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筑梦荣光 » 第三十一章 烧烤之都

第三十一章 烧烤之都

    窦申与王方舟短暂拥抱之后,坐在了私家车的副驾驶位置之上。

    吴皓坐在宽敞的后排座位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着车子里传出的轻音乐。

    王方舟载着二人,向着美食一条街驶去。

    看着窗外的雨景,窦申缓缓地说道:“方舟,一会儿别回去了,我们好久没见了,一起吃点饭吧。”

    王方舟顿了一会儿,回答道:“老窦,吃什么,听你的,但是今天我安排。”

    “这怎么可以呢?赚钱都不容易,我们AA制吧。”吴皓突然插话道:“都是开工资的人,不差那百八的,要是一个人花,又太肉疼。”

    “皓皓,我们战友相见,我们两个掏钱就行,你一会儿给方舟把油加满如何。”

    “老窦,你这个办法最公道,我们就这样说好了!”吴皓不假思索的说。

    窦申指着街口不远处的烧烤,自言自语道:“我们去吃烤肉吧,这个季节,烤肉风劲,我们还是顺着潮流走吧。”北国独有的一方文化,孕育一座城的风情。

    每到这个炎热的雨季,五湖四海的人们,总会来到鹤城,品尝特有风味。

    三人嗅着隐在风里的一股香气,走进宾客满朋的饭庄。

    一个烤锅,一盆拌肉,亲朋好友坐成一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这种情景,许多鹤城人都亲身经历,且流连忘返。外地人来到这里,更是倍感亲切。看得眼花缭乱,吃得目瞪口呆。

    全世界的烤肉有很多种类,比如国内的内蒙特色、新疆烤串,国外的土耳其烤肉、韩国烧烤等等。然而,鹤城的烤肉,却以其独特的味道,以及“只有想不到,没有烤不了”的多样性风靡于世。

    ............

    三人坐在盛炭火的炉子旁边,看着有眼的铁盖。吴皓抢先说道:“好久没吃烤肉了,对考锅都有些陌生了。”

    “是啊,外面的人,都说我们这个城市,是世界大湿地。我们是唯一见证,这个城市的成长的一批人。鹤城中西杂糅,开放的质朴美食,百年传承。”王方舟望着点菜的窦申,附和地说。

    “那个你俩忌口吗?”窦申突然回头问道:“有没有不吃的东西?”

    “老窦,我什么都吃,怎么都行!你问皓皓吧。”

    “我啊,杂食动物,全吃,随便点。”吴皓拿过碗筷,摆成三角形。

    得到二人批示的窦申,转向柜台上的服务员说道:“给我来两组啤酒,三斤牛肉,将牛肉切成4-5厘米,介于块和片的形状。”

    “怎么切,就不需要您教我们了,我们店的牛肉,都是最新鲜的。”女服务员有些不耐烦了,不屑地说。

    看到服务员的态度,满不在乎的窦申,自顾自地说:“让你怎么切,就怎么切?我说的形状,在烤制时熟得较快,又不会太干,口感最好。将牛肉放入盆中,加入豆油、五香粉、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料,最好加入切好的半个洋葱,营养提鲜,还可以加啤酒和一个生鸡蛋,保证牛肉的鲜嫩。”

    “哟,没看出来,小哥还是一个嘴刁的馋虫。”女服务员对于窦申的话语,有些意外。

    对于窦申这种讲究吃喝的食客,明显不是那种司空见惯的群体。

    尽管窦申的要求很苛刻,但是谁让顾客是上帝,再不乐意,也要尽量满足。女服务员冲着后厨喊道:

    “朱师傅,四斤牛肉,来个正牌吃货,要求都在纸上写着呢!”

    “好嘞,收到。”年轻的后厨,点头应承着,时不时地瞄着外面的窦申,一种熟悉的感觉,冲上心头。但很快又摇摇头,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烤肉的关键在一个“拌”字上,葱、姜、蒜、酒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放多少,手上得有准。加盐更难,少了,没味,多了,压了肉味;早了,肉老,晚了,味入不进去。还有一项就是拌油,油少,沾锅,油多,冒烟。对于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年轻后厨来说,对这些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多年的后厨经验,让他的手上功夫精进了很多。

    很快,四斤牛肉便出现在三人的餐桌之上。

    吴皓拿着小块牛油(牛脂肪)擦拭烤盘,牛油遇火即融化,这样可以防止粘锅,同时去除烤盘上铁锈味。

    王方舟接过盛有牛肉的小盆,将肉摊在铁板上。肉与铁板亲密接触的霎那,“滋、滋......”声便响了起来,肉表面已经变了颜色,翻一下,再次响起滋滋声。

    窦申夹起一块烤好的肉,递到吴皓的碗里,颜色是外表变色,内里鲜红的。

    “吃吧,你是客人,你先尝尝。”

    吴皓听到这句话,有些发怔,细细琢磨之后,笑着说:“也是,咱们三人中,我是唯一没有当过兵的。”

    “和那些没有关系,相识是缘,我们都是好朋友!给你俩调料--麻酱,白醋,香菜末,青芥末......”王方舟端着一大盆蔬菜,走了过来。

    窦申将烤好的肉,用生菜叶包裹,加入稀蘸料之后,递给吴皓。

    “这个味道更好,不仅有烤肉独有的香味,还有生菜的清香。可谓少有的美味!多吃点儿,回家未必会吃到这么好的食物。”

    “再给我来点孜然、芝麻、辣椒面、花生面、胡椒面、味精和盐。”窦申吃着生菜包肉,喝着啤酒。

    “你是能吃,还是霍霍?”吴皓惊诧窦申的味觉强大的同时,心中产生了疑惑:“难道是他缺这些东西?还是一种个性?”

    “吃就要吃的开心,这烤肉的主角就是牛肉,还有烤蔬菜,烤蛤蜊,烤地瓜,烤洋葱,烤鱿鱼。烧烤的调料有孜然,芝麻,红辣椒,花生面,黑胡椒,味精和盐......”

    明显窦申是非常兴奋的,坐在烤盘面前,如数家珍地讲诉着自己的美食观念。

    第一次在家乡和窦申吃饭,让吴皓和王方舟目瞪口呆。

    在鹤城这座“烧烤之都”里,烤肉--是心头那抹不去的朱砂,烙在心头去不掉。一种美味的流传,在演变中不因历史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强大。鹤城保留着东北人的本色,这里的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三个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早已与城市融为一体。

    ............

    一个白皙的胖子,走进烧烤店的柜台。扯开破锣嗓子,劈头盖脸地咔咔叫菜:“羊肉的,20个,牛肉的,20个……那啥,你们烤串师傅还是那小伙儿吧,让他多放点辣椒,手有点轻。”

    白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曲峰,曲峰的脸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手里掐着快要烧到手的烟屁,猛劲地吸着。

    “这位小哥,我们店特色排骨串,猪连襟,鱼下巴,羊枪羊炮都有,大补啊。”女服务员看到曲峰的第一眼,就认准这个家伙是暴发户,从衣着到表情,尤其是掐着腰的手里,攥着五六张这百元大钞。

    “啥?洋枪洋炮?有没有机关枪,给我来五挺......”曲峰一脸高冷,阴冷的笑着:“行,一样整5串,我尝尝。”

    “好的,小哥,您稍等!朱师傅,再给串点东西。”

    女服务员得意地笑着,走起路来扭腰送跨,看着曲峰的眼珠子,差点冒出来。

    看着女服务员的背影,曲峰心中咒骂着:“骚狐狸,一身骚味,身材还是不错地......”

    吴皓、窦申和王方舟,还是一如既往地侃着大山。

    也许是三人的声音太过嘈杂,让等待的曲峰,产生了一些焦躁不安的情绪。

    正当三人聊的正起兴的时候,曲峰突然走到桌前,“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

    “吃饭就吃饭,吵吵个什么玩意?”

    窦申一抬头,与曲峰瞪大一样的眼珠,来个对视。

    一向霸道的曲峰,仗着自己膀大腰圆,完全没有把瘦小的窦申,放在眼里。看着怒视自己的窦申,他上去就是一推,大声吼道:“咋滴,你瞅啥,没见过帅哥啊!”

    听到曲峰的言语,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窦申,强忍怒火,没有说话。脾气火爆的王方舟,可不管那么多,冲着曲峰挑逗道:

    “帅哥倒是见过,站着走道的野猪,我可是第一次见。”

    一语激起千层浪,本来就恼火的曲峰,听到逆耳的声音,顿时怒火喷射。

    “小矬子,你骂谁呢?再说一遍,我听听!”

    “说你......”

    “我看你是皮痒了,我削死你。”

    王方舟的话还没说完,曲峰的拳头就到了,但是令曲峰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出现了。

    眼疾手快地王方舟,一手拎起一个啤酒瓶,冲着曲峰的脑袋,连续砸去。

    “啪嚓、啪嚓......”两声啤酒瓶碎裂的声音。

    “我擦,老窦,这小子练过。”

    曲峰轻轻摸了摸头发,将粘在脑袋上的碎玻璃全部抖落,虎目圆睁,双拳变掌。

    王方舟和窦申如临大敌,双拳冲出,准备格斗。

    突然,面前的曲峰,画风一转,双手捂脸哭着说道:“小矬子,臭不要脸的,你们三个欺负我一个,我找我兄弟去。有种别走。”

    曲峰说完,洒落一路热泪,飞奔而去。

    三人愣在原地,指着曲峰的背影,齐声说道:“这是玩的哪一出?”