到惋惜,“若非如此,道友炼兵时将这一块羽化青金熔炼进去,足以让兵器的品质上升一个档次。”

    “三百斤源买来的别人垫桌脚的石头而已,哪怕是一块有瑕疵的仙金也是赚大了,”卫楠本人倒是看得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何况,在卫楠看来,这死气也未必就无法祛除。他准备日后在神王姜太虚复苏时前去助阵,想必事了后姜太虚不会介意帮他将这块仙金洗练一番。如果姜太虚力有未逮,他就去请卫易。如果这卫易还不行,他就想办法去寻盖九幽出手。总之,北斗人族之中能抱的大腿很多,大不了他以九秘作为酬谢,相信这些前辈不会不愿意出手。

    他翻手将这块仙金收起,对拓跋峻道:“正好我准备拜访一番拓跋世家,既然道友来了,那便由你带个路如何?”

    拓跋峻正愁没机会和“前辈高人”套近乎呢,眼下卫楠主动提出要拜访,他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

    ......

    拓跋家的势力范围并不是很大,因此他们的族地离那座小城也没有多远。哪怕两人没有刻意赶路,也在当天之内就到了拓跋家的大门前。

    拓跋家院内的景象就与先前的源城大相径庭了。虽然都是以“石”为建筑的主调,但前者的气势格局明显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绵延的洞府和宫阙错落有致地排布于山中和云间,溪流被人以阵法引到了空中,化作瀑布垂落,下方的岩石被水流磨平,光可鉴人。一群白鹤在云中滑翔,一只只都被不差钱的拓跋世家喂养得膘肥体壮。

    各家院内的摆件也都有些来头,带着北域一些著名矿坑独有的气息。这些都是挖出来后不被看好的石料,经过精心雕琢之后放在各家院落内当作装点。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镇宅的石兽。其口中叼着的居然是色泽不一的异种源。当然,这些都是空壳。

    这里的人若是开石开出了异种源,会在将其消耗后留下一层薄薄的外壳,然后将其雕琢成球状,放进门口石兽的口中。这颗源制的小球的种类与大小,往往就象征了户主在源术一道上造诣的深浅。

    “不愧是传承已久的源术世家,”卫楠啧啧称奇,光是这些中空的“源球”,拿到外界去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道友洞府门口的石兽叼的是何物?”

    “在下的洞府就在我们族中祠堂的附近,等到了以后前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