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些如诗的青春岁月 » 第五章 意外的相识

第五章 意外的相识

    时光机转到了2002年,方婕妤对张江的喜欢还在继续,还在发酵,还在加深。上课时候心里想着的都是张江,偶尔走神,每本课本上都有张江的名字,好多好多,写了多少名字就意味着想了多少次。

    一次政治课上,老师发现了方婕妤的走神,叫她起来回答问题,解释一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下可惊住了走神的方婕妤,她慌乱地站起来,粗糙地解释:“尊敬自己的老人,也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爱护别人的孩子”。多年以后,方婕妤对当时的这个解释非常不满,语文课代表的水平也太差了。

    初中班的同学来自各个小学,大家都会相互攀比,每个同学都有同小学的伙伴,只有方婕妤一个人没有,她的小学同学大部分去了四中。

    园林小学在全县算不上好小学,方婕妤的语文成绩很有可能是在小学落下的。而张江所在的星河小学和王大志所在的明德小学就很有名,方婕妤一见如故的两个朋友:王雨琦和李帅就是星河小学的,她俩语文特别好。

    王雨琦长的很漂亮,大眼睛双眼皮,白白的皮肤,还是学霸。李帅性格极度沉稳,大眼睛瓜子脸,属于微胖型美女,也是学霸。

    王大志是谁?是一个和方婕妤纠缠了八年的男生,是抒写爱情神话的男生,夏天的风和阳光预示了他的出场。

    同学们都在说自己的小学好,他们成群结队声音大,方婕妤孤立无援声音也大,谁让她天生大嗓门呢?

    班里一个男生说:“我们明德小学可好了,我们班的王大志和顾方舟学习特别好,你肯定比不过他们!”

    这句话深深地激起了方婕妤的斗志,小学五年班长,初中又是班长,个性独立倔强要强,竟然有人公然挑衅她的水平,她一定要见见这两个人。

    王大志和顾方舟在37班,也就是张江所在的班级,而且他们三个还是很好的哥们儿。这个挑衅她的同学带着她去了37班门口,指着王大志和顾方舟说:“你看,这个是王大志,那个是顾方舟。”

    初见王大志的方婕妤并没有对他产生什么特别的情感,就觉得王大志长的很顺眼,似曾相识,其实顾方舟更阳光帅气,但方婕妤就是莫名地被一种熟悉感指引,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在心底酝酿,这种感觉类似一见钟情。

    所以,这次会面,方婕妤对那个黑黑的可爱的王大志产生了兴趣和不同寻常的感觉,回到教室后让人传话王大志:我要和你比期中考试的成绩。王大志也接受了挑战,并让人回话:比就比,是有点不好意思。

    张江似乎并不知道方婕妤和王大志比成绩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喜欢到最后算什么,所有人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很快,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成绩是全校张榜,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成绩,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们自然也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的成绩。

    张榜那天,下课后王雨琦陪着方婕妤去看成绩榜,方婕妤的心里惴惴不安,着急看到成绩却也想不出输赢算什么。终于在拥挤的人群里挤到了前面,王大志全校第三,方婕妤全校第十三,方婕妤在这次成绩比试中输了,她有点失落也有点小开心,夹杂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和王雨琦从拥挤的人群里出来后,迎面碰到了王大志和顾方舟。他们应该已经看过成绩了,因为王大志脸上显现着胜利者的得意,顾方舟的脸上则显现着难为情的表情,似乎在说:这个女生能考第十三名也挺厉害的啊。方婕妤和王大志相视无言,对视了一小会儿,方婕妤低着头露出了腼腆满意的微笑离开了。

    十四虚岁的方婕妤哪懂什么情啊爱啊的,但就像比武招亲一样,她认输:成绩没有比过,这个男生也看着顺眼,就他吧。似乎从张江到王大志,没有任何过渡,就是一次比成绩,方婕妤的眼里就没有张江了。喜欢了两年的男生就此在心里消失,她喜欢的人从此变成了王大志。从此在五楼阳台上,很少看到张江了,取而代之的是王大志。其实张江的成绩也不差,全校一百名左右。

    青春期的喜欢就是这么潦草随意,也许那时的我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喜欢,毕竟学业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学习才是生活的重心,我们都在为未来拼搏奋斗,所谓的喜欢也只会淹没在无情岁月里。

    2002年10月18日,马来西亚的大爷爷到达了西京,然后准备从西京回吉平探亲,按照计划应该是10月22日到达吉平。

    方婕妤出生后的第二天大爷爷第一次回家探亲。1995年第二次回家探亲时方婕妤六岁,躲在妈妈身后不敢和大爷爷说话,大爷爷当时就告诉她的妈妈:“多多锻炼孩子,让她胆大一点,女孩子要当男孩子养,以后她就是方家的顶梁柱。”亲爱的大爷爷,您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方婕妤虽然没听懂,但是她妈妈听懂了,谁能想到日后的方婕妤胆量惊人,天不怕地不怕。

    第三次回家探亲便是今年了,这次的探亲将看到刚出生不到一年的方婕妤的弟弟,没想到方家还能再添丁,大爷爷一定会特别高兴吧。

    方全富这次回家探亲,带着自己的二儿子和五儿子来的,五儿子还带了老婆和大女儿,他们都对探亲充满了期待。

    马来西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37度+,方全富他们来西京时穿的比较薄。当时的西京天气突变,10月19日西京就开始飞雪。

    方全富赶紧穿厚衣服,但是75岁高龄的方全富已经无法抵挡如此巨大的气温变化。他本来就有脑血管病,血管突然剧烈的扩张和收缩,让他突发脑出血,瞬间与世长辞,那天是2002年10月20日。

    二儿子和五儿子当时真的是手足无措,赶紧打电话给吉平的亲人:“我爸爸,我爸爸,他,他没了,人没了,你们快点来,来西京啊。”亲戚们还是听懂了他们不太熟练的汉语,大概意思应该是方全富在西京去世了。所有的亲戚赶紧买票,连夜赶往西京,方婕妤的妈妈要照顾幼小的儿子,只能由爸爸一人去了。

    他们在西京抱头痛哭,方全富终究还是没有回到家乡,终究还是没有让自己尘归故土。儿子们在西京买了棺材,花费20万人民币通过飞机运回了马来西亚。其实亲戚们表示家乡给方全富留的有坟地,希望可以让他回到家乡安葬,被孩子们委婉拒绝了。

    方全富的二儿子和五儿子也终究没有实现回乡探亲的愿望,他们带着安放父亲尸体的棺材悲伤地回国了。

    方全富生前说过要按照家乡的方式安葬:不火葬要入土为安。于是方全富最终在马来西亚的土地里安息了。

    亲戚们在西京安顿好方全富的后事后,顺便还去海津逛了逛,也许是因为爸爸去过西京海津,描述过大城市的美好,方婕妤对西京和海津有了无限美好的想象。

    方全富的去世举家悲伤,大家都得到过方全富的帮助和救济,都非常感谢有这样伟大的精神支柱。但是也有亲戚对方全富有意见,当年方婕妤的大姑婆的儿子想去当兵,因为有方全富这个海外亲戚,不能当兵。

    大家理解建国初期的中国吧,那时百废待兴,政治极度敏感,海外关系就是非常敏感的存在。

    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应该欣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人过上了幸福富裕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