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些如诗的青春岁月 » 第十八章 毕业那年

第十八章 毕业那年

    时光匆匆,一不留神就到了毕业季,大学四年还真是如弹指一挥间,他们这群人都将在2011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面对未来的选择,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毕业季离别季旅行季,同学们都在进行着毕业旅行。方婕妤宿舍的八个姑娘,除了方婕妤跨专业考研到了西京师范大学,另外七个姑娘都决定回到自己家乡做一名药剂师。各大医院非常缺药剂师,既能回到家乡和父母相互有照应,还能有份不错的稳定的工作,在家乡的小县城过着安逸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2011年4月,八个美丽大方善良的姑娘一起去了黄山旅游,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及情谊来了场旅行告别。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大概做了些攻略的她们,坐着火车从洛原去到黄山市。为了更好地游览黄山的美景,了解黄山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她们在当地找了一个导游。

    在火车上,大家边看车窗外的风景边聊天,杂七杂八地聊过去聊未来,甚至聊到将来要生几个孩子。

    方婕妤一边和她们搭话,一边和王大志发短信,王大志告诉她一定要和他保持联系,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告诉他。王大志每二十分钟和方婕妤联系一次,就是为了获取她的动态。

    已经在恋爱的他们当然也会说一些情话啦。方婕妤:“嗨,王大志,在火车上好饿啊。”王大志:“饿?饿了是要吃我吗?”方婕妤:“你咋这么讨厌?”王大志:“那你不喜欢这样的我吗?”方婕妤:“喜欢,嘿嘿。”

    2007年刚上大一的他们,王大志在短信里说天冷了得盖被子就是想要慢慢地和她从学习走进生活,开启恋爱之旅。谁知道方婕妤说话那么不着调,把他气的半死,好在现在的他们终于可以甜甜地恋爱了。

    舍友们聊着聊着就睡着了,此时的方婕妤还很清醒,恋爱中的女生总是这么地不知疲倦。方婕妤和王大志通短信已经不能解决相思之苦了,她索性在车厢里找了个角落给王大志打起电话来。虽然也不知道能说什么,要说什么,但是就是想打电话,想听他的声音。

    高中时候就是这样喜欢听他的声音,就好像听到他的声音就能抵达地久天长似的。方婕妤毫无保留地依赖着她的王大志,女生再要强再优秀再能干遇到爱情也会变成小绵羊,反正这辈子她就是赖上王大志了,她再也不要和他分开。

    清华的刘凯曾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短信和网络,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观念以及沟通相应事项;第二个是电话,通过语言和声音来传递感情和信息;第三个是面对面交流,这是交流的最高层次,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矛盾和争端,让所有事情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2009年方婕妤和王大志闹的很凶的那个夏天,刘凯也恋爱了。那年暑假他和方婕妤还在吉平的德克士会过面,他说他最近喜欢听周杰伦的《轨迹》,并且从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境,他还给方婕妤播放了这首歌,让她体会。

    当时的方婕妤根本没仔细听,她只是在好奇刘凯居然也听歌?她以为他是书呆子呢。刘凯的女朋友是方婕妤的三中校友,是王大志的初中同学,世界就是这么小,所有人都在圈里活动。方婕妤祝福刘凯恋爱顺利甜蜜,然后他们就各回各家了。她没有提她和王大志的事,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索性不说了。

    坐了十个小时火车,终于到了黄山了,姑娘们都异常兴奋起来,完全没有了旅途的劳顿和困倦。大家在黄山市随便逛逛,然后坐公交车到达了黄山景区,由于已经是晚上,所以她们打算先住下酒店,美美地睡一觉,然后明天开启黄山之旅。

    沉浸在兴奋中的大家根本睡不着,开启了卧谈模式,她们订了一个大房间,每张床都挨的很近,就为了能同时放下这八个姑娘。大家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没完没了。不知怎么地,话锋突然转到了方婕妤身上:“嗨,你和王大志到哪步了?牵手接吻拥抱做爱?全都有了?”方婕妤这么大大咧咧的姑娘瞬间害羞了:“哎呀,你们问这个干嘛?这个很私密的好吧?”

    大家起哄道:“说说嘛,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都22岁了,你别说你们是纯精神恋爱啊,没劲。”方婕妤实在没有办法,如实交代了:“还没到最后一步。”“哦,那速度不算快啊,你们都纠缠了多少年了,赶紧把最后一步办了,来点亲密的。”方婕妤没有再吭声,大家估计也都聊累了,说话的越来越少,一个个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大家一大早就跟着导游去登黄山了。太震撼了,太壮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太美了,怪不得多少英雄豪杰都为它倾倒。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

    她们一个推着一个,艰难行进着,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方婕妤抚摩着刻着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明教圣地。

    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大家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导游告诉她们: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这些石头给了她们极大的勇气爬到黄山的山顶,一路相互打气,互相勉励,坚持着,顽强着,坚定着,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日落的她们惊呆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让所有的一切都淹没在落日的余晖中吧,让她们享受灵魂片刻的宁静和慨叹,驻足山顶吧。还好她们都带了外套,不然实在太冷了。

    山顶的夜晚确实很凉,但心是热乎的,甚至是滚烫的。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来登顶黄山,就像即将热情地投入到这个复杂而多彩的社会,她们即将告别学校踏入社会,去开启新的篇章,祝福她们吧,愿她们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管经历什么风吹雨打,归来仍是少年。

    经历了一夜的等待,她们在黄山山顶看到了日出,又是一片惊叹声,不虚此行啊,收获满满,全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让她们静静地欣赏吧。日出代表了新生,代表了新的开始,愿一切顺利,愿生活中永远充满爱的阳光和生的喜悦,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她们都能一路乐观下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相聚的时光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回到学校的她们,已经在备考毕业考试和写论文了,目前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顺利毕业了。

    2011年5月王大志的全班同学都一起去毕业旅行了,还真是一大群人,他们去的是内蒙古。本来王大志想让方婕妤和他一起去,但是方婕妤考虑到他是和同学们去,而她和他的同学们并不熟悉,去的话不太合适,就没有去。王大志觉得方婕妤的考虑有道理,就同意了。其实他是想带着她见见他的同学们,他想告诉全世界他恋爱了,他女朋友是方婕妤。恋爱中的男生总是带着一点点幼稚,男生终其一生都是孩子。

    王大志和同学们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骑马,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觉灵魂都飞起来了,太畅快了。他们喝羊奶吃手抓羊肉,赶着羊群,体验了一把“风吹草低见牛羊。”他们看蒙古人的骑马比赛和摔跤比赛,惊心动魄,拍手叫好。美丽的蒙古姑娘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者五颜六色的首饰,手捧洁白的哈达和一只盛着美酒的金碗,行着民族的大礼,给他们献上哈达并敬了一杯下马酒。

    2011年6月底,所有人顺利毕业,大家也有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方婕妤即将去西京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语言与应用语言学。高考完,方婕妤不是不想读师范院校,是看不上妈妈给她挑的师范院校而已,考研的成功算是考到了理想的大学。中医中药博大精深,散发着无穷魅力,只是方婕妤更喜欢搞语言研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容易事半功倍的,而且可以激发无尽的兴趣。

    王大志顺利通过了托福考试,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offer,他要去美国读研究生,修会计审计相关学科,打算两年后回到西京和方婕妤团聚。

    李帅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她还在西京科技大学读书,研究生方向是密码学,IT方向。

    王雨琦也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她还在东山大学读书,研究生方向是植物学。

    顾方舟在西京交通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西京工商银行工作。

    郭伟在西山财经大学毕业后直接在洛原的一个会计事务所工作。

    刘凯保送本校研究生,他依然在清华读书,研究生方向是飞机构造。

    22岁的大家对未来都有了不同的打算和规划,唯一不变的是爱情迷人,友谊万岁。

    方婕妤和王大志在9月份将开启异国恋,对于多年异地的他们来说,异国恋不算什么,异星球恋都是可以接受的,爱是翼下之风两心相随自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