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小楼大厦 » 第261章 有这讲究

第261章 有这讲究

    老爷子打电话给阳春,说是买到一只苍鹅。

    阳春答应晚上过去吃饭。

    最近忙的,有些日子没有过去。

    老爷子说买到一只苍鹅,叫他们这边三个人过去吃饭,只是一个借口。这个,阳春心里明白。

    小孩子阳苏,没有看见苍鹅的实物,只得到了两根羽毛。

    就这两根羽毛,让阳苏挺开心的。

    这孩子,竟然用了四片创口贴,把这两根羽毛,粘到了他的小房间墙壁上。

    就这,挺好的,可以看成是这孩子的创意。因为,在这之前,他没有在其它地方看见有人这样弄过。

    苍鹅,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有些地方叫豚,或叫藤。这种家禽,比鸭大些,比鹅小点。头部有一小撮较长的羽毛,颜面处有赤褐色的肉瘤。

    苍鹅的肉质肥嫩鲜美,是菜肴中的佳品。

    这算是一家人聚齐了的晚餐。两个老人家,看着面前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吃得这么香。两个老人家的脸上,满满的高兴。

    对于苏玉和阳春的关系,两个老人,在一开始时,有过担心。现在,这几年下来,他们也就不说了。

    就这样,也挺好的。像是一家三口。

    能够这样同进同出,其它的,随便吧。

    到了这个年纪的老人家,也算是看得开了。

    吃了晚饭,三个人走回去的。

    路上,苏玉遇见同事。

    每每在这样的时候,苏玉是希望有同事能看见他们这一家三口。

    苏玉热情地跟同事打招呼。

    同事问:“这一家三口,从哪来。”

    这个同事,参加工作比苏玉早几年。她知道苏玉原先的丈夫叫牛发强,也见过其人。对于苏玉现在的处境,有听说,没有直接问过。

    刚才,用了一家三口之说,苏玉没有解释。这个同事也就心中有数了。

    在这个同事看来,阳春比那个牛发强,给人的感觉,要好许多。

    苏玉脸上美美地,告诉,“在我爸妈那吃的饭。现在回家去。”

    阳春有些好笑地看着苏玉和同事说话。他能够感觉到,因为三个人的一道,让苏玉在同事面前很是光彩。

    确实,苏玉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她已经不图别的,只要阳春有时间,陪她和阳苏一道,在这街上走走,就足以让她心花怒放。

    这在去年,苏玉还不敢这样。现在,已经有了几次类似的经历,阳春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她也就胆子大了。

    对于路遇类似的情况,阳春能说什么。只能是默认。

    再说,在一个房子里住几年,有些事情上,虽然没有沟通过,但有了一些方面的默契。

    回到家中,苏玉想到一件事,是在爸妈那吃饭想起来的。

    “爸有多年没过生日。我想,今年,给爸办个生日宴。不知道,行不行。”苏玉是试探的口气。

    苏玉说的爸,也应该是阳春的另一个爸。

    因为儿子阳苏的关系,老爷子还是阳苏的姥爷。

    “你想给老人家过,过好了。”这个事,阳春不可能拿出什么意见。但想到一个问题,“哎。老爷子生日哪一天?”

    在这种事上,阳春还真的没有记性。因为,他对过生日,没有什么概念。他自己基本上就不过生日。

    在苏玉说这个事时,阳春早已改口,不再叫儿子阳苏的姥爷为父亲或者爸爸,却叫起了老爷子。

    只有面对两个老人家时,阳春才迫不得已叫上一声爸或妈。这是以前称呼上的延续。

    “这个月的,阴历初六。”苏玉告诉了日期。

    “什么?你再说一遍。”

    “这个月,阴历初六。”苏玉又说了一遍。

    只是,苏玉复述时,看着阳春。因为。这个时候的阳春,脸上的表情有些异样。

    “怎么了?”苏玉追问了一句。

    阳春说:“是这样的。老爷子不喜欢过生日。以前,我有和他老人家聊过这方面......”

    “那是以前。爸不让我们给他过生日。怕我们乱花钱。”苏玉插话,是为解释。

    “我们先不要考虑老人家怎么想的。一个常识,应该明白。人到了五十九岁,如果已经大富大贵,是要做寿的。也有提前到四十九岁的。四十九岁做寿,也可以,所谓的知天命。大富大贵者,逢九必做寿。做寿,是要显示财力和交际关系的。”

    “那,没有大富大贵呢?”

    “没有大富大贵的人,从五六十岁开始,就不想过生日了。有他们自己的说法,叫偷寿。他们是认为自己的财力不济,人脉也没有那么的好。偷寿,也是希望长寿。”

    “哦。”苏玉可是头一回听说。

    “但!”阳春加重了语气,“即便是过生日,最好不要用阴历。阴历,又叫阴阳历。生日,是生长日,意味后面的再生长,时序上的再延长。用阳历,比用阴历好。说白了,过生日,是一个希望,图个吉利。当然要多与阳的色彩关联。避开阴的说法,最好。”

    苏玉的嘴巴张着,惊讶,甚至是,愕然。

    “你再看啊。那些已故的名人,诞辰一百周年什么的,用的也是阳历。我建议,如果要给老爷子过生日,最好按身份证上的日期。那个日期,是法律意义上认可的。不但名正言顺,而且多些阳气。”

    阳春又补了两句,“当然,如果,老爷子不计较这个,想过阴历的生日,也行。主要是他心里舒服,就行。”

    没想到,过生日,还有这样的讲究。苏玉又看了阳春一眼。

    苏玉说:“我听你的。”

    这事,算是翻篇,苏玉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现在的苏玉,在家中,跟阳春的话,多了些。因为,阳春也愿意和她说话了。

    “阳春。我有一个同事,去锦鲤小区看过。她提了一个问题。将来在那里生活,买菜的事,家用品购物,怎么解决。总不能买一瓶酱油,也要进城吧。”

    嗯。阳春正视着苏玉。

    这个提醒,太重要了。阳春居然没有想到这方面。

    “以后,这些方面,你还得多给我一些建议。”阳春这样说,等于就是对苏玉的赞赏。

    “我去陪阳苏做作业。”苏玉转身时,用的可是旋转的步子,带了些舞姿里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