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小楼大厦 » 第188章 又出了一景

第188章 又出了一景

    早先那个人到水塘里捞烂泥,这里没有结上栅栏。春节后过来弄泥,进不来,就隔着栅栏向郑建设喊话。因为只是要一塑料袋烂泥,郑建设就帮忙弄了。郑建设也就知道了这里烂泥居然有这神奇的功效。

    那个人弄了泥回去,遇上些熟人,被问及,也就说了芦苇荡里烂泥的妙用。于是就有人跟风。

    这就有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应。

    后来到这里弄泥的人,没有那个人熟悉这里的路径,不知道可以通过和郑建设喊话来弄到烂泥。后来的人,只有一条路径,就是由大门过,才能进到芦苇荡里。

    此时的芦苇荡,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样子。有了不小变化。

    这一大片区域,被栅栏围起来,只有一个大门可以进。这个大门设在001号项目前。001号项目,已经动工,基础部分已经出来。

    这年的冬天可以说没有寒冷。即便是常年,这里的最低气温也不过零下3度。这一年,最低气温,就没有降低到0度。

    这对于做建筑工程的来说,可是好事,基础部分施工不受影响。

    要不然,因为结冰,工程上要被耽误不少时间。

    看大门的大爷可是忠于职守,不让闲人进来。

    来人有好几个呢,嘴皮子有利索的,有不利索的。

    嘴皮子利索的,开始求情说好话。

    “大爷。我们只是弄一些烂泥,就一小包。”

    大爷说:“一小包,也不行。你一小包,他一小包,加起来,就是不少的泥土流失。老板要是追究下来,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大爷。这里的老板,不至于这么抠门吧。不就是少许的泥土,也是宝贝?”

    大爷告诉,“你们可能不知道,这里的水塘需要泥土填埋。外面拉进来的土,不够。再让你们弄走泥土,我这就是怂恿你们来挖墙角了。”

    好家伙,大爷可是能说,还能上纲上线。

    有人献计,“大爷。你看这样可成。我用自行车去驮两蛇皮袋子土,来这,换你一包烂泥。”

    大爷想想,主要是做数学,算账。这个账算计了后,觉得可行。

    没有做请示,大爷就做主了,说:“行。这个方法,可行。”

    这就开始出景了。

    有人用了自行车。车子后边挂着两蛇皮袋子泥土。可是够沉的。骑的人,可是要一把技术,要不然,车龙头会向上翘起的。

    看门大爷用眼神过磅,围着这辆自行车,蹓了一圈,这才点头,放行。

    放行这辆车后,看门大爷的感觉上,爽极了。哈哈,哈哈。给工地看大门,应该有三处了吧。只有在这个地方,才有了些可以行使的权力。在其它的地方,看门时,多数时候,是被人骂的。

    这又来了一个,用了扁担挑子。

    为了弄到一包烂泥,这人可是下了血本。

    下血本,不一定就是出钱出财。看他年纪,不小了。这时,挑一担泥土,可是吃力不小。而且,看他挑的那个架式,让工地上干活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个人不是干这个挑担子事的。

    看门大爷也被这个人的举动惹笑了。因为放下担子的架式不对啊。这个人放下放担子时,差点一P股坐地上了。

    “我说你这个人吧。就不能用自行车驮吗?”

    这个挑担子的人,把担子放下,好不容易才站直,抹了一额头的汗珠,说:“不怕你老笑话,我不会骑自行车。”

    啊。原来是这样啊。

    挑担子的人问:“大爷。你看我这担子泥土,够不够数?”

    看门大爷已经被这个人的实诚感动,说不行的念头,起不来啊。虽然,这担子土,用十比一来说,是缺少的。

    看着这个人挑着担子进去的背影,大爷用了同情的眼神。

    看门大爷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可怜的“妻管炎”。

    妻子原本就喜欢吃咸鸭蛋。现在,听说有这种腌制的好材料,怎么可能错过。妻子要丈夫赶紧来弄泥。他来到这,才发现,想在这里弄到烂泥不容易。可是,妻子的需要,对他来说,就是圣旨。

    他回家后,把看门大爷的苛刻要求说了。妻子反而批评了他。意思,这是常识,好东西不容易得到。容易得到的,就不是好东西。

    听妻子这样解释,他就觉得,有道理,窝在心头的一口气,也就释然了。

    他妻子给他从旁边的人家借了一副担子。这户人家老房子因为修路需要,被拆迁,进了城,以前做农活的家什带了一部分。其中,就包括了担子,就是两只竹篾编的像簸箕样的筐和一条扁担。

    还是有人用了解比较先进的运送方式。这就是汽车。

    一辆出租车开到了大门口。车子要往里进时,被看门大爷拦住。

    出租车上下来一个妇女,说是运送泥土来的。

    什么,用出租车运送泥土,这本钱,下的也太大了吧。

    看门大爷就看了这辆车的后坐前,客人们可以放脚的地方,有四只蛇皮袋子,全是泥土。

    这就显然了,这个妇女要的烂泥量不会小。

    看门大爷用了公事公办的口气,做了提醒,“可要说话算数,十比一。车子出门时,要验货,才能放行的。”

    001号项目在施工中。工人们这就看稀奇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这络绎不绝的人流,干吗呢?

    莫非,是谁做了组织,来做无私奉献吗?

    还是有人看出了门道,知道这是以泥换泥。因为,最先来到的人,去那边水塘里捞泥。

    但也有送来泥土的人,不在就近的水塘里捞泥。他可能与最早从这里弄走烂泥的人是熟人什么的。他或许觉得,只有火鸡养殖场附近的水塘里的泥,才是最好的。

    这就有点按图索骥的意思了。

    阳春来工地,进大门时,大爷可是要表功了。

    大爷就把他如何用水塘里的烂泥换泥土的事说了。

    “每个进来的人,我都做了登记,最少得十比一。也就是说,想要从这里弄走一份烂泥,最少得运来十份干燥的泥土。”

    听在这里做值守的大爷表功,阳春只能是笑,点头。

    末了,大爷问:“阳总。我做的没错吧。我算的这个账,应该还算及格吧?”

    “不错。何止及格,我给你满分。”

    看着老板离去的背影,看门大爷自言自语:“还是老板明白事理。回家后,我可是要把这件事,给孩子们说道说道。做事啊,只要动脑筋,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出成绩的。哦。现在流行说,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