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筑梦荣光 » 第九章 北疆奇兵

第九章 北疆奇兵

    “给我一块砖”邵野睁开疲惫的双眼,对身边的李军说。

    “呼...呼...”贺翔头枕着一截被大风刮断的树枝憨憨入睡。

    “我这块砖都给你,”李军递过来一块红色方砖。

    “那你……”邵野看着好朋友枕着马路牙子睡着了,实在不忍心打扰他的睡眠。

    在这座大坝上,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五个昼夜,在近百公里的堤坝上排除大小险情700多处,运土方87000立方米,为保卫大庆油田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堤坝。

    忽然,一阵“嘟——嘟——”的喇叭声,传来,马路牙子上原本齐整熟睡的预备役官兵们如惊弓之鸟,恍惚的从地上站起,踩着“噗叽噗叽”的脚步声,迅速集结到一起。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报数”

    “稍息”

    韩连华站在队伍的前面,不断喊着口令,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眼前这些被泥浆和汗水,装饰成雕塑一样稚嫩的面孔。

    “讲一下”

    预备役师集体稍息立正的声音。

    “请稍息”

    “同志们,军人是什么?军人是钢铁,是人民的保护神!军人是什么?军人是那顶天立地的巨人!军人是什么?军人是钢铁的纪律!军人是什么?军人是什么?军人是人民的儿子!”韩连华激动的演说着,他心中对军队的忠诚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你们虽然是没有军衔的预备役师,但是在我心中,你们依然是默默地战斗在祖国北疆亦军亦民的威武之师。此刻,洪水正在肆虐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正在洪水的包围中,我知道大家很累,但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坚决完成任务。”

    “坚决完成任务,让祖国和家乡人民放心!”鹤城预备役师三千余名官兵在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唱着嘹亮的歌声,扛着铁锹,跑步奔向杜尔伯特境内拉海大堤。

    “漏水了,管涌,快跑。”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大军如潮水般向四外散去,沙包扔的遍地都是。王忠汉坐在堤上一边骂着老天爷不公平,一边伤心的哭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韩连华和预备役师到了。韩连华将手一挥,预备役师的小伙子们似脱缰的野马扛起地上的沙包,拼命的冲向大堤。抢不到沙包的士兵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齐步走向洪水中,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洪魔的肆虐。一百多斤的沙包,每个战士是背起来就跑,有的人摔倒了,身后的战友没有考虑去拉倒下的兄弟,而是扛起他丢下的沙包继续向前,摔倒的继续爬起,接着向堤上冲,看着一群群的黄泥人,前仆后继的冲向大堤,逃散的农民大军被震撼了,他们自发的回到堤上,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背着半袋子沙包,随着奔跑的泥人慢慢的移动着。

    两条平行线路上的队伍是有鲜明对比的,由农民大军组成的临时队伍是羊群式参差不齐;由预备役组成的突击队如下山的猛虎,咆哮着冲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管涌堵住了,所有的黄泥人撤到了大堤上,静静的坐成一排,等待着给养员分发水和干粮。几千人匆匆忙忙的吃喝以后,韩连华嘶哑着嗓子喊了几句。“几百万父老乡亲的希望都在我们身上,我们流血流汗不怕,但一定要保卫大堤的安全,所有人抓紧时间,原地待命,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王忠汉眼睁睁的看着几千官兵在几分钟之内进入了梦乡,就齐刷刷的睡在江堤边上。他的心更疼了。

    “报告师长同志,指挥部命令我部迅速赶往下段大堤。”邵野头带耳机,背着步话机跑过来,向预备役师长黄成林敬礼。

    黄成林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对着韩连华点了下头。几千官兵被集合哨声惊醒后,迅速集合列队。

    “全体带齐工具,出发。“黄成林下达完命令,转过身擦去眼角的泪水。

    “报告师长,大堤决口三处,石块不够用了,战士们正在用木桩和人墙抵挡洪水的侵袭。”韩连华心急如焚的向师长黄成林汇报着。

    “记录,立即向军分区求援,请求冲锋舟和民船运沙支援。”黄成林向通讯员邵野下达着电讯命令。“另外通知汽车连,把剩下的条石和沙包全部运上来。”

    三千人排成三列,等待着轮换扛沙包。一包一包的往洪水里扔,取沙包的地方离决堤口不足百米,但是道路泥泞,预备役师的官兵们一趟一趟的跑着过去,扛起沙包又跑回去。力气大的人都是扛起两包跑,左右肩各一个。随着时间的消逝,体力消耗大,只能一包一包的扛了,有的抱着沙包艰难的移动着。从取沙包的地方到决堤口,沿路每十米都会有很多矿泉水。预备役师的官兵们边跑边顺手抓一瓶,最多3秒钟就喝成了空底,可用不了10秒钟,水又变成汗流出。很多人喝完水便倒在地上,被医护兵抬到一边的帐篷里。

    一块条石,至少2,3百斤,四个人用两根粗木棒十字交叉的抬。还有的石头,百十来斤两个人抬,不一会,肩头就被磨破了,只要木棒一放上去,就火辣辣的疼,再抬就感觉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了知觉,只有信念和意志支撑着他们行尸走肉般的往返。

    预备役师撤离时,因为没有军衔,只有左臂上一个黄色大写的Y字,让老百姓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王忠汉知道那个背着步话机的小兵,就是那个在大堤来回跑来跑去的传令兵啊。他领着黑压压的一片的老百姓,堵在军车的前方,一排一排的跪下。让预备役师全体官兵眼泪飞溅,铮铮铁骨也被融化。街道上挂满了“感谢人民的子弟兵”“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等横幅。

    鹤城预备役师连续奋战3昼夜,筑起长约20公里的3道大堤,有效地阻截了洪水对大庆西部油田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