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日月之夜 » 满分作文111,112

满分作文111,112

    满分作文111

    沉默的父爱

    BJ一考生

    六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十六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发现父亲的皱纹又深了、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他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终于,父亲远去了,及近拐角,突然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着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满分作文112

    战国·悲歌·遐想

    宁夏一考生

    除了史学家在那儿侃侃而谈,除了历史教科书上浮光掠影般的解释,又有多少人明白,地处荒夷的西秦为何能横扫东方六国?

    时光回到二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狼烟四起,杀声鼎沸,诸侯们忙着开疆辟土,一个血腥的时代扑面而来。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各个诸侯殚精竭虑,不惜重金,招揽贤士,高举“变法”大旗,革故鼎新之态盛世空前。

    魏,战国七雄改革的先驱。魏文侯胸怀伟略,任人唯贤,摒除弊政,终使魏国盛极一时。然而,文侯之后,仅历两世,继任者便废除先王之法,从此,魏国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赵武灵王,只要你稍微懂得中国帝王谥号学问,就会感觉一种霸气悄然袭身。这位君主执政之年,恰逢秦、齐崛起,以及周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可能是外患意识太强,他对军事改革情有独钟,“胡服骑射”之策既出,四夷震服。尽管如此,赵国并非是最后一个为秦所灭。赵武灵王至死也没明白,光靠皑皑金甲和铮铮铁骑,是征服不了幅员辽阔的中原的。

    吴起,战国一代奇才,深得楚悼王器重,被委以重任,试图力挽狂澜。孰知时运不济,悼王早逝,自己被敌视变法的“楚之贵戚”射杀于悼王尸身之旁。人亡政亡,前功尽弃。

    秦,地处西夷,蛮荒偏僻。孝公之时,重用商鞅,使秦国“移风易俗”,大治于时。商君被车裂之后,秦历代君主坚持变法图强,终使秦国“四世有胜”“长雄诸侯”,至始皇时代终于一统天下,成就王业。我想,肯定在哪一天,秦始皇跪拜苍天,遥祭商君英灵:无你,则无我大秦帝国。

    斯人已逝,留给后人的却是不尽的假设与遐想。为何秦能笑到最后?为何其他诸侯国殊途同归,终于一统?我们除了数落魏国国君无远虑,赵国国君的狭隘,吴起的生不逢时,还得赞叹秦国国君的持之以恒!

    战国诸雄的命运各异,给了我们哪些启发?一个国家要立足,就要有“创造”意识。“创造”无须豪言壮语,需要的是应时,是脚踏实地,是孜孜不倦。如同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一次偶然的失误,一个很小的留意,一个难得的机遇,一生执著的思索,让他走向科学的荣誉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